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魏惠王任命了幾任丞相 魏惠王爲什麼最後沒能稱霸

魏惠王任命了幾任丞相 魏惠王爲什麼最後沒能稱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用“自掘墳墓”來形容魏惠王最合適不過。其實,魏惠王最後的下場真的可以不用那麼慘,他本可以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父親將魏國稱雄的局面維持下去,可是魏惠王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慘敗後他或許明白了這個道理。

在當時韓趙魏,三國的關係很緊密。因爲韓趙魏這幾個國家的先祖們,都曾經共同侍奉過晉國,但是後來韓趙魏各自的勢力發展壯大,乾脆直接取代了晉朝智瑤,三家分晉,導致的就是三個諸侯國割據一方,並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三家分晉以後,就屬魏國的勢力發展得最快,而分晉的結果直接導致了諸侯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即戰國時期。

魏國的第一個君主魏文侯,還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他手下有幾個重要的人物,李悝、吳起、西門豹。這三人,雖然出身貧寒卻相當優秀,他們各自發揮着各自的作用,李俚、吳起在魏國變法、打仗,西門豹發展農業、經濟。他們三人通力合作,幫助魏國逐漸發展起來。而魏文侯的下一任君主魏武侯,依舊沿着這條強國之路行走,繼續把魏國的版圖擴大。經過魏國兩代君主的努力,魏國的國力得到了提升。

魏惠王任命了幾任丞相 魏惠王爲什麼最後沒能稱霸

到了魏惠王這裏,按照常人的邏輯,魏惠王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微有所作爲,他領導的魏國很有可能達到權力的頂峯,但是魏惠王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他的失敗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魏惠王又叫做魏瑩,小的時候也是聰明伶俐,就是不務正業,整天玩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要多,因爲出生在強大的魏國,魏瑩並沒有感到來自周圍的壓力,相反他覺得魏國是最強大國家,是可以永世稱霸的,天真的魏瑩這樣想着,一轉眼就要了魏國換君主的時候了。

魏瑩打敗了他的競爭對手,成功當上了魏國的新主人。在執政初期,魏惠王還是很有才幹的,最起碼態度很端正。他趁着魏國發展的勢頭,安穩人心,爲了穩定局勢又選拔了一些人才,比如:龐涓、公子昂之類的。在魏惠王剛上臺的時候,魏國還是被他管理得風生水起的。可惜好景不長。

魏惠王任命了幾任丞相 魏惠王爲什麼最後沒能稱霸 第2張

魏惠王一生最大的缺點就是虛榮,他能夠禮遇賢才,卻不願意重用他們,只把他們充當門面的人,讓別人知道他魏惠王是個賢明的人。因爲這個原因,魏惠王錯過了張儀,放走了商鞅,逼走了孫臏。總之,任何人才到了魏惠王那裏都是留不住的。他的一生任用了三個丞相。分別是公叔痤、惠施、張儀。公孫痤幫助魏惠王建功立業,已經是魏國的老臣了,但是魏惠王仍舊沒有聽他的臨終之言,把商鞅給放走了,商鞅去了秦國,進行了變法把秦國搞得很強大,這時候的魏惠王不僅沒有反思自己,反而後悔當初沒有殺掉商鞅。

再說張儀,他剛到魏國面見魏惠王時,因爲自己穿了一身黑衣,而遭到了魏惠王和公子昂的詰問,一個堂堂的一國之君對別人的穿着打扮指點,竟然還上升到了國家間的背叛與信任的問題,實在是荒謬。

魏國之所以沒有能夠稱霸,很大的原因是魏惠王個人品行的問題,他虛僞、不思進取、不聽勸諫,我行我素的做法導致他自己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往往又對魏國的命運息息相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遷都安邑以後,頻頻失利,與齊國兩次交戰被打敗,嚴重挫傷其國力,又被秦國復仇,打得魏國再無還手之力,魏國幾代心血毀於一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