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文藝復興時期是怎麼計算時間和曆法的?

文藝復興時期是怎麼計算時間和曆法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是怎麼計算時間和曆法的嗎?其實那時候人們想要知道時間,最主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等待教堂的鐘聲響起,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每個小時,教堂的大鐘就會敲響,現在幾點了就敲幾下。在文藝復興早期,大鐘都在孜孜不倦地報時,哪怕在午夜十一點都要持續地敲23下。後來一天被分成了兩個12小時,鐘聲最多不會超過12下,這樣就給大鐘和民衆都減負了。

那時候還沒有現代意義的鐘表,直到15世紀發條驅動的時鐘出現,這才促使了適合於家庭的小型鐘錶的生產。鐘錶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在1656年擺鐘被髮明瞭出來。同在16世紀,懷錶誕生了。

最早的懷錶產自紐倫堡而且是橢圓形的,就被稱爲紐倫堡蛋。由彼得·亨萊因制於1510年左右,現藏於紐倫堡。可早期懷錶很昂貴,所以有些人用微型日晷來看時間。

看時間的問題解決了,就要說到曆法了。那時的日曆會強調宗教慶祝日和農忙時節。根據這個,每個城市村鎮在基督教的重要日子,比如復活節和聖誕節,都會舉行慶祝活動。每個地方也會有他的主保聖人的節日,這是全年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在新教徒領導的地方,人們並不慶祝主保聖人節日。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的生活是一系列熟悉活動的循環,因爲大家幾乎慶祝所有的節日,而且每週日也要去教堂做禮拜。

15世紀歐洲的歷法是按照凱撒大帝時期的羅馬曆法來制定的,這個系統把一年定義爲365.25天,所以每四年會有一個閏年來處理這個多出來的0.25天。然而實際上地球公轉的時間是略微短於這個時間的,由於曆法和地球自轉的差異,人們發現這導致了復活節時間的待定。

文藝復興時期是怎麼計算時間和曆法的?

大部分天主教的節日是在固定的日子裏,但是復活節卻會變動。復活節是在春分之後的滿月後慶祝的,雖然春分的日子是固定在3月21日,可實際上的春分卻會提前十天到來。在使用了長時間有誤差的歷法後,16世紀60年代,天主教的特倫託會議宣佈教皇會修改曆法。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02-1585)組建了一個委員會修改曆法,研究修改的時間長達十年。最終的結果是:400年裏有三個閏年被剔除;任何閏年如果能被100整除,那麼他將變成一個普通年;如果能被400整除,他還是閏年;日曆裏減少了十天用來保證春分的確是在3月21日到來。

於是,在1582年,10月4日變成了10月15日。在1583年,幾乎所有的天主教區域都開始使用格里高利曆法,但因爲這是天主教推出的新曆法,所以這個變革在歐洲的新教地區並未被接受。

實際上最晚直到20世紀初一些國家纔開始使用格里高利曆法。佛羅倫薩一直把3月25日作爲新年的開始,直到1582年開始使用格里高利曆法後才改了過來。

這就是爲什麼現在1582年前的日期有兩個表達方式,比如1526/1527,因爲舊曆的1527年的在1月1日到3月24日是不算在格里高利曆法的1527年中的。

新教徒統治的地區,比如英格蘭,直到1752年才使用格里高利曆法,那時候新年纔不再是3月25日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