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崔鴻:北魏史學家,他是如何編寫《十六國春秋》的?

崔鴻:北魏史學家,他是如何編寫《十六國春秋》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崔鴻(478年~525年),字彥鸞,東清河郡鄃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史學家,長廣太守崔靈延之孫,樑郡太守崔敬友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清河崔氏烏水房,愛好讀書,博綜經史。憑藉門蔭入仕,起家彭城王左常侍,歷任員外郎、虞部郎中、給事中、祠部郎中、尚書都兵郎中、鎮南長史、員外散騎常侍、高陽王友、司徒左長史。孝明帝即位,出任給事黃門侍郎,加任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病逝於任上,追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青州刺史。著有史書《十六國春秋》。

編輯過程

伯父崔光是著名史學家,仕北魏,官至太子少傅、司徒、侍中、國子祭酒領著作,曾參與撰修北魏國書。崔鴻“弱冠便有著述志”,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統的記述十六國歷史的著作。他認爲自從西晉“八王之亂”以後,雖然“所在稱兵,競自尊樹”,但“能建邦命氏成爲戰國者,十有六家”。他們雖然都是少數民族所建的政權,但他們是這一時代的政治代表和象徵,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總結這一時代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其“善惡興滅之形,用兵乘會之勢,亦足以垂之將來,昭明勸戒”。此外,雖然十六國各有國書,記載本國史事,但“諸史殘缺,體例不全,編錄紛謬,繁略失所”。亟需加以“審正不同,定爲一書”,編撰出一部記錄這一時代的全史。

崔鴻:北魏史學家,他是如何編寫《十六國春秋》的?

從景明元年(500年)開始,崔鴻便開始蒐集十六國的舊史及其他資料。由於當時北魏剛遷都洛陽不久,各種書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驅馳數歲”,做到詳細佔有材料。爲了抄錄、蒐集史料,他幾乎竭盡了家產和俸祿,有時甚至沒有買紙的錢,可見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況下從事著述的。

到正始三年(506年),《十六國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爲了撰寫最後的5卷“蜀錄”,他四處訪購常璩所撰記載蜀國曆史的《蜀書》,但久求不得,爲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書,才補寫了最後5卷。由此也可見作者著述之嚴謹。這樣,直到正光三年(522年),《十六國春秋》才最後完成。

崔鴻編纂的《十六國春秋》,體例比較完備,改各國書爲錄,主爲紀,臣爲傳,又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合計102卷。因爲這部史書的敘事以晉爲正統,怕忤犯了北魏朝廷,所以當崔鴻在世時,它沒有公開傳佈。崔鴻死後,其子子元才繕寫一部,於永安年間奏上朝廷。由於書中刊著了各國遺事,內容豐富,其中雖不免有疏略訛誤等缺點,但在當時它仍是一部有價值之作。唐代修《晉書》時,曾徵引了本書許多資料,唐宋類書也收錄了不少。可惜這部書從北宋以後就亡佚了,現行的輯本有兩種;一爲明代屠僑孫等輯綴的《十六國春秋補遺輯佚》;一爲清代湯球的《十六國春秋輯補》。

正光五年(524年),崔鴻伯父崔光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國史多年,但他認爲本朝歷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記錄時事,編著卷目,便算盡責了。所以直到他臨終前,魏史仍“闕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國史的希望寄託於崔鴻,對鴻表示“羣才非君莫可”,並向孝明帝推薦了崔鴻。

正光五年(524年),崔鴻受詔撰修國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時崔鴻年僅48歲。

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年),其子崔子元將其父所撰《十六國春秋》,繕寫一本,奏獻朝廷,藏於史館。後因世事滄桑,原本失沒,今有清朝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傳世。

崔鴻:北魏史學家,他是如何編寫《十六國春秋》的? 第2張

作品評價

崔鴻是第一個爲少數民族政權寫史的人。他把十六國時期當作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把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提高到正史地位,併爲此傾注了畢生心血,他的《十六國春秋》,不僅有寶貴的史料價值,而且在史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開日後北魏史、遼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象徵。

北魏崔鴻所著的《十六國春秋》,是研究十六國史的重要文獻。看到《十六國春秋》,是明萬曆年間出現的殘本。《十六國春秋》散佚的時間,清代學者多有猜測。王鳴盛認爲,“蓋當五代及宋初而亡。”錢大昕認爲,“宋人已無見此書者。”然王、錢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證。其實,《十六國春秋》於宋時仍存。如北宋初編成的大型類書《太平御覽》,即是抄錄《十六國春秋》最多的一部類書。北宋中後期司馬光編就的史學名著《資治通鑑》,亦大量抄錄了《十六國春秋》的史料。在南宋還是可以找到《十六國春秋》存在的痕跡。如南宋初孔傳的《東家雜記》提到,他讀過《十六國春秋》。號稱宋代四部目錄書之一的《遂初堂書目》著錄有《十六國春秋》。甚至明中期學者楊升庵也看到過《十六國春秋》,這比此後萬曆年間出現的《十六國春秋》殘本要早。這說明到明中期,《十六國春秋》仍存在。

《十六國春秋》是北魏崔鴻所撰的一部記述自西晉滅亡至北魏統一北方前,北方十六個政權興亡歷史的斷代史。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個動亂的時代,而對於史學,卻是個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正史”名稱開始出現,並且在圖書分類中,“史部目錄”正式形成,使得史學由作爲經學的附庸上升爲同經學並立的獨立科目,並且確立了僅次於經學的重要地位。可以說,前承秦漢大一統之餘緒,後啓隋唐盛世之端倪的魏晉南北朝,在史學的進展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崔鴻:北魏史學家,他是如何編寫《十六國春秋》的? 第3張

崔鴻的家世背景,不但富於史學的傳統,而且其高門大姓的出身,更是爲其成書提供了優越條件。北魏時期,崔氏爲北方地區的高門大族。崔鴻所屬的這一支原居河北清河郡,其曾祖崔曠早年隨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黃河,遷居於青州。崔曠在宋文帝時曾官至樂陵太守,崔鴻祖父崔靈延在宋孝武帝時爲龍驤將軍、長廣太守、受封關內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徵南大將軍慕容白曜平定三齊,崔靈延以敗軍之將被俘並遷至北魏代京附近。崔鴻的伯父崔光也一同被遷。崔光後來出仕北魏,參與機要,成爲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崔鴻的父親崔敬友是崔光之弟,曾出任本州治中、樑郡太守。更爲重要的是,崔光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學家。從30歲起任著作郎,參與修撰北魏國史,到73歲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史職,這或許影響到了崔鴻的史學撰述。

崔鴻自身亦富有才學。《魏書》稱其“少好讀書,博綜經史”,以才學聞名於洛陽。他一生,歷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對平坦,職事之餘,被委以史任。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鴻被拜爲彭城王國左常侍,開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景明三年,遷員外郎,兼尚書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遷給事中兼祠部郎,轉尚書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輕車將軍,又遷員外散騎常侍,領郎中。延昌四年(515年),遷中散大夫、高陽王友,又爲司徒長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將軍,參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緝國史。孝昌初,拜黃門侍郎,尋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家世背景下,崔鴻最終成就了《十六國春秋》這部史學名著。史稱崔鴻“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見晉、魏前史皆自成一家,無所措意,乃轉而綜合十六國史,“定爲一書”,名曰《十六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