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乾隆焚了多少書?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乾隆皇帝即位後,爲了鞏固其政權,維護其統治,在思想領域實行了嚴密的高壓政策,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焚書。不過,他的焚書過程做得比較“得體”,並沒有像秦始皇那樣顯得沒有水準。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那麼乾隆皇帝爲何要這樣做呢?

一是因爲順治元年(1644年)滿清入主中原後,一些明朝遺民在著書立說中表現出悲憤與故國河山之情,有的或明或暗地揭露詛咒清軍南下時的暴行,也有的揭露清代宮闈中的醜聞;

二是一些愛國之士在著書立說或上書陳策的文字中,充滿了“奴虜”、“故酋”等有損天威的詞彙,使他們感到莫大恥辱;

三是滿清原本是女真族支屬,明代叫“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崛起後自稱“後金之汗”,太宗即位後,建國號大清,將後金改爲“滿洲”。由於建州是他們的根據地,所以明代書籍中稱他們爲“建州奴酋”或“建州夷”。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第2張

清軍入關後,滿清統治者對這些詞彙忌諱很深,也恨不得把所有書籍中的隱諱處全部刪改乾淨才放心。乾隆焚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乾隆焚書,是從大規模徵集遺書所逐步引發的,乾隆朝編纂的《四庫全書》對豐富我國寶貴文化是一大貢獻。然而,在編纂的過程中,乾隆一面要全國藏書家提供珍本書籍以供選擇,一面卻把被認爲是詞意牴觸的“違礙”、“狂悖”之書大量禁絕和焚燬了。

乾隆幾次在上諭中連哄帶騙,軟硬兼施,告訴人們不必畏首畏尾,可實際情況是怎樣呢?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爲編纂《四庫全書》而徵集的遺書由各省紛紛解來京師,數量不下萬餘種。令人奇怪的是,各省並沒有將“稍有忌諱之書”繳送。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第3張

爲此,乾隆還把地方官斥責了一番,接着便將各省所進之書交給四庫書館詳細檢查,發現有關“礙者”即行撤出,準備銷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一月,還擬定了《查辦違礙書籍條款》九則,於是大規模的搜查禁燬的暴行在全國蔓延開來。

除了少數民族地區外,各地方官員先是“刊刷譽黃”,“遍粘曉諭”,造成聲勢,勸告藏書之家儘量呈繳。繼而派出專人,或指定地方紳士,各學生監,深入民間詢訪,甚至以繳書多少來決定日後的補用名次,以刺激他們肆力搜索。也有規定用錢收買的,江蘇省爲爲此設立了江寧、蘇州兩個書局掌管收書。一時間,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搞得烏煙瘴氣。

乾隆查繳禁書,開始時只是繳書,並不去追查印書的版片,後來傳諭各省既要禁書,又要毀版,在一省查獲,立即飛諮各省,務必要“悉行查繳”。由此可見乾隆焚書的決心。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第4張

在這場焚書浩劫中,有很多的個人著作被禁燬,以致於慘遭文字獄冤案。乾隆尤其喜歡抄家、封產。因文字獄獲罪的人,抄家時搜出“違礙狂妄”書籍,或罪則更大。

康熙、雍正時期也搞了許多文字獄,殺人並毀書,而乾隆帝的文字獄進而大肆焚書、禁書,由繳禁書又屢興文字獄。章太炎罵乾隆焚書比秦始皇還要陰險狠毒。由於查禁的面擴大了,涉及人民羣衆和少數民族地區,所以乾隆要求各省督撫要裝的狡猾些,“須不動聲色,不可稍涉張皇”。看來,乾隆一心要焚書,卻又想保留一點好名聲,這一點他比秦始皇更爲陰險狡詐。

四庫書館雖然以修書爲業,實際上還擔任着焚書的重要任務。幾年間,各地呈進之本中,有詞意“悖逆”的書籍被陸續查出,並分次奏繳銷燬,到了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共查出了三百二十五部二千一百二十三本。查出的這些應毀書籍,同時也開單讓各省督撫一體查繳。

乾隆爲什麼也要焚書?乾隆焚了多少書? 第5張

乾隆經過這樣大規模的查禁書籍,共毀掉了多少書呢?無法統計精確數字,但據後人考證,被銷燬的書總數應該不下十萬部,如果這個數據可信的話,那麼銷燬的書的總數是《四庫全書》著錄存目總數的近十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