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常遇春是怎麼死的?明朝大將常遇春墓在哪

常遇春是怎麼死的?明朝大將常遇春墓在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青少年時期,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因家貧,無力支付學費,就以多出力千些勤雜工換取學習機會。到長大成人之後,常遇春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學武有成,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

後來,常遇春因不滿生活現狀,無法忍受飢餓的折磨,就投奔活動於懷遠、定遠一帶的綠林大盜劉聚。劉聚見常遇春有勇力,就讓他當什夫長,並引爲心腹。常遇春發現劉聚只知打家劫舍、四處搶掠,並沒有什麼打算或遠圖,他就萌發出脫離盜羣,另尋出路的念頭。於是在和州偶遇朱元璋時感覺這是個做大事的人,於是於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爲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衆,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

勇猛敢戰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在著名的採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中,面對着元朝水軍元帥康茂才(不是康茂才)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亂箭揮戈勇進,縱身登岸,衝入敵陣,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緣江堡壘紛紛歸附。

朱元璋乘勝率軍攻佔太平。次年三月,又攻佔集慶,改爲應天府。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的佔領,使朱元璋獲得一塊財富之區,爲在江南的繼續開拓和壯大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的戰鬥,常遇春鋒芒初露,立了頭功,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常遇春是怎麼死的?明朝大將常遇春墓在哪

據史料記載,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與另一名大將徐達率重兵鎮守池州防備。陳友諒統其兵衆,部署襲取池州。徐達偵悉陳友諒的行動,令常遇春率精兵萬人,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餘,擒捉三千,陳友諒敗走江州(九江)。

雖然常遇春跟着朱元璋拼死打江山,但是最有也有一個不如意的下場,在戰勝歸來的途中病死,關於常遇春的死,有的人揣測是朱元璋幕後下黑手的,到底是不是這樣我們也無法推測,畢竟是歷史,我們這些沒有依據的也不能亂說,不能扭曲歷史。

常遇春墓原址爲六朝古剎草堂寺,元末,草堂寺毀於戰火,明初以其地爲常遇春墓址。現址墓道兩側尚存一石柱,二石馬,二石虎,二石羊,二武將石像。據文物部門的資料記載,常遇春的墓位於南京市太平門外紫金山之陰白馬村,也有說是位於太平門外鎖金村街道崗子村鐘山第三峯西麓。

常遇春墓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在藉着朱元璋的光,升級爲世界文化遺產,1951年被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