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魏惠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韓、趙)皆朝於魏,魏由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資治通鑑》

三家分晉,韓趙魏始稱諸侯。

這裏的“侯”,是一種爵位,周朝天子稱爲“王”,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個爵位,你可能要說了,那麼三晉的侯爵不是要比其餘諸侯國的公爵要低嗎?

其實也未必,因爲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王之下的爵位,已經超脫出了“周禮”的控制,亦不能僅用爵位來衡量一個諸侯國的實力了。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

比如韓趙魏三家的侯爵和齊楚秦等諸侯國的公爵,實力幾乎在一個層次,伴隨着三家分晉,戰國已經呈現出了七雄鼎立,相互爭雄的競爭局面。

但人總是不容易滿足的。

前有春秋五霸問鼎中原,後有戰國七雄鼎足而立,周天子也僅僅只享有名義上的“王號”了,而隨着戰國七雄實力的膨脹,公爵,侯爵已經滿足不了它們的胃口了,它們也想着稱王。

那麼諸侯國率先稱王的是誰呢?

是魏國的魏惠王。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 第2張

爲何又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呢?這是因爲他能稱王是站在祖輩打下來的江山上,所以能看得更遠,但歷史卻也證明了他摔得很慘。

魏文侯的稱霸。

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魏國的強大,離不開魏文侯的文韜武略,三家分晉而各爲諸侯,本該各有衰弱,但魏文侯卻能打破常規,不得不說魏文侯是一代賢君明主,國亂則思良相,這也正是魏文侯日思夜想的事。

在魏文侯當政期間,魏國涌現出的人才,成爲了魏國強大的保障,李悝的變法奠定了魏國稱霸的基礎,吳起和樂羊的軍事才幹,強大了魏國的軍事實力,卜子夏、段幹木等人又穩定了魏國的大後方。

爲什麼說魏惠王是戰國最幸運的君王? 第3張

這些拔尖的人才,在魏文侯的帶領下,正如一臺所向披靡的戰車,呈現出了橫掃天下的“勢”,如果把魏文侯帶領下的魏國比喻成一支足球隊的話,那麼它一定就如現在的巴西隊。

那麼魏文侯時期的魏國取得了哪些軍事上的成就呢,也很多,比如說向西搶佔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向東打敗了最爲富饒的齊國,向北又越過趙國,滅了不可一世的中山國。

魏武侯的擴張。

魏武侯謀事而當,羣裏莫能逮,朝而有喜色。——《明太祖寶訓》

古代君主諡號中的“武”,並不是每個君主都能“駕馭”的,這是要綜合其一生的事業經歷,達到了標準後,後人給予的尊稱,而魏武侯的諡號由來,正是他的生平符合了“威彊敵德”,故曰武。

魏武侯是魏國立國之後第二位君主,他在位期間再次把魏國的事業推向了高峯,不過這僅僅只是軍事上的,魏武侯繼位之初,就開啓了兩線作戰,一邊打秦國,一邊打鄭國,愣是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此後魏武侯對外的軍事擴張,一發不可收拾。

通過魏武侯的征戰,魏國的疆域版圖得以擴大,正如司馬貞曾評價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所說:文始建侯,武實彊盛,可以說,魏武侯亦是魏國維持稱霸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

不過,也正是從這時期,魏國這臺戰車已經開始跑偏了,崇尚武力而不能任人唯賢,處四戰之地而交惡韓趙,也就在魏武侯統治時期,埋下了顛覆魏國霸業的種子。

魏惠王的稱王。

寡人(魏惠王的自稱)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史記·魏世家》

魏惠王是戰國七雄裏,最先自立爲王的人,但這並不說魏惠王此人的本事很大,他的稱王,是因爲他的出身,有賢能的爺和能打的爹,魏惠王生來就含着金鑰匙。

但是有好的出身,卻沒有過硬的本事,魏國稱霸的基業,在魏惠王手裏徹底被折騰光了,所以不少人把魏惠王列爲“最會敗家的君主”之一,就如上述引用是魏惠王和孟子的對話,“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則是魏惠王對自己一生的深刻總結。

那麼魏惠王的率先稱王,給魏國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魏惠王在所有諸侯國面前牛了一把,畢竟別人還都是“公”、“侯”,而魏惠王和周天子一樣,平起平坐了。

但好處也僅僅侷限於此,相比較好處而言,魏惠王的稱王,則帶來更多的負面因素,得罪了齊國和楚國兩個大國,讓它們共同針對魏國,則成爲了魏國走向低谷的最爲關鍵的外部因素,在魏惠王當政期間,齊國與魏國的圍魏救趙和圍魏救韓兩次大戰,徹底把魏國拉下了霸主的寶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