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韓信在歷史上算是著名的軍事天才,在韓信攻下齊國之後,有兩人先後勸韓信背漢自立。若是背漢而與楚國連和,則可三分天下,但他卻沒有選擇背叛這是什麼原因呢?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韓信出身貧寒,年輕時鬱郁不得志,又看不上普通的農活兒,所以經常忍飢挨餓,年少時他受親人照顧,所以才能苟延殘喘,不至於死去。生活上,他時常受人欺凌,曾經有個屠夫欺負韓信,逼得他從胯下爬了過去,受此大辱,韓信面無顏色,記在心中。秦朝末年,戰火四起,韓信毅然參軍,起先跟隨項梁,然後跟隨霸王項羽,但卻混不出個名堂。直到劉邦入駐漢中,韓信纔跟隨了劉邦,不過一樣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用。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第2張

直到蕭何的出現,韓信的命運出現了轉機。那時候,劉邦根基並不穩固,所以手下很多人都怕死逃跑了,韓信眼看自己不受劉邦的待見,便跟着那些逃兵一併跑了,蕭何一看韓信跑了,連忙追趕,顧不得稟報,就快馬加鞭,連夜追回了韓信,剛把韓信穩下來,就馬不停蹄的找劉邦,做思想工作去了,請求劉邦封韓信爲將軍。當時蕭何在劉邦眼中分量很重,聽了他的話後,就認真的審視韓信了,之後發現韓信乃奇才也,就破例封韓信爲大將,而且將所有禮數盡然都做到位,禮賢下士般的對韓信。韓信此後對劉邦起了敬畏之心。

如果說韓信不聽武涉之言,乃因武涉是項羽說客的話。那麼,另一位勸韓信背漢自立的卻是韓信的心腹,此人便是蒯通。蒯通完全看懂了天下大勢,直接告訴韓信: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爲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就是說,劉邦和項羽的命都在韓信的掌握中,幫助劉邦則項羽敗,幫助項羽則劉邦敗,不如兩不相幫,就可以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第3張

蒯通並不是項羽的使者,也不是奸細,他是真正在爲韓信謀劃。但韓信完全拒絕了這番決定天下大勢也決定自己命運的建議,最終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使得劉邦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那麼,爲什麼韓信不肯背叛劉邦而三分天下呢?

但韓信以劉邦待其甚厚爲由,而拒絕了蒯通的建言。那麼,韓信若聽納蒯通之言,就真的能三分天下嗎?其實也很難。

秦漢之際,雖然時代已經變化,但這種“國士”遺風猶在,韓信就是深受這種遺風影響的一個人。小時候受恩於漂母,受到蕭何的大力舉薦,都不忘回報。特別是劉邦,不追究他當逃兵的罪責,在蕭何的大力薦舉下,直接拜其爲大將,重用他,韓信認爲劉邦是以“國士”待他的,所以也要以“國士報之”。所以韓信自己向蒯通袒露心聲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這一段話就是韓信內心的真實寫照。韓信的信仰是做一個有氣節的國士,要以國士回報劉邦,這就是韓信爲何不願意背叛劉邦的根本原因。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

(前204年)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

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

韓信爲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自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第4張

從兵力上看,韓信能不能背棄劉邦呢?雖然手下的謀士都勸言韓信背棄劉邦,三分天下,但是論韓信的家底還是很薄弱,根本沒有三分天下的實力。首先呢,韓信帶兵時間並不長,沒有固定的根據地,對於百姓更傾向於劉邦、項羽,而非他韓信。再者,韓信有能力不代表手下的人也有能力,相比劉邦可差遠了,劉邦沒有一個韓信,手下還有千千萬萬個謀臣。最後,韓信的威望,與劉邦、項羽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百姓不會擁護韓信,招兵買馬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綜上所述,韓信要是背叛劉邦,真是有點夜郎自大的感覺了。

最後我們在分析韓信自身的性格。關於韓信造不造反,是他幫劉邦戰勝霸王項羽登上帝位之後。古今規律,但凡新帝登基後,都會整治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韓信看透了這點,但是他的性格優柔寡斷依舊對劉邦存有幻想,皇帝不能沒有理由就整治大臣,對吧?可是,皇帝想整你,誰也攔不住,韓信對劉邦來說已經是眼中釘肉中刺了。

再者,劉邦登基爲帝后,韓信雖忠心不二,但是始終沒有保持低調、看清形勢,沒有專研帝王的心裏變化。尤其是鍾離眛投靠他這件事的處理,做得讓劉邦起了疑心,最後導致了被殺。如果韓信堅定不移、低調做人,結局定不會如此之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