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趙武靈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邯鄲歌舞終消歇,河曲風光舊莽蒼。"在那個"賤夷狄"的年代裏,趙武靈王率先推行了胡服騎射,可以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人們總是把他和北魏孝文帝相比較,認爲他們都是目光長遠之人。

要知道,推行胡服騎射並不容易。趙國並不是武靈王一人說了算的,他必須要說服朝中的大臣,而且還得讓將士們接受。畢竟,那個時候並不是君主專制。

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的。那麼,趙武靈王是如何既活用"起承轉合",又展現"君勢"的力量,說服大臣將士推行胡服騎射的呢?本文將淺析趙武靈王的溝通藝術。

(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三家分晉以後,偌大的晉國分裂成了韓趙魏三個國家。趙國的主要領土在今天的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區。五國會葬之時,其他幾個國家的諸侯看到趙國主少國疑,想着趁機瓜分其領土。

年幼的趙雍,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氣勢,才避免了亡國的結局。但趙國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北方的東胡一直襲擾邊境,而白狄人的中山國猶如釘子般楔在趙國的心臟部位。其他的諸侯,也從未放棄過瓜分趙國的打算。

1. 生於憂患,只得變革圖強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很多時候,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強大,都是硬生生的被逼出來的。倘若趙雍也就是趙武靈王接手的國家,國富民強,那麼他完全可以做一個逍遙國君。然而,實際情況並不容許。

攘外必先安內,中山國就建立在趙國境內,到它的首都,朝發夕至。但是趙國的戰鬥力實在薄弱,一直無法剷除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彼時,強秦因爲立儲問題內部爭鬥不斷,而楚國忙着和越國與齊國聯軍交戰,旁邊的燕國,也在休養生息。

這對於趙國而言,可謂是絕佳的時機。趁着旁人,都無暇顧及,趕緊忙着發展。等他們都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成了大國。彼時東湖人經常襲擾邊境,他們是"來飛如燕,去如絕弦"。常常打的趙國軍隊,猝不及防。

這些胡人們穿着短袖窄袍,在騎馬作戰的時候,靈動自如。而且,這些人手裏拿的弓箭,短刀,也比中原的戰車以及長槍更具有殺傷力。

2. 見賢思齊,無可奈何之舉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第2張

"有如此之強軍,何有不勝之理?"趙武靈王雖然對這些人恨之入骨,不過對他們的作戰方式卻很欣賞。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的確是要比農耕民族更勝一籌。他趙國的軍隊,都是穿着冗長的衣服,在騎馬的時候很不方便。而且,還要遵守各種各樣的規矩。

打仗,本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能打勝仗,怎麼辦。所以,趙武靈王一直想要擁有一支胡人部隊。那個時候沒有僱傭兵,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又不能花大價錢去招募胡人士兵,而且就算招來了,也很有可能引狼入室。

所以,倒不如把自己的軍隊按照胡人那樣打造出來。學着他們的穿衣方式,製作戰袍,戰甲,學着他們的作戰思路,去領兵打仗。而且,胡人大都是部落來襲,無組織,無紀律。不過是散兵遊勇,作戰都如此強勁。

趙武靈王覺得自己有天然的優勢,因爲他的士兵都是經過了系統訓練的,而且軍規軍紀都十分嚴格。所以,他決定學習胡人的騎射之術,並且輔以嚴格的軍事紀律。打造成一支屬於自己的無往而不勝的軍隊。(二)、剛柔並濟,"看人下菜碟"

戰國七雄,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是君主集權制度的國家。不是說趙武靈王,今天下達命令,明天就能實行的。他必須去說服那些士大夫還有貴族們,只有取得了他們的支持,胡服騎射才能順利進行。

但是這些人一直對胡人沒什麼好感,把自己想的高人一等。如果強硬推行,很有可能得罪他們,到時候再來一出"三家分趙",那就吃雞不成反蝕把米。

1.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古往今來的改革者,都要經歷大風大浪。他的叔父,公子成,在趙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於自己的這個侄子也就是趙武靈王,公子成平日裏也不放在眼中。而且,此人在朝中的威望很高,門生故舊遍佈軍中,朝中。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第3張

因爲他是長輩,趙武靈王必須先把自己的意願告訴叔父。但接着就遭到了公子成的反對,他表示,趙雍此舉乃爲"更古之道,逆人之心"。對於武靈王而言,他是一國之主,已經放低了身段,如今卻如此尷尬,自是十分難堪。

但他不能硬着來,畢竟公子成是叔父,更是朝中隻手遮天的大人物。但趙雍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又說了"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也"。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近乎哀求的勸告;第二層則拿出了自己的君王之勢相威脅。

就是說,只要你不服,別人就議論,只要他們議論我就找你麻煩。當然,後半句沒有說出來,但明眼人都懂得其中之理。然後,就開始告訴公子成說"今胡服之意,非以養欲而樂志也。"

就是說自己這並不是開玩笑的,也是爲了咱們的國家好。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公子成就是再如何如何,也不能不給這個面子。2. 軟硬兼施,功夫不負有心人

只要自己的叔父公子成那邊,不再有很大的反對聲音,至於其他人那都很好解決了。不過,趙雍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不敢隨便的就把自己君王的權威擺出來,嚇唬人。他知道,這樣做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爲那些貴族們手裏有兵,有錢,還是不輕易得罪的好。

比如趙文和趙造,他們在趙國也有很大的勢力。所以,趙雍決定先以柔和的態度加以勸導,然後再悉心聽取這些人的意見。最後,根據他們的疑慮,自己一一爲其解答。不過,趙國並不是全是趙家人的,還有朝堂上的臣子,那也得拉攏。

此時,趙武靈王運用的是捧殺。他把國中的名臣周紹立爲太子太傅,然後再和周紹說一些他很忠心,國家離不開他之類的話。並且,還向周紹表示自己只是學習他們的騎射之術和軍裝打扮,國內的風俗習慣仍然照舊。

事已至此,周紹就算再不願意,也不敢說半個不字。至於軍中,趙雍找到了手下的心腹大將牛贊。對於他,趙雍不再去以低聲下氣的態度說話,而是上來就指責他"以官府之籍,亂寡人之事,非子所知",就是說他仰仗着在軍中的權威,禍亂朝政。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第4張

此話一出,嚇得牛贊不知所措,對於趙武靈王的決定,自然也是言聽計從。(三)、着胡服,習騎射;以身作則

既然貴族,朝中大臣還有軍中主官都已經被他說服,那趙武靈王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推行改革了。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的心中還是存在疑慮的。所以,上朝的時候他穿上胡人的短襖窄袍,拿上弓箭,目的就是爲了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決心。

其實後來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時,也是模仿着武靈王來做的,也是身先士卒先改了漢姓,又娶了漢家之女。

1. 排山倒海,終究實現夢想

"雍本不順吾等,此則爲其之辱於耳也"。眼看胡服騎射就要施行開來,可公子成仍然賊心不死。他在朝中四處散播謠言,說趙雍這麼做,其實是在侮辱貴族和大臣們。作爲一國之君,他一忍再忍,終究還是決定拿出自己君王的氣勢來讓所有人閉嘴。

"今吾之胡服騎射於百姓,而後必論寡人之德,奈何?"趙武靈王召集文武百官,齊聚一處,他拿着弓箭先是射了靶子,而後又表示如果以後誰再阻止改革,他就用胡人的箭射中那人的胸膛。自此以後,胡服騎射總算是推行開來。

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影響到了普通的百姓。受到國君的影響,他們紛紛穿上這種上褶下絝,並配貂、蟬紋樣,腰帶金鉤,足登短靴的服飾。因爲除了作戰方便以外,再從事農活的時候,這些服飾的確要方便很多。

2. 趙騎,天下不二

趙武靈王在在賤夷狄的年代是怎麼推行胡服騎射的?靠的是什麼 第5張

趙國的胡服部隊,在其他國家眼中那就是特種兵般的存在。趙雍每天親自帶領着士兵們訓練騎射技術,日復一日,在國君的督導下,趙國的騎兵部隊變得無往而不勝。趙武靈王帶着他的騎兵軍團,在高邑大敗中山國,使其無法再對趙國構成威脅。

而後又一鼓作氣,衝過邊境在樓煩和東胡境內,四處征伐。後來,中山國徹底滅亡,而趙武靈王並未就此罷休。他帶着軍隊一路打到了潼關,南抑魏國,齊國,北驅三胡,拓土三千餘里。當時的胡人們看到後,紛紛依附趙國。

胡服騎射對當時的趙國而言,影響異常深遠。王國維曾說,如果趙武靈王能夠活得長久一些,那麼趙國將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唯一敵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趙國的後任君王們,並未繼續把這項傳統發揚光大,最終趙國也倒在了他國的鐵蹄之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