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趙國接納上黨郡是導致長平之戰戰敗的原因?

趙國接納上黨郡是導致長平之戰戰敗的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國接收上黨郡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趙國作爲戰國後期唯一有實力與秦國直接較量的國家,長平之戰可以說直接影響了戰國後期局勢。關於長平之戰,很多人認爲是趙國君臣貪小便宜,在馮亭獻上上黨郡後選擇了接納,從而觸怒秦國。我並不這麼認爲,趙國接受上黨郡其實也有戰略層面的考慮。

趙國接納上黨郡是導致長平之戰戰敗的原因?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陷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導致韓國上黨郡與本土聯繫徹底被切斷,從而變成了一塊飛地。韓桓惠王無奈之下,便意圖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從而換取秦國退兵。

令秦國和韓國都沒想到的是,上黨郡守馮亭根本不願意降秦,在與手下官員商議之後,便決定將上黨郡獻給趙國,從而促成趙國與韓國聯手,共同對抗秦國。

在接見了馮亭的使者後,趙孝成王先是徵求平陽君趙豹的意見,趙豹認爲馮亭此舉意在禍水東引,強行將趙國拖下水,使得秦國與趙國交惡,從而爲韓國換取生存空間,因而建議趙國不要接收上黨。趙孝成王又徵求平原君趙勝的意見,平原君趙勝認爲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上黨十七城,再好不過,因而主張接收上黨。

最終,趙孝成王採納了平陽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爲華陽君,派趙勝前去接收上黨郡,並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防備秦軍進攻。

趙國接收上黨後,果然引起秦國不滿。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襄王派軍攻打韓國,攻佔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襄王又令左庶長王紇率軍攻佔上黨,上黨百姓紛紛逃入趙國,趙國軍隊則在長平負責接應。同年四月,王紇奉命率軍對長平的趙軍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廉頗率軍迎戰,長平之戰爆發。

趙國接納上黨郡是導致長平之戰戰敗的原因? 第2張

趙國之所以主動參與到這場紛爭,其實有他自己的戰略考慮

作爲引發長平之戰的直接原因,趙國接收上黨郡真的只是因爲佔小便宜嗎?我認爲並非如此,接收上黨郡,趙國其實也是從自身的戰略考慮的結果

1、秦趙對決已經在所難免。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內有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名相良將,外則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餘里,軍事力量和國力均在穩步提升。到戰國中後期,魏國、齊國早已不復當年,楚國在郢都之戰後也元氣大傷,東方六國中崛起的趙國已經成爲了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反之,秦國也是趙國持續崛起的最大威脅。因此,秦趙雙方的衝突已經在所難免,秦趙雙方對此心知肚明。事實上,趙國崛起之後,從武靈王使秦、完璧歸趙、澠池相會,一直到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的閼與之戰,秦趙雙方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止。

2、上黨之地趙國必須爭奪。秦趙不僅是戰國後期的兩大強國,而且雙方還是鄰國,而太行山便是兩國之間的天然屏障。對於秦趙來說,誰控制了太行山的諸多孔道,誰便佔據了戰略主動權。尤其是趙國,由於邯鄲距離太行山太近,一旦秦軍控制太行山,便可隨時直撲邯鄲。此時太行山北部已經在趙國控制之中,閼與之戰後太行山中部孔道也落入了趙國手中,地處太行山南部的上黨地區,便成爲了關鍵中的關鍵。閼與之戰後,秦國攻打野王很大程度便是爲了掌握太行山以南的上黨郡,而趙國自然不可能允許太行山以南落入秦國手中,因此上黨郡趙國必須爭奪,進而將太行山孔道全部掌握自己手中,從而沿太行山一線建立防線,將秦國阻攔在太行山以西。

趙國接納上黨郡是導致長平之戰戰敗的原因? 第3張

3、趙國自信可以抵禦秦國。而趙國與秦國爭奪上黨之地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趙國自信足以對抗秦國。自胡服騎射之後,趙國的軍事實力已經極爲強悍,尤其是在取得閼與之戰的勝利後,不論是在軍隊戰鬥力、軍隊士氣,亦或是舉國上下對戰爭的信心,趙國均不弱於秦國。事實上,趙孝成王同意接收上黨之時,已經預料到了秦國會因此進攻趙國,因而在派平原君趙勝接收上黨的同時,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應對秦國的進攻。趙國君臣唯一沒有預料到的,是秦國會爲了上黨之地用舉國之力與趙國作戰。也就是說,對於和秦國爆發戰爭,甚至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趙國都不會懼怕,但長平之戰的規模,卻遠遠超出了趙國的預期。

綜上所述,我認爲趙國接收長平並非源於短視,而是趙國在經歷閼與之戰後,並不懼怕與秦國發生戰爭,而在上黨之地不得不爭奪的情況下,與其說趙國被捲入了長平之戰,不如說趙國不得不與秦國通過戰爭爭奪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