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秦楚的內亂比齊晉兩國少很多,原因是什麼?

秦楚的內亂比齊晉兩國少很多,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春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春秋四強分別爲齊國、晉國、秦國和楚國,按照當時的實力排序的話,晉國和齊國是絕對全面凌駕在楚國和秦國之上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晉國和齊國非但沒有繼續強盛下去,反倒陷入了持續不斷衰落之中,以至於到了最後,直接被自己的封臣給奪了國,究其原因,長時間、大規模和高頻率的內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蠻夷自居的楚國和被諸侯視爲蠻夷的秦國,內亂反倒非常之少,王族始終掌握着國家的政權。

周王分封天下之時,秉持的原則是親疏遠近,故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都分封給了姬姓貴族(例如晉候是成王的弟弟,桐葉封弟就是這麼來的),次之的地方給是寵信的重臣和部落首領(齊國分給太公望),那些偏遠的蠻荒之地,則給了職位低微、影響力弱的,諸如秦國和楚國的先祖。

秦楚的內亂比齊晉兩國少很多,原因是什麼?

按照常理來推測,佔據了好的地理位置,又跟王族關係比較近,那麼接受到的周朝禮樂制度的感染自然更多,潛移默化的教化之下,相互之間應該能和諧相處纔是。而那些生活在蠻荒之中的諸侯國民,整日與蠻夷戎狄和猛獸蟲豸爲伍,人性難免墮落,做些出格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現實卻與上面的常理截然相反,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筆者認爲,答案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話來概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用大白話說,齊、晉兩國的統治階級羣體,都生活的太舒適了,故而相互之間沒有合作必要,卻有爭權奪利的慾望;而秦楚兩國,在漫長的立國階段,時時刻刻面對着周圍蠻夷的威脅和中原諸侯的逼視、嘲弄,可謂艱難至極,自然更容易抱團取暖,合作禦敵。

齊國和晉國的內亂,首先都是由國君之位的繼承開始的,而之所以會造成嚴重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國君們的子嗣實在是太多了!子嗣多,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即女人太多,換句話說,國君沉湎美色,滿足了自己的肉慾的同時,給國家帶來巨大的隱患,除了長幼嫡庶的自然紛爭之外,公卿貴族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地位,不得不在候選人當中來選邊站隊。久而久之,不但國君家族的威嚴蕩然無存,而且讓大權在握的公卿滋長了野心。

秦楚兩國地處邊陲,幾乎算是在那麼尚未開化的野蠻部落的包圍之中,雖然有開疆拓土的廣闊空間,但危險和威脅同樣的多,箇中艱辛,自然不是齊晉這種國家能體會到的。

秦楚的內亂比齊晉兩國少很多,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篳路藍縷這個成語就說的楚國先祖創業艱難的故事,《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秦楚的內亂比齊晉兩國少很多,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秦國的始封地在甘肅天水,秦人在暴霜露、斬荊棘,開疆拓土的同時,還無時無刻不在面對他們和周王室的共同敵人,西戎。秦莊公的父親秦仲被西戎殺死,他的大兒子世父,爲了給祖父報仇,直接把繼承人讓給弟弟(當然,彼時的秦君估計也沒什麼享受),帶兵去跟西戎死磕,最終兵敗被俘,秦人爲征服西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秦楚兩國第一次嘗試爭霸諸侯之時,兩國的先祖已經在艱難困苦的自然環境中錘鍊了數百年,而條件優越的齊晉兩國卻陷入“與人鬥,其樂無窮”之中而不能自拔,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