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項羽和劉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顯然,劉邦最終獲得了成功。可項羽爲何失敗,劉邦又是如何取得了成功?不僅項羽至死也未能弄明白,劉邦自己也不明白。

劉邦當了皇帝后,開始反思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一天他在洛陽南宮宴請大臣們。在這期間,劉邦詢問大臣,“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劉邦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各位諸侯將領們,你們不要隱瞞我。大家都坦率說說,我爲什麼能成功,而項羽爲何失敗了?這時丞相王陵站起來回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2張

王陵這段話說的非常清楚,劉邦個人素質很差,傲慢又喜歡侮辱人,而項羽卻仁慈又愛護人。可王陵認爲,個人素養好壞在取得天下的過程中作用不大。相比於王陵說的比較委婉,司馬遷的筆下可是毫不客氣,“好酒及色”。

劉邦曾去咸陽服徭役時,曾看過秦始皇出行的盛大排場,並有此產生了做一番大事業的想法,“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劉邦出生低微,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彷彿就是爲劉邦說的,可惜陳勝失敗了。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3張

清朝史學家趙翼在評價劉邦的成功時,曾這樣說道,“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趙翼說的有道理,縱觀劉邦取得天下期間他身邊的謀士、將領們,絕大多數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

比如蕭何爲沛縣吏掾,曹參爲獄掾,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等爲壯士,樊噲是賣狗肉的,周勃是給人辦喪事的,灌嬰爲販繒者,婁敬爲挽車者等。試想這些人最大的夢想是什麼?當然是翻身做主人了,這也是他們跟着劉邦造反的最大動力。

項羽和劉邦相比 最後爲何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4張

與項羽相比,劉邦則更瞭解“亡命無賴之徒”的心理需求,劉邦有一個手段是項羽不具備的,“與天下同利也。”大家別小看這六個字,要做到這點可不簡單。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說,“錢聚人散,而錢散則人聚”,這是一個公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懂得與部下分享。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卷·高祖本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