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李密,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武德元年(619年)臘月三十,是該年最後一天,過了此日,便是來年。長安城百官放假,沐浴更衣,喜迎元日。位於河南府洛陽城西南一百三十里的陸渾縣邢公峴(讀如顯,小而高的山嶺)上,寒風刺骨,亂雪紛飛,數十名身穿鎧甲的行人急匆匆走在山間羊腸小道上。如果把羊腸小道比作一條長蛇,這幫行人恰好走在長蛇七寸上。擡眼望去,高聳入雲的山峯間隙中露出陰暗的一片天。

忽然之間,山頭鼓譟聲大作,涌出無數士兵,個個張弓搭箭,對準道上之人。領頭的將軍大聲喊道,叛臣李密,你已經被包圍了,趕緊放下武器束手就擒,送你回長安,從寬發落。道上行人止住腳步,領頭者正是大唐邢國公李密。李密一看走投無路,仰天長嘯,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跟身邊隨從說,唐公之志在我,與諸君無涉。你們割下我的頭顱獻上,將功贖罪,免得跟我白白丟了性命。衆人垂泣相擁,說道,臣等願隨魏公於地下。

言畢,李密親隨王伯當彎弓搭箭,向上射去,大喊,盛彥師,我先要你狗命。山頭喊話的將軍名叫盛彥師,時爲大唐右翊衛將軍史萬寶副將。盛彥師舉起盾牌擋住來箭,大喊一聲,放箭。只見如雨亂箭向山間潑來,瞬間李密和王伯當被射成了刺蝟。盛彥師再喊一聲,殺。衆人一起衝下了山,如虎入羊羣,砍瓜切菜,沒用多少功夫,將數十人屠戮殆盡。盛彥師割下李密和王伯當二人頭顱,用木盒封了,快馬加鞭,送往長安。

時人都將李密比作秦末與漢王劉邦爭天下失敗於烏江自刎的霸王項羽。

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582年),李密出身於聲望蓋天的關隴勳貴世家,曾祖爲北魏司徒李弼,祖父爲北周太保李曜,父親爲大隋上柱國李寬。李寬爲大隋名將,驍勇善戰,幹略過人,李密自小耳濡目染,熟知兵書戰略。及長,多籌算,才兼文武,志氣雄遠,常以兼濟天下爲己任。李寬死後,李密承襲了父親蒲山公的爵位,當然也承襲了父親留下的財產。但他“不爲外物所累”,明白人一旦有了錢便會失去上進心,成爲只會玩鷹走狗的不良青年,虛度此生。“乃散家產,周贍親故,養客禮賢,無所愛吝。”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李密散盡家財,贏得了名聲和人望,爲他日後統領羣雄聚集了良好的人脈。

李密第一份工作是太子楊廣的帶刀侍衛,時年李密二十歲。有一天楊廣回府,恰好李密值班,李密額銳角方,瞳子黑白明澈,楊廣見了,就問隨從宇文述,這個黑色小兒是誰?宇文述說,蒲山公李寬的兒子李密。楊廣說,這個孩子顧盼無常,一看就不老實,以後不要讓他入宮侍衛了。宇文述說,遵命。

宇文述找了個機會跟李密說,李兄世代顯貴,應該以才學顯明當世,出人頭地,怎麼能靠給人當保安蹉跎歲月呢。幹保安吃的可是青春飯,等你老了咋整啊。李密一聽大喜,我早特麼不想幹了。於是以身體有病爲由辭了職,閉門在家,潛心讀書,人們好幾個月見不到他一面。都說人窮就要多讀書,人醜就要多讀書,像李密這種響噹噹的高帥富都能潛下心來閉門讀書,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給自己找藉口不讀書呢。

但是剛閉門死讀書不行,還得經名師。讀書千卷,不如名師一言。當時有個大儒名叫包愷,在緱山隱居授徒,李密聞名前往。他騎着一頭大黃牛,牛角上掛着一個包袱,包袱中裝着《漢書》,且行且讀。半道遇見了越國公楊素,楊素看這個孩子不尋常,騎馬跟在後面走了好長一段路,李密讀書正酣,沒發現後面有人。楊素看看差不多了,攔住問,你是誰家孩子,讀書這麼勤奮。

楊素權傾朝野,李密當然認識,趕緊下拜。楊素問,看啥書呢。李密說,《項羽傳》。楊素跟李密嘮了一會兒,李密談吐不凡,見識卓越,楊素頗爲感慨。二人分別後,李密入緱山,拜入包愷門下,學習《史記》和《漢書》,勵精忘倦,很快成爲同學中的翹楚,“交友必一時之俊,談論必霸王之略”,不扯那家長裏短的油膩閒話。

楊素回家跟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和才學遠在你等之上,你該好好把握此人。楊玄感遂傾心結納李密,二人結爲刎頸之交。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此時的楊玄感已經有了不臣之意,私下跟李密說,皇上猜忌刻深,大隋朝眼看快要完蛋了。如果有一天羣雄逐鹿中原,咱倆誰第一個扯起反隋義旗。李密說,決勝兩陣之間,咋咋呼呼,嚇得敵人聞風喪膽,我不如你。但要說招攬天下英雄爲我所用,你不如我。

李密意思,楊玄感就如項羽,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但是不會駕馭羣雄,所以韓信彭越陳平英布都跑到劉邦陣營去了。自己就像劉邦,擅長用人,不逞匹夫之勇,要當萬人敵。

大業九年(613年),李密31歲,剛過而立之年。楊玄感趁着楊廣東征高句麗,遂於黎陽造反,派貼身家僮把李密從洛陽招來,共商大計。李密說,我有三計,你看着用。上計就是帶人長驅直入,在幽州截斷楊廣後路,不過半個月,楊廣軍糧必盡,其衆自降,不戰而擒。中計就是帶領精銳輕騎,出其不意,直取長安,等隋煬帝回來,你據守函谷關,他也拿你沒辦法。下計便是就近攻佔洛陽,只是洛陽易守難攻,時間一長,等到隋煬帝回來,你就完蛋了。

楊玄感說,你說的下計,恰恰是我的上計。文武百官都在洛陽,我打下洛陽,天下震動,望風披靡,必傳檄而定,楊廣即使回來,能奈我何。李密見楊玄感不聽自己的,也沒辦法,跟親信說,楚公“好反而不圖勝”,造反就像玩票,一點不專業,咱們這幫人離死不遠了。

又有人勸楊玄感稱帝,楊玄感問李密,李密說,秦末陳勝想稱楚王,張耳勸他低調點,陳勝就把他打發走了。漢末曹操想稱魏王,荀彧勸他低調點,曹操就送個空飯盒逼他自殺了。現在我要是勸你低調點,我的下場恐怕就跟張耳荀彧一樣了。

但是咱倆結拜一場,我也並非阿諛奉承之徒,還是有話要說。楊廣正在回來的路上,四方勤王軍隊很快集結到位,洛陽久攻不下,你不趕緊身先士卒帶人打下長安,還想着皇帝這種虛名,有啥用啊。

這次楊玄感聽了,笑着說,還是咱們兄弟不見外,有話能直說。二人帶領精銳趕緊往長安跑,後邊宇文述和來護兒緊追不捨,至閿鄉(函谷關下),追兵遂及,楊玄感戰死,傳授東都,李密亡命天涯。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第2張

李密一開始躲在馮翊郡(今陝西大荔縣)楊玄感一個親戚家,不想被該親戚鄰居告發,被官府抓獲。當時隋煬帝在高陽縣(今河北保定),於是李密一行被押往高陽。李密在半道跟同夥說,吾等之命,同於朝露,若至高陽,必爲俎醢。我們得趕緊想辦法跑路,不能坐以待斃。衆人說,誰特麼不想跑啊,問題是怎麼跑。

李密讓其中一個同夥拿出老多錢,跟押送他們的使者說,我們快要死了,要錢也沒用了,就留給諸位吧。只是臨死前想吃一頓飽飯,剩下的全給你們。使者見錢眼開,同意了。路上雙方逐漸熟悉,管理也就沒那麼嚴了。走到邯鄲,半夜睡在村子裏,李密等人被關押在一個農舍中。一夥人趁着看守不注意,偷偷把後牆挖開,跑掉了。

李密先往東跑了500裏,投奔了山東平原縣的義軍頭領郝孝德。但是郝孝德沒看出他是個人才,對他待理不理,李密只好又向東跑了300裏,投奔了在長白山(今會仙山)最早扯起義旗的王薄。王薄雖然能寫出《無向遼東浪死歌》這樣的傑作,可是打仗不是內行,被隋將張須陀揍得團團轉。他也沒把李密當回事,在山東待不下去,便往南跑到了江蘇盱眙。李密覺得王薄不是成大事的料,沒有跟着一起逃,而是一個人往南逃到了周口淮陽。這次出逃讓李密嚐遍人間疾苦,備遭饑饉,到了“削樹皮而食”的地步。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沉痛領悟。李密萬卷書也讀了,無數人也閱了,也沉痛領悟了,明白潛龍勿用的道理,於是躲在淮陽一個小山村,化名劉智遠,聚徒教授,當起了私塾先生。

教了幾個月書,有一天大雨傾盆,李密給孩子們放了學,獨自踱步到附近一家小酒館,喝了二兩空肚酒,就如潯陽樓題反詩的宋江一樣,在酒館牆上揮揮灑灑寫下一首霸氣十足的五言詩: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詩成,李密悲痛難抑,泣不成聲。

就這幾句詩,哪怕是個文盲聽了,也能知道不是啥好話。於是好事者報告了淮陽郡太守趙佗,趙佗派縣令捉拿,李密趕緊撒丫子往北又跑了200裏,去雍丘(今杞縣)投奔了當縣令的妹夫丘君明。丘君明把他祕密安排到一個鄉村裏,沒想到丘君明的堂侄丘懷義大義滅親,直接跑到江都報告了楊廣。楊廣急忙下令樑郡通守楊汪(楊玉環高祖父)逮捕李密,李密命大福大,再次躲過一劫,可惜妹夫一家子被滿門抄斬了。

李密又向北跑了300裏,進入東郡(今滑縣),結識了王伯當。王伯當是當地豪族,家大業大,覺得李密是關隴勳貴後裔,有志氣有抱負,而且屢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遂傾盡家財奉李密爲主。在王伯當輔佐下,李密上了瓦崗山。

當時的瓦崗寨跟王倫時期的梁山泊一樣,就靠打家劫舍過日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身穿衣服論稱分金銀,沒有逐鹿天下的雄心。雖有徐世勣和單雄信兩員猛將,卻被張須陀打的團團轉。本來小打小鬧混口飯,沒想到李密入夥,相當於劫了生辰綱的晁蓋七人入夥梁山泊,必然會招來朝廷大規模征剿。畢竟李密是上了隋煬帝黑名單的要犯。翟讓爲了不惹火燒身,便把李密抓了起來,想把他交給張須陀。危急時刻,王伯當找到徐世勣,徐世勣勸說翟讓,翟讓方纔收留了李密。

翟讓跟李密說,想入夥可以,納投名狀啊。李密遂遣王伯當把附近的小股義軍全部收服,並且將張須陀斬殺於陣。翟讓一看,牛逼啊,果然名不虛傳,方纔重用李密。李密跟翟讓說,大隋朝快完了,隋煬帝跑到江都去了,中原必然成爲羣雄逐鹿的必爭之地,咱們應該趕緊打下洛陽,再攻長安,廓清天下,“豈可求食草間,常爲小盜而已”?翟讓說,我就是個農民,沒這麼大志向(僕起隴畝之間,望不至此)。要不你在前面拼命,我在後面摘桃子。

李密說,沒問題。

李密很快攻下興洛倉,開倉放糧,遠近豪傑紛紛來投,人數達到幾十萬,一時風頭無兩,成爲當時勢力最大的一支起義軍。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35歲的李密被衆人推爲魏公,於鞏縣(距離洛陽80公里)設壇即位。李密登壇講話,大風起於西北,多次差點把他吹倒。即位之後,有狐狸在附近向天嚎叫,李密聽了,非常不痛快。

其實魏公跟魏王或者魏帝沒啥區別,就是叫法不同而已。後來竇建德稱夏王,王世充稱鄭帝,李淵稱唐帝,薛舉稱秦帝,都一樣。李密拜翟讓爲司徒,單雄信爲左武候大將軍,徐世勣爲右武候大將軍,其餘封拜各有差。就是說,以前翟讓是大哥,現在變成小弟了。

此時李密手下有三股勢力。一是翟讓的瓦崗寨舊部,徐世勣和單雄信統領。一是各路入夥的起義軍,就是評書中說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各有統屬,比如程咬金就是其中一支。一是楊隋投誠的官員,比如裴行儼(就是評書中的裴元慶)和秦瓊以及羅士信(就是評書中的羅成)。就如宋江的梁山泊也是由這三股勢力組成一樣。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第3張

這麼多五湖四海各懷心思的人聚在一起,李密就必須給瓦崗寨找一條出路,用以凝聚人心,否則便是烏合之衆,走不了多遠,就如宋江必須給梁山泊找一條出路一樣。宋江的出路是招安,李密的出路是造反。他圍了洛陽,寫了《討楊廣檄》,歷數楊廣十大罪狀,其中一句流傳千古: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但是批判的武器畢竟不如武器的批判。牛逼吹的山響,打不過人家,屁事不抵。此時李密面臨着跟當初楊玄感一樣的選擇。當初楊玄感黎陽起兵,圍了洛陽,他勸楊玄感直取長安,楊玄感不聽,身死名滅,他還怪楊玄感不聽他的。現在他處在楊玄感的位置,也有人勸他,別在洛陽磨蹭了,趕緊去長安吧。打下長安,守住函谷關,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機不可失啊。洛陽是那麼好打的?當年楊玄感已經給你試過了,行不通。

我們常說,“殷鑑不遠”,就是說,別人的錯誤,我們不要犯。可是人生啊,真的很無奈。有時候明知道這是錯誤,你不犯也不行,因爲沒有其他路可走。李密跟進諫者說,我何嘗想不到這一層,當年我就是這麼勸楊玄感的,我親眼看見楊玄感覆亡,有切身之痛,所以這事我比誰都清楚。

但是楊廣在江都還有十萬關隴驍果,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我手下這幫人,都是山東豪傑,他們的目標不是長安,而是洛陽。如果我不打糧草豐盈的洛陽,而跟他們說,弟兄們,咱們去長安吧,長安飯都吃不飽,西北風管夠,誰跟我走啊。"諸將出於羣盜,留之各競雄雌,走則作鳥獸散",我也沒辦法啊。

我懂得世間所有道理,就是不能照着這些道理過一生。

很快李密打下黎陽,四方豪傑蜂擁而至,其中就有滅了他妹夫全家的淮陽太守趙佗。此時李密犯下人生中最大的錯誤,便是火併翟讓。

翟讓見自己曾經的小弟搞大了,也沒啥,反正每天有肉吃有酒喝,沒錢就跟李密要,活的逍遙自在,可是他的手下不幹啊,這幫人老覺得李密的魏王是翟讓讓出來的,這個魏王理應翟讓來當,李密就該打一輩子工,於是沒事幹就找李密麻煩。

有一次,翟讓叫李密的元帥府記室刑義期賭博,刑義期有事去晚了一會,翟讓大怒,咋地,看不起我,讓人把刑義期拉下去打了個半死。還有一次,翟讓跟李密的左長史房彥藻說:“你攻破汝南得到了不少金銀珠寶,怎麼只獻給魏公,沒獻給我?要知道魏公還是我擁立的。”

這種小事一件兩件,誰都能忍,畢竟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爲了這點小事傷了兄弟和氣。一旦多了,就如蟻穴潰堤,李密的隨從跟他說,翟讓很快就要對你下手,“毒蛇螫手,壯士斷腕“,你不搞他,他就要搞你啊。李密最終下了決心,請翟讓吃飯,席間將翟讓殺死,徐世勣也差點被殺,幸虧被王伯當救了,單雄信跪地求饒。翟讓死後,李密讓王伯當、徐世勣、單雄信三人瓜分了翟讓的勢力。

火併翟讓這事表面上看來並不大,但是影響很大。因爲李密還沒有完全組建起純屬於自己的嫡系力量,他還需要仰仗于徐世勣和單雄信這些翟讓舊部給他撐場子。現在他把翟讓火併了,卻沒有跟翟讓舊部建立起更加親密信任的合作關係,這爲他日後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李密的仕途之路是怎樣的?他爲什麼會被亂箭殺死? 第4張

此時李淵也在太原招兵買馬,蠢蠢欲動,準備攻取長安。李密和李淵在長安時也是老相識,互聞其名,就給李淵寫信,李兄你也來洛陽吧,咱倆合夥把楊隋滅了,就如當年劉項合夥滅了暴秦一樣。李淵也是老江湖,一看這信,差點笑死,還想忽悠我,沒門。就跟李密說,李兄你放心打洛陽吧,打下洛陽,大隋天下就是你的。我老了,沒那麼大雄心壯志。我就想在太原養老,等你當了皇帝,封我個唐公就行。

於是李密專心死磕王世充,再無西進之意。死磕王世充同時,他還跟弒殺隋煬帝北上的宇文化及幹了一仗,宇文化及帶領的便是當時天下最精銳的軍事力量關隴驍果。最終二人兩敗俱傷,宇文化及被竇建德滅了,李密跟王世充決戰,關鍵時刻單雄信臨陣倒戈,李密一敗塗地。

李密當時手下還有兩萬人,就想着去黎陽投奔徐世勣,準備東山再起。但是隨從說,當年火併翟讓,徐世勣差點被殺,現在咱們困窮去投,這不是自尋死路麼。單雄信和徐世勣翟讓是鐵桿兄弟,單雄信投奔了王世充,徐世勣還可靠嗎?

李密於是帶着殘部投奔李淵,李淵跟他兄弟相稱,封他爲邢國公,還把表妹獨孤氏嫁給了他。獨孤氏是李淵母親獨孤氏的弟弟獨孤陀的女兒。李密一開始很高興,但是很快就不高興了。因爲他的舊部紛紛被李淵重用,比如魏徵,馬上投靠新朝,毛遂自薦,跑到黎陽,勸徐世勣投誠李唐,立了大功。自己越來越沒人理,心裏很不平衡。

恰在此時,有消息說,好多被迫投降王世充的瓦崗舊部比如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人不想跟着王世充幹,想投奔李唐。李密於是跟李淵說,我去招降他們,李淵同意了,李密走到半道,李淵又反悔了,讓李密趕緊回長安,李密不想回去,遂反,便有了本文開頭那一幕。

當如雨亂箭落到身上,李密想起了尚未出嫁的小女兒。李密有兩個孩子,長子在自己追隨楊玄感叛亂時被殺,唯有小女倖存,一直被人暗中撫養在長安城。自己入長安後,方纔與小女相認,沒過半年,李密再出長安,小女牽着他的手問道,阿爺,你何時歸來?李密摸着小女的頭說,孩子乖,不要擔心,我去去就回。沒想到自此一別,便是永訣。他最後想,我的女兒會嫁給什麼人呢?

李密死後,徐世勣和魏徵將其風光大葬,備君臣之禮,三軍皆縞素,葬於黎陽山南五里,墳高七仞。魏徵親自寫了慷慨激昂的《唐故邢國公李密墓誌銘》,中有“始先鳴於大樹,終垂翅於羣孽”,“懷漁陽之憤憤,恥從吳耿後列;同淮陰之怏怏,羞與絛灌爲伍”,“陰陵失道,詎展拔山之力;騅馬不逝,徒切虞兮之歌”等句,堪稱佳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