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嵇喜被稱爲當時之才,爲什麼鮮爲人知?與弟弟嵇康有何關係?

嵇喜被稱爲當時之才,爲什麼鮮爲人知?與弟弟嵇康有何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嵇喜,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嵇喜,雖被稱爲“當世之才”,卻一直作爲嵇康的哥哥而存在於人們的印象中;又因被阮籍多次翻白眼,而存在典故當中。但歷史上的嵇喜,他的才能其實不輸“竹林七賢”中的任何人,絕對是一個被低估的文人。嵇喜雖有治世才能,卻醉心官場,爲當時的清流文人所不喜,因此嵇喜並不爲後世所熟知。呂安曾寫了一個“(繁體鳳字)”送給嵇喜,來嘲諷他是凡鳥,是個俗物。但拋開嵇喜政治上的身份不談,以公正而非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就會發現嵇喜論智謀,論才情其實都是相當出色的。只是可惜,當時的嵇喜身陷政治最黑暗的時期——曹魏集團與司馬家族的爭鬥之中,不然又怎會爲當時之人所不喜。

嵇喜被稱爲當時之才,爲什麼鮮爲人知?與弟弟嵇康有何關係?

嵇喜不爲清流所喜

當時政治局勢黑暗,晉朝竊魏朝而代之,當時的文人不願入朝爲官沾染污濁,山濤舉薦嵇康爲尚書吏部郎時,嵇康就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山濤絕交。而嵇喜卻一直爲司馬家族服務,司馬攸因爲喪父之痛過於悲傷而絕食,嵇喜就強行給他餵飯。爲此司馬攸曾感嘆:“嵇司馬將令我不忘居喪之節,得存區區之身耳”。對於當時的文人而言,司馬集團竊取曹魏的天下,迫害一衆不願合作的文人,自然是不得人心,偏偏嵇喜效忠於司馬家族,當時自視甚高的文人又怎能將嵇喜劃分爲“自己人”行列。而且嵇喜又過早的在官場上追名逐利,留下的作品除了《答嵇康詩》四首以及《嵇康別傳》就沒有別的了,史書上也只是記載嵇喜“有當世才”,這樣的嵇喜又怎能在文壇上佔據一席地位。

嵇喜被稱爲當時之才,爲什麼鮮爲人知?與弟弟嵇康有何關係? 第2張

嵇喜之才

嵇喜長期混跡於官場,身上沾染了官場的氣息,雖有才能,卻不爲清流所容。對弟弟嵇康“青眼 有加”的阮籍見到他就翻白眼。與弟弟是莫逆之交的呂安,見到他就暗中嘲諷。嵇喜又何嘗不想保持自己的名節,只是“君子各有志”,“君子體變通。非常理。當流則蟻行。時逝則鵲起。達者鑑通機。盛衰爲表裏”。這就是他的志向。嵇喜他不在乎名聲,嵇康寫詩規勸嵇康歸隱田園,嵇喜卻想要“縱軀任世度。至人不私已。”嵇喜的志向無疑是不一樣的,他追逐名利卻爲求一個不虛度生活,而是能救濟世人 ,爲此嵇喜選擇投身官場,與當時的司馬家族同流合污。可惜的是,嵇康卻說中了世人的反應,“流俗難悟,逐物不還。至人遠鑑,歸之自然。”,至始至終,嵇喜都沒能因爲他的才能而爲世人所知,反倒是因爲別人的嘲諷而被人所低估。

嵇喜被稱爲當時之才,爲什麼鮮爲人知?與弟弟嵇康有何關係? 第3張

嵇喜的功績可以配得上他的才能,在“晉滅吳”的十年戰爭中,嵇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根據《晉書·武帝紀》記載:“晉泰始十年,吳將孫遵、李承帥衆寇江夏,太守嵇喜擊破之”。後來,吳國舊將領莞恭、帛奉舉兵要反,欲復辟吳國,兩人勢如破竹很快將揚州包圍。當時在徐州任刺史的嵇喜,帶兵將莞恭、帛奉的叛亂給壓制下去了。那時的嵇喜早已過了花甲之年,尋常人在那個年紀身體機能和智力早已大幅下降了,可是嵇喜依舊能帶兵打仗,並且是個大勝仗。“晉太康三年,吳故將莞恭、帛奉舉兵反,攻害建鄴令,遂圍揚州,徐州刺史嵇喜討平之。”

嵇喜有才卻不爲世人所知,嵇喜有志卻不爲世人所理解。估計那時真正能懂嵇喜的只有弟弟嵇康了,然而嵇康被司馬昭所害,嵇喜此後就再沒有知音了。

可惜的是,嵇喜雖有才能,但他在文學方面留下的記載並不多,在歷史上留下的史料也不多。世人知道他也不過是因爲他是嵇康的哥哥,更會因爲阮籍以及呂安對他的嘲弄而低估嵇喜的能力,認爲他是一個沒有才能的人。若非能從他寫給嵇康的詩句中可以隱約窺探他的志向,若非能從爲數不多的記載中找到他的蹤影,嵇喜必定成爲魏晉時期最被低估的人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