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將軍在選擇造反的時候 手下士兵爲什麼聽命於將軍而不是皇帝

古代將軍在選擇造反的時候 手下士兵爲什麼聽命於將軍而不是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將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古代將軍在造反的時候,手底下的士兵爲什麼多達數都聽命於將軍,士兵不是效忠皇帝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古代士兵效忠天子是理所應當的行爲。但是,自東漢末期,就開始出現不僅有了領軍大將進行軍事割據的現象,此後更出現了“兵強馬壯者爲皇帝”的局面。爲什麼將軍造反時,會出現士兵只會聽命於將軍,而不效忠皇帝的情況呢?

古代將軍在選擇造反的時候 手下士兵爲什麼聽命於將軍而不是皇帝

其實,歷史上軍隊只聽命於將軍,而不效忠皇帝或者說君主並非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在中央集權強大之時,這種局面根本不會出現。只有當中央集權衰落,纔會出現軍隊不再效忠皇帝的情況。因爲,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朝廷失去了土地的控制權。

早在西漢末期,由於土地兼併嚴重,官府已經無法控制地方豪強地主。這些豪強地主,不僅控制着大量土地,而且可以招募自己的私人武裝。同時,這些豪強地主,還壟斷了朝堂到地方的官員系統。所以,他們逐漸從簡單的地主階層,成長爲一股股強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集團。這些豪強地主,日常控制着地方各種事物。如果出現了超一流人才,必然會出將入相。如果,他們成爲朝廷大將,在對外征戰時,必然會統帥自己的私人武裝或部曲隨同征戰。比如,東晉時期的祖遞,他在率部北伐時,僅僅向朝廷討要了千人的軍糧和三千匹布,軍隊則是由祖遞家族成員和部曲組成的。所以,這樣的武裝只會聽命於自己的將軍,對於皇帝則不會效忠。

雖然,魏晉南北朝之後,很多皇帝爲了加強中央集權,逐漸廢除了軍隊中“私人武裝”的現象。比如,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採用了“府兵制”。這種寓兵於民的新型兵制,通過爲農民分配土地,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爲中央朝廷服徭役,達到了“收編豪族鄉兵部曲”的目的。但是,每個“折衝府”的士兵需要自己籌備武器裝備,而且都來自同一個地方,負責統領他們的也是當地豪族。所以,這些府兵不僅鄉土觀念極強,很可能還有血緣關係,再加上是同鄉的豪族擔任主帥,對於皇帝和朝廷的忠誠度自然就不會特別高。

隨着“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制的土地基礎蕩然無存,又開始進行“募兵制”。這樣一來,軍隊和士兵,直接聽命於自己的軍事長官。而且,這些軍事長官不僅掌握軍權,而且還控制着地方的行政權、財政大權,更是地方上最大的土地控制者。他們的權力越大,中央王朝的權力則越小,尤其是在財政方面,上繳朝廷的賦稅也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很容易讓這些士兵們產生誤解,認爲他們“吃糧當兵”是受到了自己統軍大將的恩惠,而不是朝廷爲他們發放糧餉。那麼,這些士兵只會爲自己的統軍大將效力,根本不會對朝廷忠心。

古代將軍在選擇造反的時候 手下士兵爲什麼聽命於將軍而不是皇帝 第2張

由此看來,古代士兵之所以在漫長的時間裏,只會聽命於自己的統軍大將,而不是效忠皇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集權與封建土地分散性”的矛盾。因爲,朝廷無法掌握土地,就不能給予士兵優厚的經濟待遇。而地方豪強或統軍大將,一旦掌控了地方的土地權,也就是徹底控制了地方的財政權,那麼他就可以控制軍隊,或者擴充軍隊。這樣的軍隊,絕對不會效忠於皇帝,只會聽命於自己的將軍。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所以當古代大將要造反時,士兵都會聽從他的命令,而不會考慮效忠皇帝。直到宋太祖將統兵權和調兵權剝離後,才使得將軍對於軍隊的控制力下降。同時,將地方財政權收歸中央,徹底消除了大將控制軍隊的經濟基礎。然後,宋代的科舉取士開始面向寒門子弟,又打破了豪強地主對於官場的壟斷。經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最終使得軍隊不再只是聽命於大將,而是向皇帝效忠。

古代將軍在選擇造反的時候 手下士兵爲什麼聽命於將軍而不是皇帝 第3張

只不過,在宋太祖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這種士兵只聽從大將的局面,已經持續了近700餘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