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鑑》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鑑》

司馬光,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專門從事《資治通鑑》的編撰。1085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原籍屬河內(今河南沁陽)。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爲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專心編纂《資治通鑑》,用功刻苦、勤奮。用他自己話說是:“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爲封建統治的借鑑。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八捲上進,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鑑》。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被命爲樞密副使,堅辭不就。次年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鑑》,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

元豐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傳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爲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

司馬光著作頗多。除了《資治通鑑》,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鑑》 第2張

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

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爲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雖然司馬光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顧棟高《司馬溫公年譜序》:“唯公忠厚質直,根於天性,學問所到,誠實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謹慎,因事合變,動無過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療飢,參苓之可以已病。”

但政治生涯並不突出,其人爲中國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儘管他認爲“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勝於舊者存之”,但實際卻是甚爲不滿新法。

宋朝在多次戰爭中敗北,國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但由司馬光反對王安石可以顯示出其保守的主張,對他而言宗法及倫理綱常對國家是比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