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保甲制度作用是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引言

清朝作爲我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原地區時間的最長的封建政權,其政治重心始終聚焦在如何才能穩定廣大鄉村地區的社會秩序。所以,清朝初年統治者在借鑑明朝的保甲制度的基礎上,不斷進行修改增補,直至清朝中期,逐漸臻於完善。隨後發展至清朝中後期,又逐漸衰敗下去。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圖丨騎兵作戰

保甲制度在維護清朝鄉村基層秩序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卻又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問題,同時也是導致清朝中後期社會混亂、民不聊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自古有之的保甲制——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走向成熟

在前朝基礎上不斷完善的鄉村管理制度

其實保甲制度早在周代就有跡可循,只是當時是並沒有"保甲法"這一代稱,只是採取讓百姓相互監督的方式,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諧。發展到北宋王安石改革時期,形成了較爲完備的鄉村基層秩序體系,同時正式確立了"保甲制"這一稱謂,在當時的情況下,保甲制的實際職責就是由民兵組成的"治安軍事護衛隊"。從每家每戶中選取保丁,再逐級設立保長、大保長、都保正和副保正等職位,維護社會治安,但到了宋朝後期也逐漸荒廢了其軍事職能,變爲單純的民間組織機構。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2張

圖丨清朝"紙質門牌"

到了清朝,保甲制度的設置比前朝都更爲複雜,劃分等級也難以有整齊的統一標準,有的在鄉間設一級,有的在村設一級,也有兩者各設一級。但大體上可以分爲二級統轄制(十戶爲一牌,設牌長十牌爲一保,設保正)和三級統轄制(十戶爲一牌,設牌長。十牌爲一甲,設甲長。十甲爲一保,設保長)兩種形式。由當地的保長、甲長所設立的鄉約,對於當地百姓的行爲規範有着一定的約束力和領導作用。

高度繁榮的農耕經濟的"保護傘"

農耕經濟在明清時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雖然在當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實際上我國還是以農耕生產爲主的農業國家。清期一直採取"閉關鎖國"的基本國策,自詡"天朝上國",封鎖了在明朝時所開闢的所有海上運輸航線和對外溝通的途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統治者認爲現有的經濟狀況和糧食儲備足以支撐國家的整體運行,所以將農業生產放在了尤爲重要的戰略地位。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3張

圖丨農耕

推行保甲制就是爲保障國家始終處於一個安穩的社會環境中,也是爲了能夠穩定廣大鄉村地區的農業生產秩序,保護農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清朝統治者所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棋子。

二、恢復社會秩序、穩定統治基礎、促進經濟發展的統治手段

解決流民、統計人口、約束思想的迫切需要

"各布政使嚴飭該道府,責令州縣查照舊冊,著落裏甲,逐一清理。"——《清世祖實錄》

明末的戰亂問題,使得逃民流民成爲統治者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所以,清初在借鑑歷朝歷代的保甲法的基礎上,推行軍事戰備時期的"保甲法",其主要措施就是實施連坐制:每十戶人家所設一甲長,百戶再設一總甲長,各家各戶之間需要互相監督,對不法行爲要及時進行舉報,如有隱瞞不報者,該地的總甲長、甲長和各戶都要因連坐而被重罰。

這樣做一方面這樣做有效地抑制了當地民衆中威脅統治的不穩定因素,使得清朝能較爲平穩地過渡和發展,鞏固了清朝所建立的國家政權,有利於安定民心,解決流民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便於重新統計人口,從而形成行之有效的鄉村管理體制。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4張

圖丨農民起義

另一方面在清朝初年,還會經常出現一些民間起義,統治者爲了防止前朝遺民復辟,採取多種方法來禁錮人們的思想,如剪髮易服、大興文字獄等。清朝十分忌憚這些小規模的起義會發展爲大規模的反清復明運動,所以尤爲重視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束縛人們的思想,所以在廣大地區推行保甲制有利於將教化民衆和管理基層秩序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效解決威脅清朝統治的思想根源。

恢復戶籍管理、徵收賦稅的經濟舉措

"凡八旗漢軍人等,願在外省居住者,報明該旗並呈明督撫,不拘遠近任其隨便散處。"——《大清律例·戶律·戶役》

清代的戶籍管理制度比前朝更爲複雜,但歸根究底就是爲了讓更多的人口聚集起來,讓他們成爲國家的納稅人,同時承擔一部分社會基層管理的職責,從而保證國家的基本財政收入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但與此同時百姓也要承擔更重的徭役,以至於很多人通過隱匿戶口的方式來逃避嚴苛的賦稅。

所以在雍正年間爲進一步有效解決這種局面,在廣大地區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不僅解放了束縛民衆的枷鎖,而且也是我國賦役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所實施的"一條鞭法"不僅將"人頭稅"廢除,而且取消了人丁編審制度,將人口稅均攤到田畝當中,將原有的兩種徵收標準變爲單一的地畝稅。這使得逃避戶籍審查變成毫無意義的事情,清朝也能夠統計真實的人口數據,所以在這一時期,我國的人口也出現了激增,很多隱祕的人口都被記錄在冊。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5張

圖丨戶籍登記冊

這時保甲制的法律條文也變得更加爲周密細緻,在當時無論是男女老幼,還是各行各業的人員都要被編入戶籍之中,保障了國家政令的有效推行和實施。所以到了乾隆時期,清朝的保甲制基本已經定型,其後的發展只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增補修改。

官民矛盾尖銳,社會積重難返

雖然清朝對於保甲法的構想可以說是近乎完美,但是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統治者和當地官員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中國統轄鄉村地區十分遼闊,很難把所有的人口戶籍都編撰入冊,同時一些在偏遠山區,人煙稀少,不但每戶人家相距甚遠、零星分佈,而且還隱匿着許多奸盜惡匪,這就使得保甲制很容易流於表面。

其次在維護保甲制的運行過程中,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但這對於當地的地方官員是一大難題,於是就會有一些官員伺機魚肉鄉民,雖然統治者心知肚明這種財政不足的現象,但也始終沒有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

此外,由於保長、甲長的職責繁重複雜、很多人不願意擔任這一職務,所以一些地痞惡棍爲了能從中獲取"好處",往往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保甲制在清中後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變得面目全非。

三、維護了清朝的廣大鄉村地區的統治,促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基本穩定了社會生產發展,強化了清朝的中央集權

保甲制在維護清朝統治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整個社會的穩定離不開以保甲製爲基礎的鄉村基層治安管理體系。清朝的保甲制突破了前代的傳統,將其轉化爲維護等級秩序、執行地方公務的行政管理組織。這一轉變促進了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強化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6張

圖丨農民日常生活

在清朝我國的封建專制王權也達到了最頂峯,而保甲制就是統治者最爲有利的管理工具。

不夠完善的制度設計,導致了執行過程中的吏治腐敗,激化了社會矛盾

清朝的統治者對保甲制始終懷着較爲樂觀積極的態度,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但他們堅信只要通過更爲完備的法律條文和政策監督,就一定能夠達到他們預期所想的效果。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麼 最後爲什麼會逐漸衰敗下去 第7張

圖丨太平天國起義

但實際上清朝中後期,保甲制逐漸衰落,百姓實際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從心底裏反感抗拒在這種體制下,府衙官吏奉行無力,從而產生的一系列勒索威脅的生活狀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一定會激化社會矛盾,這也是爲什麼清朝後期太平天國起義能夠建立起長達十餘年的農民政權的重要因素之一。

結語:

保甲制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我們還是應該全面客觀地去評判它的歷史價值。保甲製作爲清朝最根本的法律制度,在維護清朝統治基礎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不但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而且所推行的戶口管理制度和鄉村基層管理體制有效地將百姓歸入政府的管控之下,從而保證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雖然在統治者最初構建的社會體系中,是一種較爲理想的管理體制,但是由於吏治腐敗、監管不力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了民怨沸騰,從而使得保甲制逐漸形同虛設、走向末路。這也給我們今後的改革提供了參考的範例,就是要建立起行之有效、權責分明的鄉村基層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大清律例》

《清世祖實錄》

《十家牌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