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一生作詩2首,竟都成了千古絕唱

劉邦一生作詩2首,竟都成了千古絕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漢之爭以劉邦建立漢朝、項羽烏江自刎而告終,兩人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但也名垂千古,被後人敬仰。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其中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首詩表達了項羽悲嘆無奈,而劉邦的《大風歌》和《鴻鵠歌》也是劉邦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有感而發,被世人傳唱。

劉邦一生作詩2首,竟都成了千古絕唱

縱觀歷史長河,喜歡文學和吟詩作對的皇帝不在少數,其中要說寫詩最多的還是乾隆皇帝,一生寫過4萬首詩,但是這4萬首詩,卻遠沒有劉邦這兩首詩出名。而且劉邦的文化學識和文采還遠不如乾隆皇帝,爲何學識深厚的乾隆皇帝竟比不過才疏淺薄的漢高祖劉邦呢?這其中原因,還是得要從劉邦的經歷說起。

一、出身貧苦,廣交好友

劉邦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之中,這樣的家庭自然也不可能受到很良好的教育,所以也致使劉邦學識淺薄,但也正是這樣的家庭,讓劉邦經歷了百姓民間的疾苦,生活和社會上的打磨,讓劉邦變得心胸寬廣,廣結善緣,擁有着非同常人的英雄氣概,也正是這樣的性格和氣質。成就了他以後的漢朝大業。

在秦朝建立後,受到了當地縣官的賞識,於是,劉邦謀得了一個泗水亭亭長的職務。也正是這一個職務成爲了劉邦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劉邦憑藉着這個職務四處結交好友,爲人豪氣的他很快便結交沛令、蕭何以及呂公等人,也正是他廣結好友,爲他後來征討秦朝建立,漢朝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資源儲備,爲他開創漢朝大業奠定了基礎

劉邦一生作詩2首,竟都成了千古絕唱 第2張

據傳聞,呂公擅長看一個人的面相,當他看到劉邦的面相時,感覺此人氣度非凡,豪氣沖天,不同於常人,假以時日,定是一個王侯將相的人物,將來必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於是在一次宴會結束之後,呂公留下劉邦,執意要將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他。

要知道在此時,沛令也想娶呂公的女兒呂雉,而他的地位和名望要高於劉邦,但呂公卻婉拒了他,依舊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事實證明,呂公的選擇沒有錯誤,劉邦不僅是王侯將相的人物,更是帝王的命數之人。

二、楚漢之爭,劉邦獲勝隨後創《大風歌》

面對秦朝殘暴不仁的統治,很多地方揭竿起義,其中較爲著名的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劉邦也是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他知道秦朝的大勢已去,命數已盡,會有新的王朝取而代之,而那個人爲什麼不能是自己呢?

於是劉邦就祕密的告訴蕭何等人自己的想法,於是伺機而動。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劉邦等人也揭竿而起,於是劉邦便帶領三千農民攻入了縣城,這也就成爲了劉邦爭奪天下的開端。

隨後憑藉着劉邦的才能和以賢下士,重用人才的行爲,劉邦的勢力不斷壯大,隨後和項羽一起共同討伐秦朝,而秦朝因爲殘暴不仁的統治,也失去了支持者,隨着大軍的討伐,也是土崩瓦解。就這樣,劉邦和項羽兩人成功的擊潰了秦朝的軍隊。

而討伐秦朝之後,就面臨了相互的鬥爭,誰能夠獲勝,誰就能得到這天下,於是劉邦又捲入了三年的楚漢戰爭之中。當然最終也是以劉邦擊敗項羽,項羽在烏江自刎的結局而告終。

而成功擊敗項羽後的劉邦創建了漢朝,自己也做上了皇帝的寶座,而三年的楚漢戰爭,隨着戰爭的勝利,很多曾經和自己共同對抗項羽集團的人倒戈相向,劉邦也因此失去了大量的得力干將,同時也平添了很多的對手,自己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卻是孤家寡人。

甚至平定戰亂,還得自己親自上戰場。於是劉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亂史寫下了這首《大風歌》,《大風歌》寫的很簡短,只有三句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而爲什麼僅僅簡短的三句詩卻流傳千古,讓世人銘記呢?

只因爲這首詩。表達了劉邦當時雖然推翻了秦朝,打敗了項羽,但是自己卻是孤家寡人,孤立無援,以及獨自面臨叛軍沒有得力助手,僅僅三句是豪壯沖天表達了劉邦內心的悲涼和傷感。

三、年老悲創,感慨人生,創下《鴻鵠歌》

隨着劉邦連年的平定戰亂,征戰沙場,自己也在征討淮南王英布時受箭傷,而致使身體欠佳,此時的劉邦也逐漸走向衰老。於是劉邦便設立他和呂雉的長子劉盈爲太子,而劉邦並不看好這個長子,依照宗法制他確實是順承自己的位置,可劉邦並不希望這個長子繼承自己的位置。

雖然長子劉盈沒犯過什麼錯誤,但也沒有什麼才能,資質平庸,而且在他母親呂雉的嬌生慣養下性格善良懦弱,很難執掌天下,這種性格也難以維護漢朝的基業。

隨着長子的無能和平庸,劉邦只能去選其他的兒子,而劉邦最看好的兒子是自己和寵妾戚姬所生的兒子劉如意,劉如意生來天資聰穎,十分討人喜歡,這也使得劉邦對其比較喜愛,可要想廢掉原先的太子,重立新人爲太子,可不是想換就換的,即使他是皇帝,也要權衡利弊,以及各方勢力的利益。

要知道張子劉盈背後是妻子呂雉,妻子的背後是整個呂氏家族,自己的妻子本來就性格潑辣,難以招惹,再加上身後的呂家權臣家族,讓劉邦實在不敢招惹,而自己的妾室以及次子劉如意,出身平凡,既沒有家族背景也沒有權臣擁護,最終劉邦不得不打消廢太子重立太子的念頭。

此時的劉邦已步入老年,面對這樣的情況以及朝中勢力和權臣的走向,也漸漸明白,雖然自己的長子劉盈沒有什麼能力,但是卻有強大的家族和背後的權臣擁護着他,也擁有着強大的實力繼承漢朝的大業。

於是年老的劉邦,面對無可奈何的人生,便創下了《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從詩中可以看出。此時的劉邦,心境悲涼,對人生的命運和態度呈現了無奈和孤苦的心境,或許這是他這些年來當皇帝的感悟吧。

結語:

漢高祖劉邦作爲一代有名的君主,雖然奪得了天下,但是卻沒有能夠享受到皇帝的安逸生活,依舊征戰沙場,平定叛亂,甚至連立太子這種事情自己都無法決定,雖然奪得了天下,卻失去了自己,對於自己最終的命運無可奈何。

要說爲什麼劉邦的詩僅憑兩手就迪過了乾隆皇帝的4萬首,可能劉邦的詩夾雜着他的人生經歷,有悲歡離合,有成敗得失,有着對人生命運的無可奈何。而這正對應了很多人的經歷和命運,或許是憑藉着這些的情感,與很多人相知呼應吧,所以也會有更多的人傳頌劉邦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