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死的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可以說是我國一個相當有個性的朝代,這個朝代擊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而當時出現的名將更是數不勝數。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徐達與常遇春了,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常遇春。據說常遇春從小在少林寺學武,長大後的他不僅英勇無雙,在戰場上更是多謀善斷,說話也很張狂,曾經說過自己十萬兵馬便可掃平天下。這種張狂的性格,也使他有了一個致命的缺點,殺戮無數,喜歡屠城。要知道他所謂的屠城可不僅僅是殺蒙古人,那是連老弱婦孺都殺的,死在他手上的人命數不勝數,這或許也是他過早死亡的原因。造孽啊!!!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一直有“殺降不祥”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對方已經降伏,再殺他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然而還是有一些將領不信邪,俘虜來多少殺多少,有些是因爲不得已的原因,有些則是殺生成性,後者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明鄂國公常遇春。

常遇春可以說是朱元璋手下頭號猛將,早年務農,後值天下大亂,便四處奔走謀取生計。順理成章的投奔了朱元璋,作風剛烈,每場戰爭都能取得顯赫功績,順勢打入了朱元璋的核心班底。各朝開國都會論功行賞,明朝當然也不例外,對功績最高的給以國公爵位,常遇春自然也在其中,受封鄂國公。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 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 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 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身材高大魁梧,臂力過人,善於用剪,百步穿楊不是傳說。

一開始常遇春投奔的是山賊劉聚,可惜山賊就是山賊,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不久就帶了十幾個兄弟去投奔朱元璋。而也正是選對了對象,開啓了他的征途。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2張

鏖戰衢州:在史書上衢州城可是城垣壁壘森嚴,固若金湯。後來,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毀其所架之炮,攻圍甚急。元軍支持不住,遣使密約投降。可所以說是打到別人投降爲止。

勇猛敢戰,這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並貫穿於歷次重大戰役。

攻佔集慶,改爲 應天府。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的佔領,使朱元璋獲得一塊財富之區,爲在江南的繼續開拓和壯大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的戰鬥,常遇春 鋒芒初露,立了頭功,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 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餘,擒捉三千,陳友諒 敗走江州。

常遇春率軍徑取 元上都開平,順帝逃到應昌府。常遇春奪取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

常遇春殺俘虜,朱元璋也進行了勸導,說本來打下一座城池就不容易,你把人殺光不就變成了空城嗎?這樣下去是沒有意義的。好在常遇春還是很聽朱元璋的話的,從此以後減輕了殺戮成性的毛病。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生於安徽農村,自幼習武,體貌魁梧,二十五歲參加朱元璋的義軍隊伍,隨朱元璋東征北伐。四十歲時,在北征途中逝世,享年也才四十歲。爲什麼常遇春會英年早逝?一種說法是被朱元璋謀殺,另一種說法是被累死的。常遇春在成就自己偉大的同時,也在成就其殘忍一面。說實話,我覺得常遇春應該是有一定心理疾病——嗜殺,這個毛病無論是放在古代平民百姓,或者放在現代文明社會,都是不行的,只有他所在的戰亂時期才使得他能夠叱詫風雲。河南焦作有一個傳說,原本不再屠城的常遇春突然被懷慶府的百姓給激怒,下令全城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原因是,懷慶府管轄下的溫縣發生了元朝殘餘勢力打劫明朝運糧隊伍的事件,這件事本就令常遇春十分惱火,加上常遇春又發現了當地百姓歡迎明軍的牌匾背後同樣寫着歡迎元軍的標語。這種牆頭草兩邊倒的行徑令常遇春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用屠城予以了迴應,剎時間懷慶府遍地屍骸。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屠城一次,還不能夠消除常遇春心中的怒火,他下令軍隊每殺一處都丟下金元寶,假如金元寶不見了,就說明這個地方沒有殺乾淨,要軍隊再次挨家挨戶的排查,直到殺光爲止。這種情況一共發生了三次,直到金元寶丟在地上,第二天去看時還在原地爲止。經過三次血洗,懷慶府徹底成了一座荒無人煙的鬼城。懷慶府便是現在的焦作。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5張

說到底,百姓能有什麼錯,螻蟻還尚且偷生呢,在這種亂世中一家老小不就爲了活命嗎?就在屠城後不久,常遇春也在中軍暴斃,一種說法是常遇春死於卸甲風。

我們可以看下他的"輝煌"屠城記錄:元正18年9月,大敗陳友諒,活埋降兵逾4000人;洪武元年,輕取泰州隨手屠城;北上追擊元朝殘勢時,不僅殺了一個縣的元軍,還順便把當地百姓統統殺了;北伐路上,所經之地,幾無人煙。種種屠城、殘殺老百姓的事情,在常遇春看來只不過是平常小事。

回顧常遇春的一生,嗜好出徵,在戰場上更是帶頭衝鋒陷陣,以大將的身份與敵軍的小兵廝殺,給手下的士兵極大的鼓舞,這也是爲什麼常遇春戰無不勝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洪武二年五月,元軍將也率兵侵擾通州,常遇春與另外幾名大將北上討伐,在近兩月的對戰中,明軍不斷傳出捷報。洪武二年七月,元軍退至開元,明軍俘獲“元軍萬人、車萬輛、馬三千、牛五萬”。討伐勝利了,但對於常遇春來說,他的精力也被消耗待盡。常遇春自開平啓程搬師回京,大軍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發病,召喚郎中過來看後,便說是得了“卸甲風”。不久後,就暴病身亡。其實,從常遇春的生活軌跡來說,得“卸甲風”是可想而知的事。常遇春常年南征北戰,中原人去北元那樣的地方征戰,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加之北方白天豔陽高照,廝殺在戰場的戰士又要身穿盔甲,奮力迎敵,免不了一身的熱汗。到了晚上,北風悽悽,軍隊隨處安營紮寨,卸下盔甲,免不了貪享那一抹涼風,這樣一熱一冷,加之戰後的疲憊,再強壯的身體,哪經受得住這樣長年累月的摧殘,出問題是很自然了。

常遇春是因爲喜歡屠城而早死的嗎 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6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