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我國古代是怎麼計算時間的?

我國古代是怎麼計算時間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那麼我國古代是怎麼計算時間的呢?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漏壺是用滴水的容器來計時的,漏壺屬於等時性的計時工具,就是將時間分作相同的等分,類似於現在的鐘表。

漏壺的構造歷代不盡相同。

壺數少則三個,多則五個,壺的方圓大小各代有異,各壺的名稱也不一樣。

據《大清會典》所載壺制,通常上邊有播水壺三個,口呈方形,最高的一個叫日天壺,其次的一個叫夜天壺,再次的一個叫平水壺。以上三個壺,從上到下,各邊的寬和深都依次遞減一寸(約3.3釐米)。

在平水壺下邊稍後一點有一個分水壺,其大小與平水壺一致。最下面一個圓筒形的叫受水壺,放在架前平地上。

每個壺都有蓋,三個播水壺前端近底邊的地方都設有一個開口,依次流漏到受水壺。平水壺後端近上邊的地方開一個口,水多了就泄到分水壺去,使平水壺內的水面始終保持恆定。

這是漏壺構造上最重要的一點,因爲這樣,當它下邊出口的橫斷面積有一定的時候,它在一定的時間內流到受水壺的水量才能保持一定,所謂“以平其水而均其漏”,運用這一原理以得到等時性。

清初改爲一日種就是大家都見過的沙漏。九十六刻,一刻相當於15分鐘。漏刻又分爲晝漏和夜漏兩種,以太陽的出沒爲分,冬至夜漏六十刻,夏至夜漏四十刻,春分秋分晝夜均爲五十刻。關於昏旦時間,很早就作了規定,秦漢之前規定日沒後和日出前三刻爲昏旦時間,秦漢之後改爲兩刻半,遂沿用至明末。

我國古代是怎麼計算時間的?

漏壺計時始於什麼時候,無法考證。目前最早的記載是《周禮·夏官》:“挈壺氏懸壺以水火守之,分爲日夜。”挈壺氏是掌管刻漏的官,水火是指備水及時往壺裏添加,備火是照明和防止水溫太低。

由於水流速度不均勻,還有真太陽時也不是等分,古人想出了很多方法來調整漏壺。

漢代的恆譚說:“餘前爲郎,典漏刻,燥混塞溫輒異度,故有昏明晝夜。晝日參以晷影,夜分參以星宿,則得其正。”桓譚通過白天觀日影晚上看星宿來調整誤差。

麻知幾《水解》:“九疇昔訪靈臺,本史見銅壺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週環,水滑則流速漏泛,漏泛則時刻差,當易新水。”這是及時更換新水來縮小誤差。

在東漢以前,就有規定從冬至起,每隔九天,晝漏增一刻,夜漏減一刻,夏至後相反。這是調整晝夜時差。

宋代丞相府裏還有漢代留下的滴漏,叫“丞相府漏壺”。

宋代著名學者沈括是研究漏壺的高手。

他擔任司天監提舉(相當於今國家天文臺臺長)時,花了十多年時間考驗漏壺,他改良的漏壺,能使受水壺的水面保持相對恆定不變,提高了計時精度。

並且還經過長期天文觀察,發現一天並非都是相等的24小時,這是世界科學史上的創舉。沈括探索考驗了十多年,撰成《熙寧晷漏》學術專著一部,可惜該書現已失傳。

沈括爲了減少箭尺升降的摩擦力,把銅孔改爲玉製,又把滴水孔的位置提高,水管伸到壺心。這都是改良儀器,使之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