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秦始皇是怎麼做到的?

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秦始皇是怎麼做到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秦始皇親政後,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嬴政之時,國力強盛,雖然各國還有過合縱攻秦,但是對秦國的影響已經遠遠不如從前。

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

當合縱都不能對秦國產生太大威脅的時候,同時也意味着秦國可以在各國合縱之前就擊敗其中弱小的國家。每擊敗一個國家,各國合縱的可能性就越低,合縱的實力就越弱。

同時這幾個弱小的國家恰恰是因爲主要面對秦國的壓力而成爲合縱的主要倡導者,滅了他們,合縱更加不容易形成。

當秦滅韓的時候,三晉已經無法抱團,合縱難以形成,無法遏制秦國,同時消滅韓國也徹底打開了東征的道路。後面就是猛虎撲食。

同時秦國很雞賊地搞了遠交近攻,六國雖然多次合縱,其實都是勾心鬥角,尤其只有三晉才真心合縱,別國往往是害怕了才參與,否則就是,你死你的,和我無關。等到發現自己也是老虎嘴裏的肉的時候,合縱都不可能了,只能等死了。

這些可以參照解放戰爭裏,國軍的表現。

秦國可以迅速統一六國,固然是秦國本身的強大,也是六國的貌合神離勾心鬥角給了秦國逐個擊破的可能。

我以前玩紅警的時候就是如此,前期打的很艱難,基本處於苦苦防守的階段,一直處於建造、維修,一點點積累部隊。

然後交戰的過程中,部隊升級,這個時候,打起來就很快了,幾乎就是摧枯拉朽。

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秦始皇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因爲後期我的部隊成型了,我完全可以在對方有效殺傷我的單位前,摧毀對方的單位,且確保對方來不及維修和生產新的單位。

同樣的一開始面對很多國家,打起來很吃力,但是你每打掉一個國家,壓力就少了很多,打的也越快。

秦國統一六國也是,早期的秦國的確很強大,但是還不足以迅速幹掉一個國家,哪怕韓國都不行,秦國當時做的始終是佔地,一點點擴張。

他只要打的猛了,佔地多了,別的國家就慌了,就會聯合起來,這個時候秦國就打不過。

甚至長平之後,趙國差點滅國,秦國沒有及時滅國,後面就滅不了了。

這說到底是因爲秦國在滅掉一個國家之前,這個國家可以求救,然後別的國家聯合起來秦國就擋不住了。

而到了後期,秦國國力足夠,那麼只要能快速的打掉一個國家,其他國家就來不及聯合。

尤其國力越強,打一個國家損失越小,可以繼續戰鬥的間隔越短。

這就好像紅警裏的三級光棱,早期你十輛出廠光棱打對方自己總是要損傷,甚至被打爆。

往往是拉出去一波,打完損失很多。

但是到了後期,光棱升級了,攻擊防禦恢復都增加了,尤其恢復,哪怕被打殘血了,稍微休息一下就滿血,可以繼續戰鬥,攻擊力的增加導致對方單位根本還沒到眼前攻擊我方就被直接打爆。操作好,幾乎就是零損傷。

秦國也是如此,後期國力足夠強大,打一個國家基本都用不了多少時間,而國家越來越少,就算合起來也打不過秦國,那麼最終就只能被秦國統一了。

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秦始皇是怎麼做到的? 第2張

當數量少,等級低的時候,戰鬥是雙方都做減法,當數量多,等級高,那就是對方減法,我方加法。

當然也不是說只有秦國在發展,事實上春秋時期一大堆諸侯國,但是其中很多都被各個大國吞併蠶食。各國也曾變法圖強稱霸一時,甚至在很長時間,最強大的反而是楚國。

而秦國的出生很不好,出生地很差,導致早期發展及其不順,各種悲慘。甚至後期抵禦東方各國抱團圍毆的屏障反而成了東出的障礙。

但是隨着後期的變法以及戰略目標的確立,秦國的統一目標越發明確,並且在幾個關鍵節點獲得了關鍵的戰略領土。

這些一點點鑄就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機遇。

由於函谷關等屏障的存在,這導致戰國其實是分爲秦國和六國,雖然各國今天打,明天和,但是整體上是一致對秦,並且同時彼此算計。

也就是說東方各國與其說害怕秦國崛起,不如說因爲時刻面對秦國,最害怕的反而是六國中的某一國壯大,而六國之間的屏障很少,除了少數關隘和彼此間的長城,幾乎沒有固若金湯的防禦,這就導致沒法躲在屏障後安心發展消除後援。所以六國不是不想統一,而是機會太少了。

只用了十年就迅速吞滅六國,秦始皇是怎麼做到的? 第3張

甚至很多時候六國其實可以滅了秦國,問題是,六國都會擔心沒有了秦國下一個是誰,誰趁勢坐大,那絕不可以。

而秦國因爲出生地不好,早期艱難求生,但是卻也因此出生不好,被忽視。後期戰略轉變後,悄咪咪的搞定後方和後勤,那麼統一六國幾乎可以說是早晚的事情了。

商鞅變法也好,遠交近攻這些戰略也好,巴蜀都江堰這些擴張基建也好,都是前期的發展。

當然最後能在短時間內統一六國,還是多虧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一步步削弱各國勢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