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時,選擇出城迎戰是爲何?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時,選擇出城迎戰是爲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數十萬大軍出征瓦剌,慘敗於土木堡。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土木堡之戰皇帝朱祁鎮被俘,朱祁鈺臨危受命,成爲大明新一任帝王,而他要面對的則是一地雞毛。北京城外瓦剌大軍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攻到城下,朝廷內部也是謠言四起,甚至有人已經打包準備跑路,如果朱祁鈺毫無作爲,大明江山將在其手中敗亡。

兵部尚書跟隨朱祁鎮親征,而將於謙留在兵部,以防不測,也正是這個決定,挽救了大明。關鍵時刻,兵部侍郎于謙頂着壓力,呵止了建議南遷的大臣,而朱祁鈺也同意了和京城共存亡,于謙被提拔爲兵部尚書,總覽軍權。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時,選擇出城迎戰是爲何?

史料記載:

“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謙請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

于謙馬上命令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南京等地的備倭軍入京勤王。很快,軍隊基本到位,糧草輜重齊全,剩下的就是如何分兵派將了。土木堡之變後,明軍主力部隊幾乎被全滅,即便於謙從各省調集部隊,但兵力仍稍顯單薄。

理論上將,明軍應採取保守的對策,即堅壁清野、據城而守,可是于謙卻命令守城部隊全部出城決戰。在筆者看來,于謙的決策是正確的,但也是一場豪賭。

明軍以步軍爲主,對於瓦剌的騎兵,野戰爭鋒沒有絲毫優勢,那麼爲何于謙要選擇出城迎戰?

土木之變後,軍隊士氣低落

參加土木之戰的包括明軍三大營,爲了以防萬一,王振將能帶走的人馬全部帶走,包括朝廷的內的諸位高官。戰敗之後,不僅是主力部隊的損失,整個朝廷人員構成也形成斷層。

在土木之戰前,大同已經遭遇瓦剌的進攻,死傷慘重,瓦剌騎兵所到之處,無一倖免。王振將戰爭看成兒戲,以往大兵團出征必須要準備很長時間,但王振只給了軍隊幾天時間。所以這些大兵不僅心理上沒有準備好,物資、糧草也必定無法準備充足。

二十萬大軍走走停停,前方戰敗的奏報接踵而至,這讓王振開始懷疑這次出兵的前景。儘管王振知道自己沒有什麼軍事水平,但他同樣也不想失敗。因此,在得到“前軍西寧侯朱瑛、武進伯朱冕全軍覆沒”的戰報後,王振才決定班師。

之後的結局衆所周知,在王振的胡亂指揮下,明軍沒有及時到達安全區域,正在疲憊之刻,瓦剌大軍來襲,明軍被殺得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

潰敗的軍兵退回到了京城,從他們嘴中,或許會將瓦剌騎兵的戰力誇大,還會引發另一波恐慌,而隨之而來的士氣會更加低落。主力部隊都被擊敗了,二線部隊難道能贏嗎?這個問題困擾着朝廷高官,也會讓軍兵缺乏信心。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時,選擇出城迎戰是爲何? 第2張

如果於謙命令據城而守,那麼可能會加劇恐慌情緒,沒準還會出幾個叛徒給敵人開門,要想贏更加困難。而如果讓軍兵背城而戰,可以激勵軍兵士氣,全軍在城外列陣,就代表着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僅是士兵,還有將軍統帥全部在城外列陣。

于謙的目的就是告知所有人,明軍不畏懼任何敵人,朝廷不接受任何挑釁,即便是死,也要與城池共存亡。

防止糧食通道被阻斷

在攻城戰中,對於攻守雙方都是極大的心理折磨,如果據城而守,那在心理上就處於劣勢,望着漫山遍野的敵人攀城而上,那是何種的心理壓力。進攻的一方則更爲被動,一般來講,城牆修得相對較高,可以讓守城者居高臨下,進攻一方則要仰着頭迎接高處的火炮和箭矢。

假如城池較小,可以集中兵力,而面對較大規模的城池,則還可以採取另一種方式,那就是截斷對方的糧道。大城市的兵力多,人口多,自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一旦少了糧食,軍隊會不戰自潰,或許于謙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軍隊在城外作戰,在作戰的同時,還可以迅速分兵保護糧道,從而防止被敵人圍城。因爲一旦包圍形成,再想突破包圍圈,那就很難了,參考東漢末年袁紹圍攻公孫瓚。

明軍仍擁有較強戰力

于謙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在京城迅速聚集了二十二萬軍隊,單單這種動員能力,和運輸速度,也不是一般國力可以做到的。

自朱元璋建國以來,明軍向來紀律嚴明、戰力強悍,很少吃敗仗。朱棣即位後更是南征北戰,國威名揚四海,在經歷仁宣之治後,明朝的國力應在巔峯狀態。

縱使明軍在土木之戰喪失大量有生力量,但于謙很清楚,這次戰事並沒有動搖明朝的根基,只要指揮得當,軍民勠力同心,必定可以守住北京城。

史料記載: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時,選擇出城迎戰是爲何? 第3張

“時諸軍二十二萬列城下,寇見大軍盛而嚴,不敢輕犯。以數騎來嘗,謙設伏空屋,遣騎誘之。遂以萬騎來薄,伏發敗之。石亨出安定門,與其從子彪持巨斧突入中堅,所向披靡,敵卻而西。”

接戰前,瓦剌軍見明軍軍容整肅,不敢妄動。于謙在民房中設置大量火器部隊,敵軍到後,火槍瞬間開火,殺敵甚重。石亨率軍從安定門殺出,爲了一雪前恥,作戰極爲驍勇,瓦剌軍頓時就被打蒙了。

在明軍的狂風暴雨下,也先放棄了他復辟大元的夢想。從戰場的情況來看,明軍和土木之戰截然相反,此時的明軍士氣高漲,作戰勇猛,將瓦剌打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從此可見,明軍在經歷大敗後,並沒有傷及元氣,仍有較強的實力,足以和瓦剌在野戰中一較高下。

不給軍隊留後路,防止叛徒

史料記載:

“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必死,皆用命。”

于謙曾下令,戰時如果將領先逃跑,殺將領,士兵逃跑,後後面的部隊殺逃跑的軍兵,於是所有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殺掉眼前的敵人。

古語有云“置之死地而後生”,只有斷掉後路,才能義無反顧地前進,于謙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戰力和士氣,便出此下策。

事實上,于謙也是冒着極大的風險的,一旦軍兵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便可能出現譁變,到了那時後果同樣不堪設想。好在於謙賭贏了,他策略很有成效,軍兵皆誓死效力,最終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除此之外,讓軍兵全部列陣在城外,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京城安全。一旦軍兵中混有奸細,在危機關頭,就可能有人伺機通敵,甚至爲敵軍打開城門,如此這般,就無法保證贏得戰爭。

于謙在國家危難之刻,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指揮了一場偉大的戰爭,他挽救了明王朝,挽救的京城的百姓,對此,名留史冊當之無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