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皇帝真的是昏君多,英主少?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1368年正月初四,曾經的小沙彌,現在的吳王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南郊昭告天地,登基稱帝,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大明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被後人稱爲“漢人在封建時代最後的輝煌和驕傲”。

談及明代,令人影響最深刻的無疑就是明代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稱臣,無宋之納貢,無清之割地,有着“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傲然的骨氣。

而除了這個,我想就是明代的皇帝。

在很多人的腦中,明代皇帝出“奇葩”的機率遠比其他封建王朝高上許多。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明代皇帝多“奇葩”,在當今社會似乎已成爲一種共識。

明十六帝中有坐擁天下,卻打不過偏居一隅的藩王的惠帝朱允炆;有在搶走侄子皇位後,整日擔心已宣告死亡的侄子回來“奪位”的明成祖朱棣;

有重用太監替自己批示奏章,自己跑去玩蟋蟀的明宣宗朱瞻基;有御駕親征出風頭不成,反被敵人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有不愛年輕的美女,獨寵大自己17歲保姆的明憲宗朱見深;

有不喜歡做皇帝,只喜歡做大將軍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不愛上朝,整日妄想修道成仙的明世宗朱厚熜;有喜好女色,最後縱慾過度而死的明穆宗朱載坖;

有20年不上朝,只爲躲避朝臣的明神宗朱翊鈞;有不愛做皇帝,愛做木匠的明熹宗朱由校。

的確,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明代“奇葩”皇帝佔比真的很高,十六帝起碼有十位皇帝有着些許令人十分驚訝的“奇葩”行爲,不喜歡上朝、不喜歡做皇帝、喜歡做木匠、喜歡婦女......

在大多數人眼中明代多是“奇葩”皇帝,所以很多人潛意識認爲明代皇帝昏君多,英主少。

那麼,明代皇帝真的是昏君多,英主少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於中國封建時代的封建王朝國祚的數據。

目前中國史學界公認且毫無爭議的大統一王朝有九個,除了明代,還有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代、元代和清代等八個王朝。

九個大統一王朝中秦朝國祚15年,西漢國祚210年,東漢國祚195年,西晉國祚51年,隋朝國祚37年,唐代國祚289年,元代國祚98年,明代國祚276年,清代國祚268年。

明代國祚是九個大統一王朝中名列第二的存在,僅在唐代之下,且相差不過13年。

試想,一個國祚僅次於唐代的明代,統治明代的皇帝會是昏君多,英主少嗎?

封建時代,皇帝的意志高於一切,完全可以決定一個王朝的走向。

比如西漢文帝朝,因文帝崇尚無爲而治,所以文帝朝連鑄幣權都下放民間;西漢武帝朝,因爲武帝崇尚武力,所以武帝朝的武功極盛,開拓無數疆土;

唐代太宗朝,因太宗善於納諫,所以太宗朝堂盡是魏徵、房玄齡這樣的諍臣;唐代玄宗朝,因爲玄宗喜好身材肥胖的楊貴妃,所以玄宗朝的天下以胖爲美;

明代洪武朝,因爲洪武帝不喜貪官污吏,所以洪武朝對貪官污吏奉行零容忍的政策;清代乾隆朝,因爲乾隆喜好奢侈,所以乾隆朝奢侈之風盛行。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2張

正因爲皇帝能決定其統治的王朝走向,所以王朝興盛與否,基本取決於皇帝自身的能力。

好比唐玄宗李隆基,前期李隆基勵精圖治、善用能臣,“開元盛世”出現,唐代進入極盛;後期李隆基荒廢政事,沉湎酒色,“安史之亂”爆發,唐代由盛轉衰。

從唐玄宗的例子,可見皇帝真的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與否。

簡單地說,封建時代,皇帝若賢明,則王朝興盛;皇帝若昏庸,則王朝衰落。

而一個王朝若是興盛的時間高於衰落的時間,那麼這個王朝的國祚肯定不會短。

故而,明代能存在276年,顯然賢明皇帝的佔比要遠比昏庸皇帝高。

明代光是盛世就有洪武盛世、永樂盛世、仁宣盛世,其中永樂盛世和仁宣盛世合稱的“永宣盛世”更是被譽爲中國歷史五大盛世之一,與漢武盛世、明章盛世、開皇盛世、開元盛世並列。除此,明代還有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三次中興。

試想,能有洪武盛世、永樂盛世、仁宣盛世、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的明代,它會是一個昏君多,英主少的朝代嗎?顯然不可能啦!

說實在的,擁有百年國祚的王朝,出現昏君很正常,實在是不足爲奇。

即使是後世極其尊崇的強漢、盛唐不也是出現過數位昏君嗎?

強漢有在位27天卻犯下千條罪行的廢帝劉賀,沉湎酒色埋下“王莽篡漢”禍根的漢成帝劉驁;盛唐有遊宴無度、驕奢淫逸的唐懿宗李漼,熱衷遊樂、寵信宦官的唐僖宗李儇。

連後世極爲尊崇的強漢、盛唐都有昏君,你說還有哪個王朝是沒有昏君出現的呢?

明代“奇葩”的皇帝是多,但是封建時代有哪位皇帝的身上沒有幾件讓人驚訝的“奇葩”事呢?

即使被譽爲千古英主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也做出“奪弟媳、納弟婦”這樣的“奇葩”事嗎?

難道我們能說李世民是昏君?

瑕不掩瑜,只要所做之事不是大奸大惡,傷及黎民百姓之事,“奇葩”又如何?

好比漢文帝,雖說他刻薄寡恩,晁錯、周亞夫皆死於他之手,也掩蓋不了他是英主的事實,歸根結底他開創了西漢“文景之治”,讓西漢百姓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明代十六帝,確實有喜歡做木匠、喜歡玩蟋蟀、不喜歡上朝的“奇葩”皇帝,但多數只是個人習慣而已,在對待國家大事上,他們還是有分寸的,還是以天下、黎民百姓爲先的。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3張

如上所述,明代的皇帝絕對不是多昏庸,少賢明。

事實上,明代賢明的皇帝不但佔比大,且有不少在中國所有英主當中都是排名前列的存在。

以封建時代對英主的定義,明代至少有七位皇帝,不論是在廣義還是狹義都稱得上是英主:

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景泰帝朱祁鈺、弘治帝朱祐樘、隆慶帝朱載坖。

那麼,這七位皇帝爲什麼能被稱爲英主呢?

洪武帝朱元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永遠都是當朝最傑出的皇帝,如若不傑出,怎可能在亂世之中開創出一番基業呢?當然,開國皇帝傑出不假,但也並非全部都是英主。

例如新朝開國皇帝王莽,王莽篡奪西漢江山後,倒行逆施、胡作非爲,致使生靈塗炭,百姓怨聲載道,新朝不過15年便亡國,實在難爲英主。

那麼身爲明代開國皇帝的朱元璋是英主嗎?當然是。

提起這裏,很多人或許受到朱元璋濫殺功臣的影響,潛意識認爲朱元璋是暴君,甚至是昏君,實則不然。朱元璋肆意誅殺功臣確有錯,但被他殺的功臣又有幾人是無辜的呢?驕兵悍將,有多少人成爲新王朝的權貴後,再不復往日的爲國爲民之心,而是爲禍一方呢!

一個王朝的根本絕非是權貴,而是底層百姓。

王朝的興盛取決於底層百姓是否過得幸福,百姓若是能吃飽飯,這個王朝自然興盛,而要想百姓能吃飽飯,最基本的就是上層權貴不能肆意剝削底層百姓。

如此,對於皇帝來說,只要他有半點爲國爲民之心,他就一定會限制權貴隨意欺壓百姓。

朱元璋誅殺功臣,雖說主要原因是爲朱姓王朝的統治着想,何嘗不是爲了底層百姓着想呢?

什麼才叫英主?

很多人認爲像漢武帝劉徹那般開疆擴土的皇帝即爲英主,也有很多人認爲像唐太宗李世民那般開創盛世的皇帝即爲英主,還有很多人認爲像宋仁宗趙禎那般寬厚待人即爲英主。

是的,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這樣的皇帝的確能稱得上是英主,但筆者認爲無論是什麼類型的英主,他都必須有一個牽掛,只有這個牽掛在,他才能稱爲英主,這個牽掛就是百姓。

英主應是心繫百姓,只有心繫百姓,做什麼事情都考慮到底層百姓的利益,才能稱爲英主。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4張

洪武帝朱元璋,他就是這樣一位時時刻刻心中都有百姓的皇帝。

或許是出生於貧窮家庭的緣故,父母、兄弟姐妹更是因飢餓而死,所以朱元璋十分清楚底層百姓是如何在生死邊緣掙扎,也十分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正因爲如此,朱元璋登基後,就時刻將底層百姓放在第一位。

爲讓全天下的老人都老有所依,不用再重蹈此前自己父母那般人倫慘劇,朱元璋登基後便接連以皇帝的名義頒佈詔書和法令,要求地方要善待老人,縣官要定期爲老人送去米麪衣物。

洪武六年,朱元璋更是頒下法令:

“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令一子侍養,免其差役。”只要家中有一位70歲以上老人,就允許一個兒子留在家中專門照顧他,不用服差役(即義務替官府做事)。

除此,朱元璋還考慮到有些老人家中無人贍養,便於全國各地建立“養濟院”,只要家中已無人贍養,且年齡也達到的老人便可免費進入養濟院養老,同時每月還會定期發放錢糧。

與中國歷史上諸多英主不同,朱元璋愛民是真的愛到骨子裏的。

歷朝歷代,從未有過鼓勵民告官的,更別說給予民拿官的權力,即使是常常用“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般話告誡自己的李世民亦未有過,唯獨朱元璋一朝有之。

據史書記載,朱元璋登基後便昭告天下,只要百姓認爲父母官有問題,便可手持《大誥》,向上級衙門反應或是直接將其捉拿交給上級衙門審問。

上級衙門接到百姓的狀告後,必須無條件受理,不受理則嚴懲不貸。如果老百姓對於上級衙門的判決不服氣,還可以直接上京敲登聞鼓,告御狀,由朱元璋親自處理。

如此愛民的洪武帝朱元璋,他豈能不是英主呢?

清代順治皇帝曾言:

“歷代賢君,莫如洪武。”

洪武帝朱元璋別說是在明代,就算是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中都是排名前列的英主,能與之匹敵者鮮有之。

或許正如毛主席所說:

“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真正能超過朱元璋的,唯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耳。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5張

永樂帝朱棣——“永樂盛世”的開創者

朱棣雖有奪侄帝位的污點,但單論登基後的政績而言,他絕對擔得起“英主”二字。

明代能擁有276年的國祚,並在幾任皇帝數十年不上朝的情況下照常運轉,朱棣居功至偉。

若不是朱棣完善文官制度,設立內閣,明代早就因爲嘉靖、萬曆數十年不上朝而停止運轉。

單憑開創內閣這一項,朱棣在明代就已算是英主典範。

除此,作爲“永樂盛世”的開創者,朱棣更是當之無愧的英主。

永樂一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盛世,對內政治清明、民殷國富、文化昌盛,對外開疆擴土、萬邦來朝、四夷賓服,試問創造出如此之盛世的朱棣,怎會不是英主呢?

“明成祖是第一流的封建帝王,在第一流的封建帝王,他也算是傑出的。”

對於明代,乃至是整個中國而言,朱棣最大貢獻無疑是在對外上,在他統治的23年,中國變得外向,享有遍佈整個亞洲世界的最高威望。

洪熙帝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的仁君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可卻是“仁宣之治”的奠基者。

他在位時間雖短,可乾的事情卻比多數在位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皇帝要靠譜得多。

朱高熾一登基便彰顯了仁君典範,先是赦免了永樂朝被牽連的許多無辜建文朝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後又停止永樂朝的大規模用兵,讓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6張

宣德帝朱瞻基——堪比文景二帝的英主

歷朝歷代,能夠開創盛世的皇帝毋容置疑都是英主典範,好比開創“文景之治”的文景二帝,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開創“康熙盛世”的康熙......

朱瞻基在父親朱高熾打下的基礎上,勵精圖治,最終開創了明代第三個盛世“仁宣之治”,故而毋庸置疑朱瞻基絕對是英主。

朱瞻基在位期間,爲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使明代的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進入極盛時期,是爲明代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

正如清代史學家谷應泰所言:

“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仁宣二帝開創了明代最爲昌盛的時代,百姓豐衣足食,國家繁榮昌盛。

景泰帝朱祁鈺——挽救明代於危難之際的英主

朱祁鈺對明代來說是一個功勞巨大的皇帝,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說如果沒有他,明代可能會早百餘年進入南明時代,或是直接亡國。

正統十四年(1449年),正統帝朱祁鎮不聽羣臣勸阻,執意率領明代全部精銳親征瓦剌,結果因朱祁鎮的胡亂指揮,明代精銳不但全軍覆沒,連朱祁鎮都被瓦剌俘虜。

明軍慘敗土木堡後,瓦剌軍趁勢圍攻明代都城北京,並以朱祁鎮的性命相要挾,逼迫明廷開城投降,這時的明代可以說已經是處於生死邊緣,稍有不慎便是亡國之禍。

就在這時,景泰帝朱祁鈺臨危受命,被推上了已成爲燙手香芋的皇帝寶座。要了解,此時登上皇位很有可能會揹負上“亡國之君”的惡名。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7張

面對如此危局,朱祁鈺內心雖很是膽怯卻也並未退縮。

朱祁鈺登基後,他立即就對朝堂進行大清理,先是將奸宦王振在朝中黨羽全部下獄問罪,後又大膽起用於謙等主戰派負責指揮北京保衛戰,從而穩定朝堂內部;

再是以皇帝名義下詔邊關守將不得聽信瓦剌的藉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失敗,繼而穩定外部。

如此,在朱祁鈺和于謙等人的團結一心下,瓦剌被擊退,明代躲過亡國之禍。

北京保衛戰勝利後,由於明代在土木堡之變中喪失全部中央精銳,更是損失了大批文臣武將,故而明代仍然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此時,朱祁鈺爲了穩定明代局勢,隨即開始大刀闊斧對明代經濟、政治、軍事進行改革。

政治上,廣開言路,招賢納士,清除奸宦勢力,穩定局面,重用於謙等賢臣,吏治爲之一新;軍事上,組建團營,籌集糧草,厲兵秣馬,對瓦剌的進攻採取抵抗到底的策略;

經濟上,對全國各地受災地區給予不同程度的減免賦稅,厲行節儉,減免宮廷開支,停止各類採辦,減輕百姓負擔。

在朱祁鈺的勵精圖治下,明代由亂而治,漸開中興,短短數年便挽回頹勢,國勢蒸蒸日上。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8張

弘治帝朱祐樘——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當年明月在《明代那些事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朱祐樘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歷朝歷代,能做到是個好皇帝的不在少數,漢宣帝、唐高宗、宋太祖、清聖祖等等都是好皇帝,可是能做到既是好皇帝,又是好人的卻是鳳毛麟角。

皇帝之所以很難做好人,無外乎皇帝手握的權力實在是太大,可一言定人生死,而人向來都是感性動物,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故而皇帝一怒便很容易血流千里,這就是爲什麼人們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根本原因。因此,做皇帝很難成爲一個好人。

然而,朱祐樘卻做到了。

朱祐樘雖時常也有情緒,但是他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從不會用手中的皇權去宣泄自己的情緒。

對待大臣,他從來都是以平等態度待之,從未覺得大臣就比自己低一等,不曾怒斥,更不曾鞭打,且也十分關心大臣,每當京官夜返家中時,必派鋪軍執燈傳送。

朱祐樘不但是一個好皇帝,還是一個好人,這足見他真的是一位英主。

朱祐樘在位18年,嚴格意義上來說並無什麼突出的政績,既無開疆擴土之功,也無再創盛世之勞,但明代在他的手上卻是平穩度過,因爲沒有戰事的緣故,加之弘治朝政治又清明,朝中掌權的多是王恕、劉大夏這樣爲人正直的大臣,所以這是明代百姓最爲幸福的一段時光。

什麼是英主?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就是英主嗎?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9張

隆慶帝朱載坖——帶領明代走向中興的英主

朱載坖雖有好色的缺點,可總體而言卻是一位英主。

朱載坖登基時,由於他的父親嘉靖皇帝癡迷修道,且寵信奸相嚴嵩,致使吏治腐敗,生靈塗炭,社會矛盾和危機日益尖銳和嚴重。

可以這麼說,朱載坖從嘉靖手中接過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甚至會隨時亡國的明代。

此時,朱載坖只要能力稍微不足,甚至稍微昏庸,等待明代的只會是分崩離析。

好在,朱載坖是一個英主。

在位期間,重用徐階、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賢臣,革除前朝弊政,親賢遠佞,用人不疑,從而讓明代國運中興,社會重新步入較爲穩定的發展,經濟也因朱載坖解除海禁得到較大發展,國家穩定、經濟繁榮,百姓的生活也得以重新恢復往日的安定,史稱“隆慶新政”。

明朝真的昏君多,明君少嗎 明朝爲何還有那麼長的國祚 第10張

不得不說,明代是幸運的,它不似清代那般所有的英主都集中在前中期,而是分散出現。

每當明代陷入絕境之時,都有一位英主突然出現,正統帝朱祁鎮讓明代險些亡國,景泰帝朱祁鈺橫空出世,不但拯救了明代,更是讓明代步入中興之勢;嘉靖帝朱厚熜讓明代走向衰落,隆慶帝朱載坖出現,再次帶領明代走向中興,繼續延續百年國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