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考古發現阿房宮烽火臺竟然只是觀景臺?

考古發現阿房宮烽火臺竟然只是觀景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阿房宮遺址位於三橋鎮南,其範圍東至皁河西岸,西至長安縣紀陽寨,南至和平村、東凹裏,北至車張村,總面積11平方公里,在現轄域內約7.8平方公里。史載秦惠文王時在此建離宮,宮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宮,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繼續修建。秦末項羽入關,付之一炬,化爲灰燼。漢代屬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擴建,漢末廢毀;南北朝時這裏建有佛寺;宋代演爲農田。

考古發現阿房宮烽火臺竟然只是觀景臺?

網絡配圖

據《三輔黃圖》載:“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又南宋程大昌《雍錄》記載:阿房宮“未爲屋,先爲城,城成而人爲呼名阿城也”。阿城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無牆。週五裏一百四十五步(合今2297.65米)。牆高八尺(合今1.86米),上寬四尺五寸(合今1.05米),下寬一丈五尺(合今3.5米),上狹下闊,堅固異常。阿房宮殿屋在秦末被項羽焚燬,而阿城至漢唐猶存。《舊唐書·高祖本紀》載,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九月,李淵領兵入關,曾“命太宗自渭汭屯兵阿城”。此遺址1956年由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爲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由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房宮考古隊日前通過科學發掘證實,傳說中的秦阿房宮“烽火臺”遺址,其實是戰國時秦國上林苑觀景臺一類建築,且建造年代遠早於秦朝的阿房宮。

考古發現阿房宮烽火臺竟然只是觀景臺?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瞭解,西安市西郊有一處自古遺留的夯土臺,長時期被世人認爲是秦阿房宮“烽火臺”遺址。最近,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考古隊在尋找、確定阿房宮的界線和範圍時,對該遺址進行了科學勘探和發掘。考古工作者在夯土臺基南兩米處發掘出土了一些板瓦及筒瓦殘片。板瓦表面爲細密交錯繩紋,內面爲素面;筒瓦表面全是細繩紋,內面爲麻點紋且泥條盤築痕跡明顯,這些完全異於晚期瓦的特徵,而與戰國秦上林苑一號遺址出土的瓦片完全相同,應屬於戰國秦時代遺物

據專家介紹,在殘存遺址南部,自底部向上一點四米處發現一未擾動過的柱礎石,說明這一遺址上部原應有類似迴廊的建築。從出土遺物單一、均爲建築材料(板瓦片和筒瓦片)且數量很少來分析,其頂部的正式建築並非複雜的宮殿。

考古發現阿房宮烽火臺竟然只是觀景臺? 第3張

網絡配圖

  因此,這一建築遺址應爲一處觀景臺之類的建築。原先傳說這一遺址爲阿房宮中的烽火臺缺乏科學根據,而且“烽火臺”這種軍事報警設施建在皇家園林裏也不合常規。

阿房宮考古隊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毓芳認爲,該遺址應是戰國時期秦上林苑中建築之一,秦上林苑早在秦統一全國之前就已建造,比阿房宮前殿的時代早得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