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後漢王朝爲什麼僅存在三年就滅亡了 原因究竟處在什麼地方

後漢王朝爲什麼僅存在三年就滅亡了 原因究竟處在什麼地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後漢政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後漢可以說始於“軍士勸進”也亡於“軍士勸進”。但是之所以存在4年而亡,在於他的嚴刑治國,任用酷吏,草菅人命,暴虐統治。其開國君主劉知遠成爲五代中最嚴酷的君主。但是後漢而亡的直接原因在於其末代君主漢隱帝以議事爲名,誘殺了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個元老重臣,並誅滅了郭威在京的所有家屬,同時派人到鄴都誅殺郭威,這直接促使後漢的滅亡。下面我就詳細說說後漢:一、劉知遠與後漢的建立建立後漢的漢高祖劉知遠,即位後改名爲嵩,他是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家世貧寒。

後漢王朝爲什麼僅存在三年就滅亡了 原因究竟處在什麼地方

劉知遠小時候,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且多病多災,看似難以養大。長大了之後,長成一副異相,面色紫紅,眼睛多白,有凝重之態。他家境貧寒,迫於生計,到一個李姓大戶人家當了上門女婿。倒插門後,他爲女家牧馬,有一天,馬踐踏了廟田,僧人惱怒,將他綁起來揍了一頓。上門女婿不好當,身份太低,被人看不起。面對這個戰爭連綿不斷的世界,劉知遠爲改變自己的前途,走上了當兵吃糧的道路,投在李嗣源的手下。他上陣打仗勇敢,不久就被提升爲偏將。李嗣源和樑軍舉行德勝之戰,戰鬥打得激烈,參戰的石敬瑭突然馬甲斷裂,情況危險異常,劉知遠衝了上去,以自己的戰馬與石敬瑭相換,並斷後保護石敬瑭脫離了險境。

事後,石敬瑭感激他,把他從李嗣源那裏要了過來。石敬瑭鎮守太原,會朝廷發生政變,後唐愍帝被迫出亡,在道中與石敬瑭相遇,一起進入屋舍密談。劉知遠爲防出事,特派勇士石敢袖藏鐵錘相隨保護。結果兩下鬧了起來,劉知遠帶人闖了進去,將後唐愍帝的隨從全部殺死,再次救了石敬瑭的性命。兩次相救,劉知遠在石敬瑭面前逐漸大紅大紫,升爲兵馬總管——馬步軍都指揮使。他治軍無私,不管士兵、將軍一視同仁,治得全軍上下一心。唐廢帝疑石敬瑭有反心,大軍進圍太原,他負責守城,把城守得固若金湯。石敬瑭爲擺脫困境,並使自己取得天下,欲爭取契丹的支持,劉知遠和桑維翰力排異議,表示贊同。

後漢王朝爲什麼僅存在三年就滅亡了 原因究竟處在什麼地方 第2張

然當石敬瑭準備以稱子、割地的條件去談時,劉知遠認爲這樣做過於屈辱,反對說“稱臣可以,以子事父則太過分。厚賂金帛,足以讓其出兵,不必答應割讓土地,恐日後爲中國大患,後悔莫及。”石敬瑭不聽,劉知遠只能聽之任之。契丹軍幫助石敬瑭粉碎了後唐的圍攻,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耶律德光非常看重作戰有方的劉知遠,在和石敬瑭分手時,他特地關照說:“此將軍甚勇猛,沒大過切勿相棄。”後晉政權遷移到開封,建有大功並受到契丹關照的劉知遠和投降契丹的杜重威,同時被任爲節度使。劉知遠恥於和杜重威一起受命,杜門不出,以此表示他的不滿。石敬瑭認爲他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一氣之下要剝奪他的軍職。

幸宰相趙瑩說情,另派大學士和凝登府宣喻,劉知遠才接受了詔命。幾經遷職,劉知遠數年後被任命爲太原最高軍政長官,接管了這塊北方最重要的領土。頗懂人情世故的他,到任後,公務不管,先忙着做了一件事:將當年揍他的僧人召來,好言撫慰。此事雖小,卻爲他贏得了度量大的美名,獲得了當地的人心。晉出帝子繼父位後,景延廣把持朝政,以強硬的姿態和契丹交了惡。朝臣畏懼景延廣的權勢都噤若寒蟬。身在太原的劉知遠,也沒向朝廷說半句話,暗中仔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認爲契丹的進犯將只是時間問題,由此,他積極擴軍備戰,以確保河東地區的安全。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河東強冠諸鎮,馬步兵共達五萬人。

事情照着劉知遠的預見發生了,契丹終於打進開封,滅了後晉政權。在契丹兵大舉南侵的過程中,劉知遠沒有作出任何軍事姿態援助坐以待斃的朝廷。耶律德光曾答應趙延壽做皇帝,也答應過杜重威做皇帝,可佔領開封后,卻把二人扔在一邊,於開運四年(公元947年)二月,在開封爲自己舉行了加冕儀式,建立大遼,改元大同。迫於眼下的局勢,劉知遠派出使者王峻去開封,向耶律德光獻賀表。耶律德光見後晉殘餘勢力中最具實力的劉知遠來賀,高興得不可名狀,稱之爲“兒”,格外加恩賜了他一個象徵最高榮譽的木拐。王峻帶着木拐回太原,途中的契丹人見了,紛紛讓道。向耶律德光獻賀表其實只是劉知遠的權宜之計,以爭取時間,觀望形勢的發展。

觀望了一段時間,劉知遠看到:契丹不可能在中原長久地呆下去,他們的掠奪政策和殘暴行徑,激起了中原民衆和各路軍隊的反抗,他們早晚會撤出中原。於此之際,他的部下多要求他登上皇位,以此號令四方,招集各路諸侯。劉知遠沒有急於登位,他刻意爲自己粉飾道德形象,揚言要出兵救晉出帝,把他接來太原,奉爲君主。在他的集團骨幹的挑動下,軍士們雲集廣場,對主帥說:“今契丹攻陷京城,虜走了天子,以致天下無主。能主天下者,今唯有我王。宜先正位號,然後再出師也不晚。”說罷;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內心激動的劉知遠,表面裝着鎮靜,讓人禁止士兵們這樣做,他斥責道:“虜勢尚強,我軍威未振,當先建功立業。

你們士兵知道什麼”士兵勸進無效,將軍又緊跟着勸,一勸再勸,郭威等人對劉知遠說:“今遠近之心,不謀而同,此實乃天意。王若不乘此機取之,謙讓不居,恐人心離散,到時反受其咎。話說得有理,劉知遠同意了他們的看法。開運四年(公元947年),劉知遠走上了皇位。憑着政權的支撐,契丹軍隊任着性子地搶,任着性子地殺,任着性子地胡來,把中原民衆逼進了地獄,逼得難以生存下去,逼得他們舉起刀槍,打起了一場場自衛反擊戰,打得契丹政權天無寧日。做了中原皇帝的耶律德光,統治得很吃力,在勉力維持了一段日子後,以避暑爲名,留下一個看守政府,帶着文武百官及後晉歸降人員向老家撤去,走到半路,他因病而亡。

後漢王朝爲什麼僅存在三年就滅亡了 原因究竟處在什麼地方 第3張

爲收攏後晉官民之心,劉知遠表示繼承的是晉高祖的事業,官布將開運四年改爲天福十二年。他一上臺,就明令宣示以契丹爲敵。他下令:“各地爲契丹搜刮錢財之事,立即停止;晉臣被迫爲使者的,不予追問;各地的契丹人,全部處死。”劉知遠的登位,對中原反契丹的浪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耶律德光剛走,劉知遠就開始向中原進軍了,他指揮大軍,攻伐依附契丹的勢力,掃蕩割據的諸候,進展順利。看守政府的首領蕭翰,面對契丹在中原大勢已去的局面,毫無守志,無心戀戰,他找來唐明宗的兒子李從益,立爲愧儡皇帝,以對抗劉知遠政權,自已返歸北方。李從益名爲中原之主,其實,中原根本無主。

劉知遠進抵洛陽,派人前往開封祕密處死了李從益。隨後,他帶着軍隊奪取了中原,開進了開封,宣佈以開封爲東京,改國號爲漢(爲有別於以前以漢爲名的政權,史稱後漢)。爲穩定新政權,他下令:所有契丹任命的官員,不論大小,一律安於原位,不得變更。二、後漢的滅亡漢高祖僅做了一年的皇帝,就撒手而去。可在這短短一年的統治中,他以嚴刑治國,任用大批酷吏,草菅人命,成爲五代中最嚴酷的君主。他在臨終前,將兒子劉承祐託付給了蘇逢吉、史弘肇、楊邠、郭威四個顧命大臣。漢高祖長於權變,善於應對時事,然不太隨波逐流,還知道點民族自尊。他雖是石敬瑭與契丹定盟的積極贊成者,卻反對石敬瑭割地稱兒。

他雖在耶律德光人主開封時獻上賀表,卻是虛與委蛇,以觀形勢的變化。他建立的後漢政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原民衆反抗契丹的傾向。不過,他鼓勵大臣用嚴而無當的刑法治國,使他的政權成了五代時最爲殘酷的政權。劉承祐登臺,是爲漢隱帝。劉承祐啓用外戚親信李業、聶文進、後匡贊、郭允明爲新貴,以對付元老重臣的掣肘。新貴與元老斗,四個元老加上一個財政大臣王章內部也起了內訌。河中李守貞、風翔王景崇、永興趙思綰三地聯兵謀叛,朝廷震動,派了幾個大將前去平叛,都無進展。郭威臨危受命,被拜爲西征統帥,全權節制各軍。他率軍開赴前線後,以儒將的風采,交文人,撫上卒,親冒矢石,衝鋒在前,與軍隊同甘苦,贏得了軍心。

他攻城和攻心雙管齊下,沒有多久,就把三地一一平定,凱旋迴朝。平定三地叛亂是使朝廷轉危爲安的大事,郭威成了朝野矚目的大功臣。這個大功臣,在接受了最高的榮耀後,又被賦予一個新的使命:前往河北鄴都主持對契丹的防務。使命是重大的,具有非常的戰略意義,它關係到後漢是否能阻遏契丹侵擾的大問題。郭威被委此重任,說明了朝廷對他的倚重。可他臨行前,顧命大臣內部卻對他能否帶樞密使銜去上任,發生了嚴重的爭論。在這背後,又隱藏着漢隱帝及其近臣對顧命大臣的不滿情緒。在他上任之前對君主關照說:“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都是先帝舊臣,盡忠徇國,願陛下推心相任,必無敗失。

至於疆場之事,臣必竭忠報效,不負陛下驅使。”到達鄴都,針對契丹的騷擾,他採取了加強守備,堅壁清野的對策。郭威在鄴都凳子還未坐熱,朝廷就發生了劇變:漢隱帝以議事爲名,誘殺了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個元老重臣,並誅滅了郭威在京的所有家屬,同時令李太后之弟李洪義等人前往鄴都殺郭威及其相關者。李洪義審量朝廷勢力分野,不敢與郭威爲敵,把消息透露給了郭威。聽到噩耗的郭威,沒有慌亂,用以退爲進的辦法,收攏將官之心,留養子柴榮守鄴都,自領大軍以誅奸臣爲名,殺向開封。他派人向全軍許願:“若克京城,任你們剽掠十日”朝廷軍不是對手,漢隱帝戰敗被亂兵所殺。

進入開封的郭威,表現出老練的政治家素質:止住了軍隊的剽掠,以安定京城秩序;把李太后推到前臺當旗幟,以緩和人心;假選宗室劉贇繼位,以爲政治過渡;自已充當監國,以在幕後操縱;除首惡者之外,寬大政敵,以籠絡人心。這樣郭威迅速控制了政局。等到時機成熟後,他“奉”太后命,把部隊拉出去,說是北上打契丹。部隊進至澶州,幾千將士忽然大譁,要求郭威即天子位,連聲高叫“萬歲”,有入扯了黃旗當皇袍,硬披在“拒絕不從”的郭威身上。衆意難違,郭威“被迫”認可。大軍返回開封,乾祐三年(公元950年)正月,就在劉贇行至宋州還未到達開封之時,郭威已搶先一步進入汴梁,逼迫太后下詔封自己爲“監國”,總攬朝政大權,並以太后名義下詔廢黜了劉贇,降封劉贇爲開府議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湘陰公,又遣部將郭崇威到宋州將劉贇囚禁在當地。

隨後郭威登上了皇位,建國號大周(爲有別於以前以周爲名的政權,史稱後周),定都開封,改元廣順。至此,建立僅僅三年,歷二帝的後漢就此滅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