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些地下通道多發現於後宮,有的還設有門房,以控制進出人員,”劉慶柱研究員說,“在漢以前的古代宮殿遺址內,還沒有發現過類似的建築。”在10月30日結束的“漢長安城考古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研究員披露了這一驚人發現。

漢代宮城地下發現的多條通道到底意味着什麼?神祕的地道起着怎樣的作用?記者爲此專訪了劉慶柱研究員。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地道是在20年的挖掘中逐步呈現的

從1985年至今,始終在漢長安城考古一線工作的劉慶柱研究員告訴記者,在20年的時間裏,這些祕密的、縱橫交錯的地下通道是隨着挖掘的不斷深入,逐步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的。

由於要在農田的地表下挖掘,加之中國的古建築一般都採用土夯的形式,使得整個考古發掘的進程很緩慢,因爲地基和浮土很難區分。

劉慶柱說:“挖掘現場沒有供多人一起開挖的平臺,爲了避免破壞古建築的地基,我們都是用小刷子、小鏟子一點點地細摳,進展快不起來。挖掘速度慢如蝸牛這不光在漢宮挖掘中有,火山灰掩埋的龐貝古城至今也挖了200多年了。”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第2張

劉慶柱介紹,由於挖掘的速度很慢,最先挖到皇后居住的未央宮椒房殿地下的通道時,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只覺得那可能是通往地下儲藏室的甬道。隨着未央宮椒房殿挖掘的縱深和廣度,通過飛機航拍,考古學家驚奇地發現,數條地下通道將未央宮內的各個屋宇連接了起來,使得未央宮的地下形成了一個互通的蛛網。這讓考古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些通道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

緊接着,自1997年11月至2001年5月,考古學家在漢宮的嬪妃居住的桂宮下也發現了數條通道,在近幾年,考古學家又在太后居住的長樂宮的地下也找到了縱橫交錯的地下通道,所有這些發現的通道,長度基本都在20米到30米之間,從地下距離地面約2米多高。

劉慶柱研究員作了一個假設,形象地描述這些地下通道,假設從長樂宮太后議事的屋子裏的密道口,從地面往下走4或5格樓梯,然後走上20米左右平直的甬道,再擡腳登上四五格樓梯,就能到太后的書房。

嬪妃們偷情所用,還是皇帝通過祕密地道出宮微服私訪?

一條條通道里到底隱藏着什麼祕密?如果說皇帝挖地道是出於防備政變或被行刺的安全考慮,那麼,後宮嬪妃中的地道又承擔着什麼重任呢?難道,祕密地道是嬪妃們偷情所用?但怎麼又會有如此多的嬪妃同時做這樣的事?一個個疑問困擾着考古專家們。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第3張

衆多戲說清朝的電視劇中,都有這樣的鏡頭,皇帝通過祕密地道出宮微服私訪,而野史上更有皇帝鑽出地道尋花問柳的記載。但用這來解釋漢宮的地道卻進入了“死衚衕”。劉慶柱研究員畫出了一張草圖,漢宮的神祕地道是將兩間屋通過通道連接起來,而且僅限於各自的宮殿,並沒有和別的宮殿或外界連通。劉慶柱介紹,自己從1973年就開始對秦、漢的宮殿、皇陵進行考古挖掘以來,還真沒有發現其他時代的宮殿有這樣的情況。

劉慶柱回到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後,查閱了相當多的典籍,他作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假設:這些神祕的地下通道可能和當時的政治形式有關。

西漢時實行二元政治,專家推測與宮廷鬥爭有關

劉慶柱表示,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它雖無言,但卻能告訴後人一些信息。根據這些密道的分佈和特點,考古專家們推斷,這是出於政治信息安全的需要。  

考古發現漢代皇宮地道竟然比紫禁城還大 第4張

在西漢之前,唯我獨尊的皇帝都是依靠諸侯的力量殺伐,也就是藉助親兄弟的力量來鞏固政權,而到了漢代,皇帝開始借外戚之“勢”來鞏固政權,也就是依靠皇后、妃子的家族人。

歷史上,大將軍衛青正是因爲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選入宮中,他自己纔有幸被召到建章宮當差,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數次出征匈奴,平定了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從而名垂青史。而之後的王莽之所以能篡權,也和他的姑姑是漢元帝的皇后有直接的關係。

西漢時代的皇帝大多是短命的,二三十歲就駕崩,剛登基的皇帝年齡都很小,這時,皇帝只能由他母親(即太后)操縱國家大權,太后所能依靠的只有她背後的孃家人,皇帝在成人的過程中,其不甘皇權旁落的家族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與外戚的政治角力,這就形成了所謂的二元政治,另外,不同時期,皇帝依靠外戚,導致外戚政治勢力崛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