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曾國藩的出身是怎樣的?他的科舉與仕途之路如何?

曾國藩的出身是怎樣的?他的科舉與仕途之路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曾國藩,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耕讀世家的出身

對許多瞭解中國近代歷史的朋友來說,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本屈辱史,但真正讀懂中國近代歷史的朋友來說,近代清朝末年時期其實是人才輩出的開啓。一想到清朝末年的統治,出現在大衆腦海中的就是清朝統治者的腐敗和懦弱,翻開歷史這一頁的背面我們會發現,藏在人物背後的不一樣的光芒。在政府官員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統帥曾國藩。

曾國藩的出身是怎樣的?他的科舉與仕途之路如何?

湖南山民出身的曾國藩,其父母生了九個兄妹,其中曾國藩爲長子。祖祖輩輩主要以務農爲主,寬裕的家庭環境造就的不一樣的家風。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很少接觸文化教育,但是閱歷卻很豐富,在家庭教育上非常重視,其子曾鱗書身爲塾師秀才,作爲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而然得到了父祖的倫理道德教育。

學習和科舉生涯

曾國藩五歲就纔開始受啓蒙教育,六歲入家塾“利見齋”。曾國藩自幼就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但在仕途上卻顯得笨拙,可以說天資平庸,到了二十三歲才如願考中秀才,比起清朝政府其他同樣優秀的官員,他大抵是落後的,比如在“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小曾國藩一歲的左宗棠,和曾一樣都是十四歲開始參加湘陰縣試,一舉便名列第一,次年以第二的成績參加了長沙府試,大臣李鴻章也是十七歲即中秀才。

有“神童之譽”的康有爲幼年就顯示出比曾、左、李更聰穎。而梁啓超則更是天資超羣,十一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這都是曾國藩難以企及甚至超越的。

曾國藩的出身是怎樣的?他的科舉與仕途之路如何? 第2張

但曾國藩與生俱來的所獨有的質樸剛健的榜樣一般的品質,卻在日後仕途中充分體現了出來,這深受其家風影響。曾國藩自幼就受到嚴格的家庭家風的薰陶,雖然出生在農民家庭,和其他普通農民家庭相比,曾家家風是無人能比擬的。

祖父曾玉屏雖然不大識字,文化知識水平較低,但在主見上卻顯現出獨有的魅力,爲人嚴正,性情剛烈,在鄉里有很高的威望,鄉里人都找他排憂解難。“厲辭詰責,勢若霆摧而理如的破,悍夫往往神沮”生動形象表現出祖父曾玉屏對待事理的態度。

曾國藩從小就很崇拜祖父,甚至奉祖父爲圭臬,這在後來的家書中也常常提到他,如“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爲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其中的血氣陽剛讀來蕩氣迴腸。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志存高遠是曾國藩仕途成功背後的一個關鍵因素。儒家講究立德修身,做人要誠實守信、正直善良、謙虛忍讓。曾國藩除了會做官,還會做人,是做一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是做一個聖賢,比如他在家書中提到“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至之業,而後不恭於父母之生,不愧於爲天地之完人。”

曾國藩土裏土氣的“學聖人”

他立志即要強國,自己也要立德立功,嚮往“內聖外王,經邦治國”。壯志凌雲的人格理想溢於言表的同時,這條路畢竟艱難險阻,曾國藩在學做聖人的過程中,手段非同尋常,他學習理學家倭仁德修身辦法,堅持把每天每件事每想到的念頭都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把其中丁點不符合倫理道德規範的做法想法字字記錄,對差錯“零容忍”。

曾國藩的出身是怎樣的?他的科舉與仕途之路如何? 第3張

放在現代社會看來,這種逼迫甚至是對自己的殘忍行爲看起來是令人咋舌的,但正是這種對自身義無反顧、百折不撓的身檢舉,造就了曾國藩輝煌的一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曾國藩是這樣極其的苛刻,如在一次夢醒時,他回想在夢中看見自己發財了,醒來時就痛罵自己一頓,深深自責自己的貪財之心。他還學會了如佛家禪定似地靜坐之法,每天都會靜思反省自己的所做作爲,不斷地與自己的私慾作鬥爭。

曾國藩也有像普通青年似的年輕,在他年輕的時候,容易衝動貪快,但不同於其他年輕人,他有農民意志中鋼鐵一般的頑強精神,既然樹立了這麼一個遠大的“聖賢”理想,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執着地堅持下去。對待自己的家人也是言傳身教,如他教導侄子說“凡事皆有困難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他亦對家兄曾國荃說過“立者,奮發圖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成就大事業,既要有大本領,也要有大事業,歷史長河中的曾國藩的人格魅力屬實值得現代事業奮鬥者的學習。曾國藩的壯麗人生不是人人都可以擁有,但是人人都可以是“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