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他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他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代雄主因酗酒和暴飲暴食而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忽必烈於1260年5月就任大蒙古國第五任大汗,1271年12月建立元朝,成爲元朝首任皇帝。在忽必烈看來,大元朝就是大蒙古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都是元朝的領地,他是天下獨一無二的“衆汗之汗”。但這四個汗國,除了忽必烈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名義上承認大元的宗主國地位,其他三個汗國基本都不理忽必烈的岔,蒙古帝國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1279年忽必烈消滅南宋海上流亡政權,統一了中國,結束了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之殤,開始統治這片屢被戰火摧殘的大好河山。

重用漢人賢士,以“漢法”治漢地。忽必烈從小就喜歡漢文化,長大後廣交漢人名士,在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以漢族爲主的知識分子,比如竇默、姚樞、劉秉忠、趙璧等人,都是忽必烈的漢學老師和重要謀士,忽必烈跟着他們學習了諸多的儒家經典,深刻認識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而是要崇尚禮教、以法治國。從元朝這個國號就能看出來。“元”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之義,足見忽必烈受儒家文化影響之深。

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他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忽必烈

元朝疆域廣袤,既有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聚集區,又有長江以北被金朝統治100多年的中原漢人地區,還有新佔領的江南漢人地區。對此,忽必烈採取了分地而治的策略,以蒙古法律制度和禮法民俗治理蒙古人地區,以金朝制度治理中原地區,以南宋漢制治理江南地區,施行了差異化的管控策略。忽必烈保留了南宋官僚體系,留用了大部分官員。設立“司農司”專管農業生產,改革賦稅制度,使江南地區的賦稅標準比南宋時還要低,減輕了農民負擔,促進了農業發展。

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他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第2張

胡軍飾演的忽必烈

創新構建“一省一鈔一河”,影響極其深遠。“一省”是指忽必烈在借鑑金朝經驗的基礎上,推行的“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置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作爲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後逐漸成爲固定的地方行政機構),掌管轄區內軍政要務。行省設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大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元朝在全國設置了嶺北、遼陽、河南、江北共10個行省, 開啓了“省”級管理區域的先河。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西藏自元代開始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和藏區行政事務。

“一鈔”指的是忽必烈發明了“鈔”這種紙幣。最早的鈔票是“交子”,北宋年間已經開始使用了,但那時候的交子只是作爲一種存款的憑證,並沒有像銅錢那樣在流通領域大量使用。忽必烈推行紙幣後,不僅是發行量、穩定性還是流通時間,都遠遠超過了前朝,極大方便了流通領域。但是在元朝後期,由於紙幣毫無節制的發行,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給國家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爲元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但從總體上看,紙幣的流通還是爲後世提供了借鑑,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元代鈔票

“一河”自然是指忽必烈主持修建的元代大運河。從唐代安史之亂一直到元朝統一之前,在這500多年的時間裏,中國北方地區始終未能實現完全統一,隋唐大運河沒有得到修繕,很多河道近乎荒廢,只有一些局部河道能正常使用。元朝統一天下後,都城遷至大都(今北京),迫切需要一條直達京畿的運輸大通道,把南方糧食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京城。所以,忽必烈在隋唐大運河河道的基礎上進行了“截彎取直”,先後挖通了北京到通縣的通惠河、山東臨清到東平的會通河、東平到濟寧的濟州河,使元代大運河比隋代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運輸更加便捷,對鞏固大都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地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遭遇三大憾事,竟至頹廢而亡。忽必烈雄才偉略,一生幹了許多大事,但晚年也遭遇了事業和生活的一些挫折,對他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件就是對外擴張遭遇挫折。從1281年起,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想進一步擴展元朝版圖,但都遭到了失敗。筆者認爲主要是跟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係,蒙軍擅長陸戰,不習慣水戰,遠渡重洋打日本自然受限。安南、緬甸這些地方氣候炎熱,習慣了涼爽氣候的蒙古人自然也難以適應,導致戰鬥力嚴重下降。

第二件是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病逝。察必是忽必烈的賢內助,曾經和孩子一起在蒙哥汗那裏當人質,沒有任何怨言,免除了朝廷對丈夫的疑慮。她富有謀略,在爭奪汗位的關鍵時刻,力勸丈夫儘早回師,提前登基,搶佔了先手。每當忽必烈施政中有什麼不妥之處,她總能及時提醒。察必崇尚節儉,在宮中栽種名爲“誓儉草”的植物,帶頭節儉度日。如此賢妻,得到了忽必烈的寵愛、信任和依賴,她的去世給了忽必烈很大打擊。

第三件憾事就是愛子早亡。忽必烈最喜歡的是嫡長子真金,早早將其立爲皇太子,打破了蒙古大汗必須由忽裏勒臺大會推選的舊例,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真金太子比忽必烈還要喜歡漢族文化,極力推崇漢化改革,跟晚年思想趨於保守的忽必烈有些不太相符,與忽必烈寵信的掌管財政的大臣阿合馬屢屢發生衝突,曾經把阿合馬打得鼻青臉腫。後來因爲一個大臣上了一條“皇上年事已高,應該禪位太子”的奏摺,引起了忽必烈的震怒,雖未責罰真金,但真金內心卻惶恐不安,最後竟抑鬱而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讓忽必烈異常痛苦。

在多重打擊下,忽必烈日益消沉,開始酗酒和暴飲暴食,彷彿只有在狂吃狂喝中才能忘記痛苦、找到快樂。他的體重迅速增加,越來越肥胖,引起了很多病患,折磨得他痛苦不堪。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