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仁宣之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之前《大明風華》熱播,引起了很多觀衆對明初歷史的興趣。這部電視劇時代跨越很長,講述的是主人公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其中還有一些讀者發來私信,詢問“仁宣之治”爲何沒能像“康乾盛世”那樣持久,短短十年便人亡政息了?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筆者是不大喜歡看非正史的歷史宮廷劇的,《大明風華》也象徵性地看了一兩集,所以關於劇情方面實在插不上話。不過,對於“仁宣之治”,大致還是有一些看法的。

仁宗、宣宗即位後,尤其是宣宗特別重視恢復經濟,減免賦稅,減少勞民之舉。對於百姓來講,“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但是這種輝煌並沒有持續下去,只有短短的十年,並且在這十年之中,許多弊端已經逐漸暴露了出來。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英宗不可能持續“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並非完全是仁、宣二帝個人的政績。我們知道,朱元璋統治的後期,明代社會就已經從明初的戰爭狀態逐步轉入到和平狀態。建文帝即位後,更是迫切希望以文治國,只不過朱棣奪位後,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征戰,如北征、遠航、遷都等等。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第2張

儘管朱棣暫時打亂了和平發展的這個勢頭,但並不能改變明代和平發展的整體趨勢。因此,仁、宣二帝不過是順應時代潮流,他們的政策和作爲或多或少地推動了這種趨勢。

所以,仁宣之治的出現有其必然性。換句話說,如果宣宗享年更久,在位更長,他久經考驗的輔政集團仍在,國家和社會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動亂。但現實是宣宗一死,八歲的英宗即位,他最信任和倚重的太監王振自然而然地替他掌權,某種程度而言他就是代理皇帝。

英宗、王振和仁、宣二帝畢竟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在政治理念和追求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別,前者沒有後者的曲折經歷和政治責任心,與輔政集團的幾位老臣也沒什麼特殊的感情。因此,英宗、王振不可能我完全繼承仁、宣二帝的政策,讓“仁宣之治”得以持續。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第3張

其二,宣德後期也存在種種弊端

宣德後期,仁宣之治的政策仍然在持續進行,但執行的力度卻越來越有限。此外,宣宗也有其個人的侷限性,他本人較爲貪圖享樂,各種社會弊端逐漸加重,主要有幾個突出的表現:

1,宦官的權力不斷提升。一是宣宗身邊的高級宦官擁有對武將的監督權,即擔任邊地鎮守太監;二是火器部隊的控制權,即掌管火器營;三是部分出徵和留守部隊的領導權,即與武將及部分文臣分享對軍隊的控制權;四是臨時居守京師的部分行政權,即有權和文武重臣共同處理皇帝離京期間的政務。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第4張

從上面的幾點可以看出,前三種權力都是高級監察官員和武將的,不過是宣宗從武將手裏拿出來,轉交給信任的宦官的。第四種權力雖然是臨時性的,但同前三種權力相比,卻是範圍最大、級別最高的權力。宦官權力的增加,至少說明宣宗當政時期設法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的控制,說白了,就是宣宗加強了皇權。

2,朝廷買辦和徵收消費品大量增加,對民間騷擾嚴重。宣宗由於喜歡工藝品,對書畫、瓷器等需求很大,因此令太監到各地採買,增加民衆的負擔。再者,宣宗又喜歡促織(即鬥蟋蟀),江南一帶進貢成風,導致民衆苦不堪言。至於百姓賦稅和徭役方面,雖然朝廷多次下令減免,但收效不大。

3,沉重的賦稅、勞役負擔迫使大量百姓逃亡。宣德時期,離開土地逃亡的流民多達數十萬人,幾乎遍及各省。中下級官吏爲了如數上繳賦稅,只好將逃亡百姓的份額轉嫁給未逃亡的百姓身上,結果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那些逃亡的百姓得不到安置,生活困苦。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第5張

儘管朝廷多次下令讓流民回到原籍,但收穫甚微,後來放寬政策,只要回到原籍除了免除拖欠的全部賦稅外,另外再免除一年的差役。可是這個政策適得其反,不但沒有制止逃亡,反而獎勵、縱容了逃亡。這樣一來,流民越來越多,逃亡的現象更加嚴重了。

4,貨幣流通已陷入混亂。金銀逐漸成爲市場通行的貨幣,但卻不是政府規定的法定貨幣,因此當時雖然折收金銀和收鈔兩種方式進行,但朝廷仍然試圖維護鈔法,這種努力反過來又加重了貨幣流通的混亂。

事實上,仁宣之治並非像後世所說的那樣美好,至少在宣德後期,整個社會已經處在較沉重的壓力之下。社會矛盾、體制專制、宮廷財政膨脹這一系列問題都足以說明,仁宣之治都不能長期維持。

仁宣之治是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 明英宗爲什麼不能持續下去 第6張

後世之所以對仁宣之治評價較高,主要是仁、宣二帝正好夾在兩個較爲動盪的時代中間,又是相對穩定的十年。再加上在當時的專制體制下,出一個好皇帝實在不容易,因而短暫十年的“仁宣之治”才更讓人懷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