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漢武帝和戾太子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西漢徵和元年,年已六旬的漢武帝深居在建章宮。有一天,他恍惚中看到一名攜帶佩劍的男子闖入了中華門。武帝爲此大爲疑惑,命三輔騎士大規模搜索上林苑,並且關閉了長安城門。十一天之後,仍一無所獲,只得做罷。

這件事給武帝造成了心理陰影,變得更加疑神疑鬼。因武帝常年迷信方術,故而當時有許多術士與神巫聚集在長安城,他們經常出入宮門,教美人們如果通過巫蠱來度厄。隨着年紀漸大又兼體弱多病,所以武帝常懷疑身邊的人作巫蠱來詛咒自己,他覺得皇宮不乾淨,故而搬到了長安之外的甘泉宮去居住。與衛皇后及太子間的關係愈發疏遠。這時有一個叫江充的術士趁機進讒言,說皇上的病都是巫蠱作崇造成的。於是武帝便命江充回宮中去搜索巫蠱,結果在太子的宮中發掘出來了許多木人。太子百口莫辯,便先發制人,殺死了江充。接着他又擅自發兵戒嚴,控制了長安城。武帝爲此大怒,認爲太子是在造反,便命丞相引兵進攻長安,結果太子兵敗,短暫流亡後便於農家自縊身亡。

然而不久之後,武帝又族滅江充家族,作思子宮來追悼太子。耐人尋味的是他並未給太子平反,既沒改葬也沒追諡號,仍等同於罪人。在武帝駕崩的那年,巫蠱之獄依然未能定論,他甚至還下令將獄中的人全部殺死,以絕天子之氣。

那麼,巫蠱之禍究竟是怎麼回事?漢武帝明明已經族滅江充了,爲什麼還不肯給皇后及太子翻案呢?難道太子真的犯有不可饒恕的謀反罪嗎?爲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用馬基雅維利的權力鬥爭理論來進行分析,弄清這個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第2張

漢武帝晚年遭遇了夫妻反目、父子相殘的悲劇

從漢武帝與皇后、太子的微妙關係說起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爲陳皇后,她在位十餘年,始終沒有生出一個兒子,不久便被打入冷宮。之後宮人衛子夫也連續生了兩個女兒,一直到元朔元年時,她才爲武帝生下了長子劉據。當時武帝已經二十九歲了,他對這個晚來的孩子非常愛惜,爲此封衛子夫爲皇后,其兄衛長君、其弟衛青也相繼得官。

然而不久之後,王夫人生下劉閎、李姬生下劉旦與劉胥,武帝的兒子漸多,對太子的寵也日漸衰退。到了晚年之時,衛皇后因年老色衰,久不得召見,其弟衛青的風頭也被霍去病搶去,門庭日漸冷落;此時年輕的李夫人卻日益得寵,她的弟弟李廣利被封爲貳師將軍,屢次立功於西域。李夫人還爲武帝生下了劉髆,這使衛皇后與太子越來越感到不安。

武帝發覺皇后與太子的憂慮後,便對衛青:“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衛青便將武帝的話轉述給皇后,皇后感到很惶恐,向武帝脫簪謝罪。

之後,武帝每次外出巡幸,都命太子留守京城,並將宮中之事委託給皇后管理,以示信任。這種微妙的關係需要雙方各自保持定力,武帝不輕信讒言,皇后與太子也要善於防嫌。他們之間已不是恩寵與被恩寵的關係,彼此日益疏遠,只保持着夫與妻、父與子的名分與禮節。有一次武帝生病,令內官常融召太子來相見,常融回來彙報說:“太子有喜色”,武帝聽後沉默不言,既沒有發怒也沒有懷疑。等太子來後,武帝仔細端詳其相貌,發現了淚痕,仔細詢問下來才知道是常融在離間他們父子的關係,故而誅殺了這個小人。

然而,隨着漢武帝年事日高,多疑的心理愈發嚴重,這種平衡越來越經受不住了。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第3張

漢武帝與衛皇后、戾太子間的關係微妙而易破碎

衛青死後,戾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長平烈侯衛青病逝。在失去了這個外戚勢力後,太子的處境更加孤立。不久漢武帝就重用李廣利,讓他來取代衛青,將兵伐宛,立功封侯。李夫人死去之後,享受了皇后級別的葬禮規格,其子劉髆還被封爲昌邑王。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懷胎十四個月,又生下了幼子劉弗陵,武帝便說:“聞堯十四越而生,今鉤弋亦然”,他竟不顧皇后與太子的感受,將劉弗陵母子所居住的地方稱爲“堯母門”。這樣,那些怨恨太子的宦官與酷吏便嗅到了武帝想要廢長立幼的意向,更加進獻讒言,傾危太子。

徵和元年,武帝興起大獄,遍索長安。當時的丞相是公孫賀,他的夫人是皇后的妹妹衛君孺。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挪用公款,被人告發下獄。公孫賀便自告奮勇,請求由自己來抓捕朱安世,以便爲兒子贖罪,武帝答應了下來。不久公孫賀便成功抓到了朱安世,然而朱安世卻在獄中上書,告發了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用巫蠱來詛咒皇上的醜事。這個案子還牽連到了衛青的兒子衛伉,結果第二年武帝就下令處死公孫賀父子、陽石公主以及衛伉。衛氏家族被牽連入巫蠱之獄中,令皇后與太子岌岌可危。

之後武帝搬到長安城外的甘泉宮去居住。一邊是因巫蠱而愈加多疑的老皇帝,另一邊是因失寵而更加驚懼的皇后母子。此時,只要有一個奸人在其中挑撥,雙方的關係就會隨時破裂了。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第4張

衛青之子涉嫌巫蠱,令皇后與太子備受猜忌

戾太子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造反了

面對日益惡化的處境,皇后與太子已經無路可退了。此時江充看到武帝年老體弱,生怕太子繼位後自己會被清算,所以他想借武帝的權力來除掉太子。於是他對武帝說:“宮中有蠱氣,不除之,上終不差”。按往常的慣例,皇帝不在皇宮時,都城由太子管理,宮廷由皇后處治。要搜查巫蠱,也應吩咐皇后去辦纔是,然而武帝卻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江充,這說明在衛伉捲入巫蠱之獄後,皇上對皇后及太子已經不信任了。

武帝不僅授命江充到宮中去搜查巫蠱,而且還派韓說、章贛和蘇文協助他。其中江充與蘇文都曾與太子有過節,經常向武帝說太子的壞話,武帝明知如此,卻還令他們去搜查皇宮,說明此次主要針對的還是皇后與太子,因爲他倆最以武帝之死爲利。

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江充進入宮中大規模掘地搜查巫蠱,導致“太子、皇后無復施牀處”。不久之後,江充自稱:“於太子宮得木人尤多,又帛書,所言不道,當奏聞”。太子非常害怕,問少傅石德說怎麼辦?石德認爲此時已是百口莫辯,如果不奮起反抗,就會像公孫賀父子及衛氏那樣白白地送死,不如先發制人,抓捕江充。石德又進一步慫恿說:“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請問皆不報,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將不念秦扶蘇事邪?”扶蘇因不知道秦皇已死,誤聽胡亥假傳的詔令而自殺,這是以扶蘇比太子,而以昌邑王比胡亥。

太子起初並不敢鋌而走險,他說:“吾人子,安得擅誅?不如歸謝,幸得無罪。”然而江充並不給他去甘泉宮見武帝的機會,追捕得更加緊急。太子只得選擇抗命,他通過假傳詔書,斬殺了江充;又命士兵格殺了不聽令的韓說,並將術士們全部抓起來,在上林苑中活活烤死。

走到了這一步之後,太子不是去向武帝謝罪,而是派人夜入未央宮與母后計議,決定發武庫兵控制長安城。可見在江充搜查皇宮之後,太子與皇后已經對武帝徹底失望了,他們選擇通過造反來自保。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第5張

行動上看,戾太子的行爲確實屬於造反

漢武帝爲什麼不肯爲戾太子母子翻案?

在戾太子造反之後,蘇文從長安城中逃歸,向武帝彙報了情況。武帝說:“太子必懼,又忿充等,故有此變”,他還不認爲太子已經起兵對抗自己,故而派使者到長安去招太子來見。誰知使者不敢進城,回來謊報說:“太子反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爲此大怒,命丞相劉屈氂將兵討伐太子。劉屈氂是漢武帝的侄子,與太子同輩,故而武帝說:“丞相無周公之風矣,周公不誅管、蔡乎?”是認定太子爲背叛漢室的反賊。

此時太子在城中佈告百官說:“帝在甘泉病困,疑有變,奸臣欲作亂。”又擅自釋放囚徒,將其武裝起來,與劉屈氂軍交戰五日。在這五天裏,太子明知皇上已經回到城西的建章宮,但仍不敢自首以請罪,這說明其造反之心已經很堅決了。而《漢書》也說:“民間皆言太子反,以故衆不附太子,丞相附兵寢多”。最終太子兵敗,被迫逃出長安城,流亡於農家。皇后見狀,便在宮中自殺了。蘇文等人奉命將她的遺體盛以小棺,瘞之城南桐柏。武帝又盡滅衛氏家族。

當時壺中三老上疏說皇太子是“子盜父兵,以救難免耳”,認爲太子雖然有造反的行動,但他是被逼無奈,並無邪心,請求武帝赦免太子。然而武帝雖有感悟,但仍不肯寬恕太子。之後太子在無路可退之下,於泉鴆裏懸樑自盡。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已經將江充滅族了 漢武帝爲什麼不給戾太子和皇后翻案 第6張

漢武帝無法推定戾太子造反的動機

次年,在發覺巫蠱之獄造成許多冤假錯案之後,武帝開始改變了想法,懷疑太子“惶恐無他意”,並非真心要造反,他雖然仍按謀反罪來處死太子的賓客們,但仍想弄明白太子之所以造反的動機。之後田千秋又上疏寬解,說這不是以子弒父的謀反,而是子弄父兵的過錯,太子罪不至死,而是“罪當笞”,武帝深受感悟。接着便族滅江充全家,又焚殺蘇文,追究在泉鴆里加刃於太子的士兵。又作思子宮來悼念太子。

之後劉屈氂與李廣利果然謀立昌邑王爲太子,皆被武帝治罪。隨着昌邑王在後元元年死去,衛氏與李氏之間的權鬥以同歸於盡而告終。而根據《宣帝紀》的記載,漢武帝直到後元二年仍在追究巫蠱之獄,導致戾太子的曾孫被囚禁在牢中。那麼武帝爲什麼不肯爲太子母子平反呢?原因主要有:

太子假傳詔書、擅自誅殺使者,公然對抗皇命,不可謂無罪;太子與皇后擅自發武庫兵,控制長安及百官,在行動上確屬謀反;太子與丞相的兵馬交戰五日才兵敗逃亡,並不曾投降自首,其罪名難逃;爲太子平反等於是在彰顯自己的罪過,這是封建帝王所難以接受的。因此,在漢武帝與漢昭帝時期,衛皇后與戾太子都未得到平反。直到戾太子的曾孫漢宣帝繼位之後,他們才被改葬,並且加了諡號。因此,真正爲太子母子平反的人並不是武帝,而是宣帝。武帝基於他們造反的行動,給予了懲罰;而宣帝則考慮到造反的動機,鑑於他們是迫於無奈,所以才予於平反,重新書寫了巫蠱之禍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