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楚漢戰爭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爲什麼楚漢戰爭中得天下的是劉邦?

劉邦爲什麼能得天下,其實韓信已經說了個大概。韓信原是項羽麾下一個不起眼的人物,職位是郎中,也就是站在帳外放哨的一個保安,手中戳一根大戟。他在投降劉邦後,被任命爲大將軍,並帶着劉邦從漢中殺回關中,繼而奪取天下,歷時四年。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劉邦、項羽劇照

韓信沒有出現之前,劉邦過得很迷茫,原因就是受到項羽的刻意打壓。衆所周知,劉邦是關東(函谷關之東)沛縣(今江蘇徐州)人,起兵不久就投奔了項梁。項梁戰死後,暫時掌權的楚懷王派劉邦進攻秦都咸陽,項羽則被宋義帶着去解救被秦軍圍困的鉅鹿。接下來,楚懷王又許諾說,先入關中者就是關中王。這就是“懷王之約”的由來。

這個“懷王之約”看似公平,其實並不公平。說它公平,是因爲它像一張懸賞告示,給了所有人一個機會;說它不公平,是因爲故意讓劉邦搶佔了先機。事實上,劉邦先項羽兩個月就進入了關中,並受降秦王子嬰,從心理上就以關中王自居了。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項羽打敗秦將章邯、王離之後實力大增,帶着40萬諸侯聯軍也奔向關中。

項羽有明顯攪局的意思,他撕毀懷王之約,重新主持分封諸侯。最終,劉邦分得了巴、蜀及漢中三地,稱漢王,建都南鄭。如果從當時的諸侯分佈形勢來看,劉邦的地盤就是“西南一隅”。更糟糕的是,關中被一分爲三,分別劃給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這樣一來,意味着劉邦進入關中的門戶也被封堵。

項羽這樣佈局的目的,就是要困住劉邦,因爲他在軍師範增苦口婆心的教導下,已經意識到了劉邦潛在的威脅。而對於劉邦來說,自己是關東人,手下的將士也多是關東人,出於思鄉情節,都希望回到關東老家。因此,從劉邦啓程漢中的第一天起,就有將士們不斷地開溜,等到了南鄭之後,這種局面也沒有改變。

此情此景,讓劉邦一籌莫展,想回到關東,又懼怕項羽的打擊;如果在南鄭安家落戶,又實在不甘心。正在這時,韓信出現了。韓信拜將的故事大多數人也不陌生,這裏不再贅述。拜將後,劉邦找來韓信,二人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對話,主題就是圍繞爭奪天下展開。

韓信開門見山,直接就把項羽當作劉邦的對手。他對劉邦說,如果大王想得天下,只需要與項羽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也就是,無論項羽幹什麼,劉邦反者幹就行了。

韓信例舉了項羽身上的幾個缺點:一是小氣,也就是摳門兒,手裏的印磨光了棱角還不捨得恩賜給部下;二是殘暴,喜歡屠城,所過之處民不聊生,雞犬不留;三是無情無義,暗中派人殺掉楚懷王這個“天下共主”;四是不懂關中地形之重要,將都城建在無險可守的彭城;五是沒有一碗水端平,分封極不公平,挑起諸侯間的矛盾爭端。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2張

劉邦聽了韓信的分析之後,茅塞頓開,信心大增。事實上,他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基本上就是走的韓信提出的這條路線。

一、殺回關中,掃除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的勢力,將關中與巴、蜀、漢中聯合到一起,成爲他的大本營及後勤補給基地。在整個楚漢戰爭,關中就是漢軍的軍需、糧秣、兵源的供應基地,正是這些戰略物資源源源不斷地輸出,才使得劉邦在與項羽的對抗中堅持到了最後。

另外,關中的地形具有非常高的戰略價值,秦國能一統天下,也是憑藉於此。一是有東、西、南、北四大關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戰國時期,秦國能到關中六國橫衝直撞,而六國盟軍最多也是到秦國的家門口(函谷關)示一下威;二是巴、蜀與關中平原土地肥沃,完美地解決了戰爭所需的糧食問題。因此,劉邦奪取天下,也可以視作是第二次“秦滅六國”。

二、爭取盟友,拉攏到了淮南王英布、遊擊將軍彭越、燕王臧荼、衡山王吳芮、常山王張耳、楚大司馬周殷等人,並將韓信牢牢控制在手裏。所謂拉攏,自然要有利益的出讓,否則沒有人會跟着劉邦打項羽。劉邦爲了得到這些人的支持,絲毫沒有吝嗇土地和王位,反過來講,成就劉邦也等於成就他們自己,所以這幫人都很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彭城之戰失敗後,劉邦聽從酈食其的建議,甚至想把原六國後裔都找出來稱王,這也是一種爭取盟友,壯大勢力,間接削弱項羽的手段,雖然最後在張良的制止下沒有實施,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格局要比項羽大的多。因此,劉邦的成功也是一個“舍”與“得”的過程。有舍纔有得,但是項羽做不到。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3張

三、注重爭取民心,在入關後就顯露出這一面。其實在滅秦戰爭中,劉邦也幹過屠城的事情,但是當他進入咸陽時,馬上就意識到民心的重要,所以接下來與百姓“約法三章”,與民秋毫無犯,以致於把關中百姓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生怕他不在關中爲王。

反觀項羽,進入關中便依舊殺人放火,凶神惡煞一般。他之所以後來陷入齊國泥潭中不能脫身,很大的原因就是殘暴不仁,斬盡殺絕,讓看不到活路的齊國人激起了殊死搏鬥的意志。如果項羽懂得安撫百姓,結果就是另一番天地。另外,優待俘虜也是瓦解對手意志的一種手段,而項羽只認識一個“殺”字。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 最後爲什麼是劉邦奪得天下 第4張

總之,在楚漢戰爭開始之前,沒有人看好劉邦,但是他走了一條與項羽截然相反的路,最終奪取了天了,而這條路的設計者就是韓信。當然,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還有一些細節因素。

首先是意志堅強,縱觀整個楚漢戰爭,他與項羽的對抗中屢戰屢敗,但是他能做到屢敗屢戰,反觀項羽,一次失敗就心灰意冷,鬥志全無。

其次,劉邦在用人方面有高超的水平,基本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能將人才用得恰到好處,還能將這些人才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裏。而項羽在陳平的一個小小的反間計面前,就與部下離心離德,連最忠誠的范增都不相信。

再則,劉邦有明確的目標,細緻的規劃,遠大的理想,從起兵到稱帝,再到坐穩江山,可謂是步步爲營,沒有出過大的紕漏。反觀一塌糊塗的項羽,臨死前還認爲自己是個戰神,滅亡他的是上天而不是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