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秦朝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實現大一統。也奠定了中華版圖的雛形。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始皇帝嬴政建立中央政權後,他在位連頭帶尾有13年,實現了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統一馳道尺寸標準,完成郡縣制和戶籍土地等高效的帝國管理制度。外擊匈奴,修築長城;南征百越,穩定了南部邊境;修築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這些,都爲中國今後的版圖、文化、社會、經濟等奠定了基礎,說秦朝和始皇帝爲中華民族立下不世之功是毫不誇張的。

對於嬴政個人來說,修建阿房宮、修建驪山陵墓,還有他封禪泰山、五次巡遊的這些極其勞財傷命的龐大工程,同樣帶給了他極大的滿足和成就感。

秦始皇無疑是千古一帝,就算他的那些暴政,如果放進歷史的長河裏來看,大多數也都有着非凡的意義。但是,秦朝立國首尾相加也僅僅15年,就滅亡了。史家將秦朝的滅亡歸咎於暴政,這樣說是直觀的,秦的嚴苛峻法和對百姓不斷地盤剝加上愈來愈不堪其重的勞役,使得秦末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年輕的秦王朝走向快速滅亡。

這是顯而易見的現象,它的背後有更深刻的文化原因,和從哲學出發有規律而循的邏輯。今天,我們從文化和思想的角度來探究秦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秦國地處函谷關之外,是偏僻的域外之地,這裏貧瘠,民風也不開化,春秋時期,甚至有“儒不入秦”的俗語。儒爲什麼不入秦呢?是因爲看不起秦,是在說這片土地上是最沒有繼承周朝禮樂的文化蠻荒之地。

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始,打破了條條框框,以壯大國家軍事和農業實力爲第一位,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作爲政治指導,秦國得以在較短的時間裏軍事和農業一枝獨秀。成爲名存實亡周王朝版圖上最有威脅力的力量。四代秦王的勵精圖治,爲嬴政打好了施展大志的基礎,他先用呂不韋鞏固秦國內部的政治統治,後用李斯設計一統天下的路線圖。這期間的一百多年裏,商鞅治國理念爲本,是秦國圖強和能夠以武力統一的重要基礎。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2張

春秋戰國客觀現實是諸侯羣雄並起,大國吞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生存第一。謀求發展和壯大,是所有諸侯國追求的真理。周朝的禮樂人人都知道好,但也成了最沒有用的東西。

一個思想家頻出,百家爭鳴的時期。在這樣的亂世,卻是中國思想和哲學發展的頂峯。

從思想形成來看,老子是最早的,然後是比他小29歲的孔子,隨後是墨家,法家。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主張無爲而治。他說萬事萬物都有其運行的規律,極而生變正所謂否極泰來。人力的作用有,但是極小。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歷史的車輪無法阻擋,所有的人力行爲無異於螳臂擋車。

和老子相比,孔子的儒家哲學主張人的作用,人形成組織,再形成國家和天下。所有人的行爲是可以教化和改變的。孔子說“有教無類”,教育可以讓人們知禮,可以教化人心爲德心,從而使得人具有仁愛之心。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張就是“仁愛”。

孔子嚮往周公時代的社會禮樂之風,他開杏壇,周遊列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銷售他的“仁愛”,可惜,孔子的願望大部分都落空了,沒有人真正重視他的治國理念,不是不好,而是這麼做需要的時間太過漫長了,所有的國君都是急需馬上使國家強大的辦法,儒很好,但太不切合實際了。

墨子比孔子略晚了一些,墨子原本是從儒學,但是他逐漸發現儒學將一切寄託於人的道德,這是軟弱的,也是巨大的缺陷,他轉而攻擊儒家,發展出了自己的主張,墨子學說的核心是“兼愛、非攻、尚賢、天志、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

墨子認爲每個國家甚至是每個時期,具體情況是不同的,所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要採取與之相對應的措施,要有針對性,才能解決想要解決的問題,頗有些今天具體事務具體分析的科學辯證的意味。比如他說: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這也很像今天所說的“互利共贏,尋求最大公約數”的意思。很顯然,墨子的思想相比儒學,在那個時代,更加具象和現實,也更能爲一些國家採用。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3張

荀子是戰國後期的又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認爲儒家的禮樂纔是治理一個國家的根本,同時他也認爲,僅僅依靠禮樂也是有問題的,應該將刑法作爲有益的補充,來約束禮樂的不足,刑法的使用以國家強制力爲後盾,但不可本末倒置,將法置於禮之上。因爲禮是本,法只能作爲一個禮能得到貫徹施行的工具。

對荀子的這一主張不置可否的,是他最器重的學生李斯,李斯說,老師您講的聽起來有道理,卻不符合現實,您看強大的秦國,秦國的強大根本不靠禮樂,他們靠的是嚴明的法度和行之有效的政策,實用纔是真理,現在六國都懼怕秦國,要說治國的典範,當然是秦國。

荀子嚴厲地批評他的學生,說你看問題太過表面化了,看問題要看其本質。秦國的強大是以天下人爲敵作爲代價的,它不施人道,終是強弩之末。即便是以強暴取得,終也將失去,因爲沒有人是發自內心地願意臣服他。

後來的歷史證明了荀子的正確,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更加證明了荀子的深刻。對於李斯來說,他在這一點上沒有領會到老師思想的真義,對於秦王朝的建立、統治,包括它的滅亡,都將聯繫和影響着歷史的變局。

秦國的崛起和實現大一統,其的執政思想主導是實卻缺乏人情的法家,統一之後,秦王朝並沒有修正治國方略。經過了幾百年的戰國時代,社會長期的不穩定,百姓連年受戰爭的牽累,並不富裕,整個天下都是疲憊的。沒有戰爭了,正該發展生產力,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這個時候的秦王朝卻背其道而行之,對天下實行的是更加嚴苛的刑法和更加繁重的勞役和賦役。始皇帝要實現千古一帝的理想,他築長城、修陵墓、蓋宮室、興水利、建馳道,這裏面任一項工程動輒徵用民工幾十百萬人,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律法要求,就以嚴酷的刑法治罪。人民苦不堪言,生計難以爲繼。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4張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記錄了陳勝的一句話:“天下苦秦久矣。”這也是陳勝吳廣起義最樸素的始發力。

班固《漢書》評價始皇帝:遂毀先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而奸邪並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潰而叛之。

賈誼在《治安策》中,將秦二世而亡,用五個字就做了精闢的總結:秦無道之暴。

所以,“道”的錯誤是導致秦滅亡的根本原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並不以個人的意志而改變。但也不可否認,關鍵歷史時期的關鍵人物對於歷史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秦滅亡的主要責任人是嬴政,能影響嬴政繼而影響秦帝國國策的,李斯是第一人。

李斯當年和他的老師荀子爭論,李斯認爲秦國的治國方略堪稱榜樣,荀子就說他看問題沒有看到本質。李斯的確沒有能學到老師荀子思想的精髓,或者說他沒有深刻地理解儒家在國家治理方面的內核。以武力取得天下,就必須在思想上調整治理的方向了。剛剛從戰爭走向和平時期,統治階級應該與民休養,努力進行禮儀德化等精神層面的建設,先讓整個社會從連年的戰爭創傷中逐漸恢復起來。這正是儒家仁愛、禮樂的主張。人們得以安居樂業,統治者才能連綿不絕,嬴政代代相傳家天下的願望也才能實現。

顯然李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原本他算是儒家弟子,卻沒有學到儒家的要義,想來也是歷史的遺憾。司馬遷對於李斯的評價是中肯的,他遺憾地說:

秦朝強大的根本在哪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5張

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嫡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諍,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李斯當年判斷秦國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和野心,他想幹一番大事業而投奔了秦,他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可是李斯的出發點是爲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向他的老師荀子那樣心懷天下,因此,當他面臨趙高和胡亥的拉攏和威脅時,他第一考慮的不是正義和大道,他首先考慮的是保住自己和家族的高官厚祿,才昧着良心成了二人的幫兇。也正是自己的利益得失排第一,沒有以天下爲己任,他纔沒能潛心深入儒家要義。

作爲一個儒家弟子,李斯一輩子行的都是法家爲主線的現實主義之路。李斯的這些缺陷和問題,司馬遷看得很透徹,他說,如果李斯沒有這些問題,那麼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周公和召公了。

如果李斯當年真的聽懂了老師荀子的話,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