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位大英雄,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曾經這樣評價他爲“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更是說自己不如他。西漢著名丞相、開國元老蕭何也曾經評價他是"國士無雙"的大將軍。他就是氣吞山河的韓信。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韓信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他的性格比較懶散,不喜歡被禮節所約束。年輕時的他,既沒有選擇去當官吏,也沒有經商的能力,以至於自己沒有經濟來源,經常吃不上飯,去其他人家裏蹭飯,於是很多人都不喜歡他。韓信的母親死後,他甚至窮得沒有錢可以爲母親辦喪事,只能尋找一塊又高又寬敞的地方,當作是母親的墳地。

當時下鄉南昌的亭長,看見韓信後認爲他並不是凡夫俗子,便多次邀請他來家裏面吃飯。韓信這閒飯一吃就是幾個月。亭長的妻子漸漸地開始厭惡他的這種行爲韓信有一次去他家蹭飯,開飯的時候,亭長的妻子故意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對此感到十分憤怒,一氣之下便離開了,再也沒有來蹭過一次飯。

韓信被人厭惡可不止這一次。他在城下釣時,有幾位老太太也在河邊漂洗滌絲棉,有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得實在不行了,便可憐他拿出自己的飯給韓信吃。在老太太漂洗的這段日子裏,韓信一直都吃的老太太給他的飯。韓信對此心懷感激,對這位老太太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報答你的。”老太太卻生氣地說:“你以爲我是爲了你的報答纔給你飯吃的嗎?堂堂的大丈夫卻不能養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

想必大家都聽過“胯下之辱”這個成語吧,他的主人公也是韓信。

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爲怯。”

但其實韓信在仔細打量對方後,發現對方人多勢衆,並且在這裏逞英雄並不威風,真正的英雄是在戰場上殺敵。

於是在當時相應起義時,韓信便帶着自己的信念和寶劍,前去投奔了項梁,在投奔項梁的這段日子裏,韓信默默無聞,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在項梁戰敗身亡後,他又歸屬項羽,這纔得到了些許的提拔,項羽讓他做郎中。

韓信多次給項羽出謀劃策,都沒有被採用過。長期的不被重用,讓韓信在劉邦入蜀後,選擇離開項羽投奔劉邦。不過在劉邦這裏他依然沒有被重用,只是被派去做管理倉庫的一個閒職。

韓信心裏十分鬱悶,做事情也心不在焉,十分敷衍,在一次不小心犯下錯誤後,被抓住要砍他的頭。與他一起的是三個人都被砍掉了腦袋,就要輪到韓信的時候,韓信擡頭,眼睛盯着當時的滕公夏侯嬰,說到:“漢王這樣就輕易的殺掉壯士,豈不是已經放棄了,要打下天下?”夏侯嬰看他相貌威武,又說出了這番豪情壯語。便決定放了他,在和韓信交談的時候,很欣賞他的想法,於是便找到劉邦向他推舉了韓信。此時的劉邦依然沒有發現韓信與衆不同的地方,爲了夏侯嬰面子,所以又只封給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小閒職。

俗話說得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這裏韓信找到了另一位欣賞自己的人—蕭何。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第2張

他經常和蕭何交流自己的想法,蕭何對他的想法十分的認同。這時的劉邦,已經被項羽封爲漢王(實際的意思是被排擠到了漢中,這可能無法再打下天下了。),導致許多將領都選擇帶兵離隊。

此時的韓信內心也十分的掙扎,因爲這段時間蕭何肯定已經多次在劉邦面前推舉過自己了,在這種用人的時候,自己仍然不被重用,看樣子自己的志向在這裏是不可能完成的了。於是幾天後也選擇逃跑,蕭何聽說韓信逃跑後,便急忙追趕。劉邦在得到消息後,十分的生氣,認爲蕭何也背叛自己離開了。在蕭何追到韓信後,便許諾他一定讓他當上大將軍,於是韓信便跟隨蕭何回到營中。

經過一兩天的整頓,蕭何便親自去拜見劉邦,劉邦見到蕭何回來之後,那是又生氣又開心。蕭何便向劉邦再一次地推薦了韓信,說到“逃跑的那些人都是很容易就可以再次找到的,但是像韓信這樣的人才,在當今這個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主公要是想要奪得天下,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您是一定要重用的啊。”

劉邦看在蕭何的面子上封了韓信大將軍,韓信被劉邦拜爲大將軍以後,這才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爲劉邦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切都是因爲蕭何曾經對他的重用,所以說成也蕭何。

那爲什麼敗也蕭何呢?

有一句話叫做“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在一次劉邦與韓信的對話中,劉邦問他:“以大將軍的角度來看,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回答道:“最多十萬。”

劉邦認爲自己不止能帶這麼多,於是反問到:“那將軍你呢?”

韓信自豪地說:“我的話肯定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劉邦便開玩笑的說:“那我豈不是在戰場上打不過你?”

韓信說:“這不一樣,主公是挑選將軍的人,不善於訓練士兵,而將士的本領是帶兵打仗。”這看似只是普通的對話,卻已經在劉邦的心裏埋下了種子。

在劉邦做了皇帝以後,便開始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

於是劉邦找了個機會,將韓信手上的兵權沒收,又將名號從“齊王”改封爲了“楚王”;不久,又設計將韓信逮捕。釋放韓信之後,將“楚王”換爲了更小的官職。韓信只能在長安當個閒職,自己的才能又得不到施展了。此時的韓信卻仍然在被人算計,有人偷偷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正在祕密謀劃造反。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第3張

於是呂后便想把韓信除掉,又害怕這件事情不好做,便找來蕭何和他一起商量。最後,蕭何成功設計把韓信騙到了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成功的將韓信在長樂宮的鐘室裏殺掉了。

這樣一位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大將軍就被冠上了造反的名義輕易殺死了。先不說韓信此時是否想要造反,在先前爲劉邦打天下的時候,韓信就有多次機會可以自立門戶。

韓信在劉邦任命爲大將軍後一連滅了魏、徇趙、脅燕、定齊,他將齊國平定之後,便派人向劉邦傳信說:“齊國十分的陰險狡詐,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他的南邊又和楚國相交,如果不馬上安排一個人來代理主公你通知這裏,齊國說不定會出差錯。我希望你可以讓我做這個代理的王。這樣對目前的形勢來看比較有利。”

此時,項羽帶兵正把劉邦死死地圍困在了滎陽,暫時無法脫身,在看到韓信信中的內容時,劉邦十分的憤怒,大罵韓信不知道來幫助自己解困,只想之自立爲王。

張良、陳平勸阻劉邦,湊近他的耳朵說到:“現在的處境對我們來講十分的不利?如果拒絕他有可能與項羽聯手,發生叛變。不如就他成爲齊王,好好的重用他,讓他先鎮守住齊國,”劉邦經過提醒也穩住了情緒,改口說:“韓信居然平定了諸侯,做個真的齊王又怎麼樣呢?何苦委屈自己,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便派張良去齊國,立韓信爲齊王,然後讓他調兵去攻打楚國。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齊國發生的事情,讓項羽十分的慌亂。早早便派盱臺人武涉去齊國遊說韓信造反與自己聯合。韓信謝絕說到:“我在楚國多年,做過最高的官不過是個郎中罷了,甚至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我說的話沒有人聽,我的計謀也沒有人採納,最終決定投奔劉邦。現在漢王劉邦任命我爲大將軍,讓我帶領數萬士兵,任命我爲大將軍時,按最高的儀式辦理,並且我的計謀都得到了中有,纔有了我今天的成就。漢王這樣相信我,重用我,我到死都不會背叛漢王的,請替我辭謝項王的邀請。”

在武涉遊說失敗後,齊人蒯通,知道此時天下大局的關鍵在都握在韓信的手中,於是借用“相人術”來勸說韓信,說他雖屈居於臣子,卻有當主公的能力,名高天下,如果劉邦統一了天下,對你來說很危險。這種說法雖然說動了韓信,不過他始終而不忍心背叛劉邦,自己雖然現在自封齊王,但他並不會自信到自己的功勞,可以讓劉邦不來討要齊國。所以其實在這個時候韓信就已經可以選擇自己當王了,何必幫劉邦打下天下後再選擇造反?

韓信有自立爲王的選擇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第4張

如果這個時候的韓信選擇自立門戶,與他們三分天下,最終他會取得成功嗎?

我想應該是沒辦法取得成功的,就算是真的與項羽聯手打敗了劉邦,在項羽騰出手來的時候,韓信的兵力也不足以對抗。其次韓信所掌握的兵權都是劉邦手底下的,自身的實力不夠,再加上韓信也從來沒有想要自立門戶的打算。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如果韓信選擇自立門戶,起碼不會這樣屈辱地死去。劉禹錫都曾經寫下“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來評價韓信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