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漢武帝征戰國家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漢武帝是如何彌補財政危機的

漢武帝征戰國家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漢武帝是如何彌補財政危機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西漢財政危機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大漢王朝建立在秦末戰亂的廢墟之上,雖然實現了在疆域上的大一統,但是國家卻內憂外患。內有社會經濟凋敝國家積貧積弱,外有匈奴勢力的屢屢犯境挑釁,基於此,漢初的統治者們爲謀求和平發展採取了兩項舉措:一是對外患秉持着安撫和親的態度,爲國內恢復發展營造安定的環境,二是採取與民休息的自由經濟政策促進發展。很快,漢王朝國庫漸漸充盈富裕,迎來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年華。

由於文景之治的富足,爲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發動外戰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成就了霍去病、衛青等名將直搗漠北封狼居胥的戰神傳奇,但是隨着戰爭的擴大,國家財政卻吃不消了,幾次對匈奴之戰將文景之治的儲備耗盡,但依舊不夠戰爭支出的費用,於是漢武帝便想盡各種辦法填補財政的窟窿。

漢武帝征戰國家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漢武帝是如何彌補財政危機的

賣官鬻爵緊集資

以往朝廷的財政收入依靠的是人頭稅和農業稅,但是這兩種稅收往往稅額是可估與有限的,短期之內依靠漲點農業稅和人頭稅是很難湊夠戰爭經費的,於是漢武帝便把目光瞄準到了爵位制度上來,對於普通人來講,獲得官爵不僅能夠得到一個能夠光宗耀祖的榮譽虛名,而且還能夠有免賦免役的特權,甚至是犯了法也能夠從輕處罰,所以衆多富商大賈趨之若鶩的買入官爵。

而所賣的官爵是按照等級來進行定價,每一等級的標價竟高達十七萬錢,戰後官府僅賣爵一次便獲利了三十餘萬兩黃金,短期之內的迅速集資大大減輕了國家的財政壓力。但是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僅令官僚隊伍的人員素質大大下滑,還間接加大了帝國的養官養吏的費用支出,導致帝國官僚系統臃腫不堪,雖然短期填補了財政危機的窟窿,但也引發了更爲嚴重的吏治問題。

漢武帝征戰國家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漢武帝是如何彌補財政危機的 第2張

貨幣改革圖自救

持續不斷的對外戰爭引發了漢帝國財政危機,於是漢武帝將此危機的化解辦法視作是一次金融貨幣的改革,於是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全社會的幣制改革。

此次幣制改革主要任務是增發皮幣和白金幣兩種新型貨幣,其目標是將這兩種面值與真實價值嚴重不符的貨幣流入市場,目的是朝廷可以由此從民間獲取豐厚的“鑄幣稅”從而度過此次的財政危機,如此兌換率的不合理自然遭到了全社會的抵制,但民間又懼於朝廷強制性的力量,所以民間偷鑄假幣者甚多,最後漢武帝意識到了幣制改革的弊端,朝廷也未能從中牟取多少暴利,反而攪亂了金融市場秩序,最終白金幣被廢止。

漢武帝征戰國家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漢武帝是如何彌補財政危機的 第3張

鹽鐵產業定國有

賣官鬻爵和幣制改革都無法滿足帝國龐大的財政需求,一方面是由於賣官和幣改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太多,另一方面則是這些產業都不具備持續性,只能是特殊時期賺快錢的手段罷了。這時理財專家桑弘羊給漢武帝上了一道摺子,建議朝廷壟斷自然資源,由此便可長久解決令皇帝頭疼的財政問題。

所謂的自然資源主要是山林、礦產、鹽鐵各產業,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私人開發,而開發者都是社會上的富商大賈,朝廷完全可以自己掌控這項肥差,也能更好的避免平民百姓遭到富商大賈的高價盤剝,最終鹽鐵業被官府全權壟斷,鹽鐵稅收佔比朝廷財政佔收入的一半以上,官府憑藉着高額的“壟斷稅”度過了這場經濟危機,國有制也成爲歷代王朝經濟命脈所在。

漢武帝窮兵黷武將西漢財政陷入到了絕境之中,爲了挽救危機不惜賣官鬻爵甚至是幣制濫改,病急亂投醫的後果便是國家經濟秩序的紊亂,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帝國曆經一場戰爭便產生了財政危機,也深刻地證明了漢初自由經濟政策下的種種弊端,爲了帝國的長治久安另闢新徑擴寬稅收渠道又是極爲必要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