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古代最輕的刑法黥刑卻最侮辱人格?

爲什麼古代最輕的刑法黥刑卻最侮辱人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108將無聊想打麻將,沒牌。九紋龍史進脫去上衣道:我這九紋龍確是可做九條的,又指宋江道:哥哥臉上那刺青可做一筒!107將雀躍起來,照着鏡子找臉上刺配圖案……

拿這108個人做麻將牌不是沒有道理。在宋朝犯了事兒,不光要勞教、流放、捱打,凡犯罪發配者都要接受黥刑。“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往臉上寫字。麻將牌分花色,臉上寫字的位置和形狀也略有不同:盜竊罪黥耳後;徒罪和流罪黥臉上或腦門,字工工整整排列成方塊,一摸便知是幾萬在手;杖罪黥的形狀是圓的。有犯人說:“刺在眼眉中間行不?我媳婦偶像是二郎神。”於是一餅誕生了。偶爾碰上迷cosplay的,眉心改彎月,可以粉包公,和牌的時候大喊:“代表月亮消滅你。”一羣流竄犯湊到一起,花色齊全。只是每當他們打張白板,打張紅中,特別是打張發財時,我的心就隱隱作痛。

爲什麼古代最輕的刑法黥刑卻最侮辱人格?

網絡配圖

麻將最早追溯到什麼時候不清楚,但黥刑三千年前就有了,犯了事兒就在臉上練篆刻。“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是周朝五刑之一。“顙”指腦門,“墨”並不是現在用的墨,是鍋底灰。它在五刑中最輕,算是小刑。比起其餘四種劓(砍鼻子)、宮(砍弟弟)、刖(砍腳)、闢(砍腦袋),無非是不要臉,而且還不見得“顏面盡失”——有人被砍得皮開肉綻再塗上鍋灰,傷好後眉毛烏黑、鼻樑高挺、真正刀削似的臉頰,漂亮得要命,破相變整容,連夜趕製錦旗感謝政府真給咱長臉。創作過程確實像整容手術,中國人最愛精工細作,黥刑的工具是極精細的小鑽頭和小鑿子。《國語.魯語》雲:“小刑用鑽鑿,次刑用刀鋸。”從這句話可以得知,黥刑手的祖師爺應該是魯班,“鑽鑿刀鋸”班大師用得最好,況且是“魯語”。

搞創作最狠是晉朝,晉朝的奴僕逃亡抓回來黥兩眼上方加銅青色,這是四條眉毛陸小鳳;陸小鳳再逃,被捉後再黥兩頰,這是王菲曬傷妝;王菲再逃再捉,刺兩眼下方,這時候臉上全都是斑紋,要是碰巧有綠樹掩映,頭頂映出一個“王”來,周正龍拎相機就過來了。上述三處黥痕長一寸五,寬五分,刀痕入骨。所以說甲骨文從殷朝以後就消失純屬扯蛋,晉朝有山寨的。

爲什麼犯了事兒要往臉上寫字?兩個字:“丟人。”不光讓犯事兒的人丟臉,也怕犯事兒的人走丟。黥刑臉上所刺的內容,除發配具體州府地名外,有的還刺所犯案件性質、服役種類、服刑年限……性質有點兒像快遞包裹,寫明地址再標註“內有危險品”,就算在路邊看到,也不敢隨便撿回家用。防住了丟人,也讓犯人丟臉。以上內容就算蠅頭小楷,寫完也得半張臉。中國犯人一般發配到邊疆。少數民族的地名字數奇多,烏魯木齊、加格達奇不算什麼,中蒙邊境有個地方叫:那然色布斯臺音布拉格。宋朝犯人還能有半張好臉。到清朝一張臉全完了!偉大的愛新覺羅家族創意無窮,開發出“雙語刺配法”,一邊刺漢字,另一邊翻譯成滿文再刺上!所以外國人把黥刑翻譯爲Facebook,臉書。

爲什麼古代最輕的刑法黥刑卻最侮辱人格? 第2張

網絡配圖

人體篆刻搞狠了,臉就不夠施展藝術才華了,要刺身了。

元朝的黥刑很考驗眼力。《元典章》規定“漢人、南人犯盜竊罪者,初犯刺左臂,再犯刺右臂,三犯刺頸項”。如果犯人之前是文身愛好者,胳膊上已經有刺青,本該刺在胳膊上的位置不能變,刺身官要努力在胳膊上找空隙刺。犯罪分子出獄後不好意思,把整個胳膊刺滿隱藏遮蔽黥刑符號,沒用,再犯往手背上刺。兩個胳膊和手背全刺滿怎麼辦?往脖子上刺。全身都滿了怎麼辦?韋爵爺道:往腳心刺!反覆,清明。

明朝比較人性化,《大明律》規定刺青只限強盜、竊盜這類案件,而且有盜竊行爲但沒收成的話只揍五十板子不刺字。但盜公物必須刺字,初犯者在右小臂刺“竊盜”二字,再犯者刺左小臂。對於白晝搶劫他人財物者,在右小臂上刺“搶奪”二字,再犯搶奪罪,在右小臂上重刺。筆畫粗細一分五釐;刺青位置上不過肘,下不過腕。某次捉到了小臂粗壯的大力水手,刺青官又是文學青年,高興地把他犯罪動機和犯罪心理都刻上,變報告文學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