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韓信對劉邦,那是充滿着感恩戴德之心,因爲項羽瞧不起他,劉邦卻能把數十萬兵馬全部交給他,這就是韓信最感動的地方。

你會隨便將身家性命全部家當都交給一個陌生的股票經紀人嗎?當然不會,就算有蕭何這樣的鐵桿兄弟做擔保,那也會有所保留。

可是劉邦不一樣,要賭就賭一票大的,贏了那就一統天下,輸了那隻能一起下地獄了。就衝劉邦如此對待韓信,韓信也沒有理由造反。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01韓信的胃口沒有那麼大,他只想做個諸侯王罷了。

韓信應該是貴族出身,有良好的教育。從小自律能力非比尋常,看待事物的角度,跟普通人也完全不一樣。所以韓信這個人的志向,也跟普通人不同。

不過你要說韓信想要稱帝,那他是沒有這想法的,他頂多也就想要做個諸侯王。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

其實最初的韓信,只想要建功立業,並沒有想那麼多。在項羽軍中,一直做個執戟郎,這個時候的韓信急切地希望項羽能夠相信他,給他一支軍隊。

很可惜的是,項羽從來沒有這麼做過,而且還各種奚落他。這個時候的韓信能想着成爲諸侯王嗎?當然不能,他所想的,無非就是帶兵打仗,成爲一位將軍。

所以在劉邦將軍權交給他之前,他最大的志向也就是做一名將軍。後來建功立業以後,韓信手下的謀士也就多了起來,他們想要有一塊立足之地,所以就慫恿韓信裂土封王。

韓信主動向劉邦申請做齊王,這是一個想做皇帝的人該做的事情嗎?顯然不是。韓信只看到了眼前的既得利益,這就說明韓信壓根就沒有更大的野心。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第2張

爲什麼後來劉邦對他一再手下留情,其實也是因爲看出了韓信這份心思。你要不把他逼到絕境,那他就不可能去造反,因爲他沒有稱帝的志向。

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爲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史記》

沒有人比劉邦更加懂得人性,他能夠控制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其深入骨髓的窺測人性之道,那是普天之下無人可及的。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第3張

02韓信對劉邦是充滿感激的。

韓信爲什麼要感激劉邦?沒有劉邦會有韓信嗎?當然也會有,只是這個韓信只可能成爲一名沒有任何追求的普通士兵,不知道哪天就做了炮灰。

當時韓信雖然談兵論戰非常出色,但是沒有人願意相信他,這就要命了。空有滿腹經綸,卻沒有展示才華的舞臺,這樣的韓信遲早會被埋沒掉。

韓信去項羽那裏,項羽看中他的能力,只給了他一個執戟郎的位置,絲毫沒有讓他帶兵打仗的意思。無奈之下韓信只好去了劉邦那裏。

按照常理來說,你不在集團裏面混個三五年,誰能知道你有才能呢?所以說就算是韓信到了劉邦那裏,也必須要從基層做起。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第4張

韓信運氣不錯,因爲讀過書,所以得到了糧倉管理員的工作,這也算是比較安全穩定的工作了。可是韓信志不在此,所以我們會發現,劉邦在極短的時間裏,就把軍權交給了韓信,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信任?

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僞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爲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爲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爲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爲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爲真王耳,何以假爲!”乃遣張良往立信爲齊王,徵其兵擊楚。 ---《史記》

我們很難想象劉邦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結果就是韓信非常感動。當然劉邦的這一行爲也給自己帶來的豐厚的回報,畢竟沒有韓信的幫助,劉邦還真的打不下天下。

在楚漢爭雄的關鍵時刻,只要韓信倒向誰,誰就能夠成爲勝利的那一方。這個時候他手下的謀士們都建議韓信坐山觀虎鬥,隨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韓信卻在關鍵時刻出手,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韓信認爲自己的一切都是劉邦賜予的,所以他不能辜負了劉邦的信任。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第5張

03韓信沒有造反的資本,也沒有合適的理由。

天下太平以後,韓信也如願成爲了諸侯王。只不過從他比較熟悉的齊國調任成爲楚國的國王,這也算是劉邦對他莫大的信任了。

韓信本人也是比較滿意的,手裏的兵權也都逐漸交割給了劉邦,成爲了朝廷的軍隊。這個時候韓信已經喪失了造反的資本。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爲伍!”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史記》

當時劉邦的意圖非常明顯,首先把你調離熟悉的地方,切斷你的人脈關係。其次再奪取你手裏的兵權,讓你失去跟朝廷抗衡的能力。

這麼一來韓信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造反了。其實到這兒劉邦並沒有對韓信下手的打算,畢竟韓信是功臣,理應享受榮華富貴。

可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爲劉邦要清理異姓諸侯王,所以找了個機會把韓信的楚王貶爲了淮陰侯。其實這對韓信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也是有封地,也是有榮華富貴,也能夠世襲爵位。

可這個時候韓信卻無法理解劉邦對天下的佈局,人性都是自私的,劉邦這麼做無非就是爲了讓天下都姓劉。而韓信作爲開國三大功臣之一,也無法倖免。

就算韓信心裏不爽,可是他也不能怎麼辦,因爲他沒有了造反的資本。手裏沒有兵權,拿什麼去造反呢?而且他也沒有造反的理由,難道就因爲劉邦沒有善待他,他就要去造反嗎?

當時天下已經處於一片和平狀態,老百姓們都過上了太平日子,誰還願意跟着韓信去造反呢?爲了他一個人的宏圖大業嗎?所以說這是不現實的。

韓信爲什麼不自立爲王?韓信有登基稱王的資本嗎? 第6張

總結:韓信是優秀的軍事家,卻不懂政治。

從韓信要齊王之位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韓信這個人不懂政治。他的功勞這麼大,當時也沒有異姓不能稱王的說法。

劉邦早晚都會給韓信封王,如果連韓信都無法封王,那天下真的就沒有異姓王了。可是韓信卻主動去要了,這就有點沒意思了。

給不給,那是劉邦佔據了主動性,要不要,卻是韓信處在了主動的位置上。所以說韓信不能夠從劉邦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是他最失敗的地方。

其實韓信如果稍微懂一點政治,他肯定能預料到自己的結局。因爲他的能力太強了,這樣一個人如果跟劉邦不夠親密的話,還處於君臣關係的話,那劉邦是不放心的。

韓信的結局是註定的,他唯一錯的地方是,他跟劉邦不是發小,所以感情沒有那麼深。後期也沒有好好培養彼此之間私下的感情,所以必然會遭到劉邦的猜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