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756年0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在1259年前的今天,0756年7月15日 (農曆荷月十四),唐朝馬嵬之變。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驛站特別知名。那就是馬嵬驛,它出名不是因爲驛站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爲它和一場著名的悲劇聯繫在了一起。公元756年,唐玄宗在逃難的過程中在這裏殺死了楊貴妃,史稱馬嵬之變。馬嵬之變是唐朝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事件。就在這場政變中,一代佳人楊貴妃死於非命。一個女人的犧牲換來了一場政變的終結,這讓人們對楊貴妃抱有很大的同情。那麼,馬嵬之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馬嵬事變中,爲什麼楊貴妃會成爲犧牲品?

天寶十五載(756年7月15日)六月十四日,潼關失守,長安徹底地暴露在叛軍面前,無奈的唐玄宗只好選擇出逃來躲避災難。在玄宗逃亡途經馬嵬時,發生了兵變。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馬嵬之變。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盛世天子唐玄宗的逃難之路是否順利呢?他還能保持皇帝的威嚴嗎?身體的困頓和精神的絕望,讓禁軍的憤怒情緒累積到了極點。人在不知所措時,往往不是想如何擺脫困境,而是要找出原因,是誰製造了這一困境。在陳玄禮的點撥下,禁軍一下子把矛頭指向了楊國忠,那麼楊國忠會面臨怎樣的下場呢?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今天只要一提起馬嵬之變,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是殺楊貴妃。那麼,馬嵬之變開始的時候,真的是以殺楊貴妃爲主要目標的嗎?如果不是,那麼,爲什麼在人們的歷史記憶之中,楊貴妃會逐漸變成事變的主角呢?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唐玄宗丟掉了祖宗基業,倉皇逃出都城長安。到了馬嵬驛,不成想部下又發動了馬嵬之變,讓他失去了心愛的女人楊貴妃。犧牲了楊貴妃,雖然換得了暫時的平安,但是,玄宗逃亡的道路依然危機四伏。在之後的出逃歲月裏,唐玄宗最終把皇位也丟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玄宗面對國破家亡的局勢引咎辭職,還是另有隱情呢?

唐玄宗父子分途是唐史上的一件大事,這最終決定了唐朝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根據史書記載,這次決定唐朝未來的大事件,卻緣於一個看起來非常偶然的機緣——父老的挽留。那麼父子分途的原因真的如此簡單嗎?蒙曼副教授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那麼唐玄宗父子分途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玄機呢?不管是基於父老的挽留,還是太子李亨自己策劃的父子分途,太子李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了挽救大唐王朝的重任。而此時的唐玄宗已是七十老翁,既無精力也無勇氣馳騁疆場,再加上愛妃死於非命,萬念俱灰的唐玄宗別無選擇地繼續向川蜀進發,那麼這條路他走得順利嗎?

從唐玄宗所下達的制書可以看出,唐玄宗終於擺脫了兩京失守和痛失愛妃的陰影,恢復了元氣。他打算認認真真地履行起皇帝的職責,遙控兒子們平定安史之亂,恢復大唐王朝的尊嚴。可是歷史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就在唐玄宗普安下制之前的三天,太子李亨已經在靈武登基稱帝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俗話說,一報還一報,當年玄宗順天應人地將父親“捧”爲太上皇,如今他也在江河日下的情況下被兒子“尊”爲太上皇,兩次“太上皇”,前後囊括了唐玄宗的君主生涯,那麼當聽到自己被兒子尊爲太上皇的時候,唐玄宗究竟是怎樣的反應呢?

  1099年07月15日 十字軍第一次東征攻克耶路撒冷

在916年前的今天,1099年7月15日 (農曆荷月廿五),十字軍第一次東征攻克耶路撒冷。

1099年7月15日,第一次東征的十字軍經過長時間圍攻後攻克耶路撒冷。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第2張

十字軍在攻克耶路撒冷後,在聖城內大肆屠殺和擄掠,隨後按照歐洲國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十字軍所佔地區建立了十字軍國,耶路撒冷王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因爲十字軍運動帶回大量東方進步文明,並導致大量農奴解除依附關係,成爲自由民,加速了西歐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亦是文藝復興與近世中產階級商業文明的一重要成由,塑造出近代強盛的歐洲。

  0756年07月15日 楊貴妃被迫自縊

在1259年前的今天,0756年7月15日 (農曆荷月十四),楊貴妃被迫自縊。楊貴妃(719-756),即楊太真,小字玉環,蒲州永樂人。最初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瑁的妃子,因貌美,被玄宗寵幸,“三千寵愛於一身”,出現了“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的怪現象。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第3張

755年,節度使安祿山以誅貴妃之兄楊國忠爲名發動叛亂,叛軍很快攻佔洛陽、長安,唐玄宗帶着皇族親貴逃往四川。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憤怒的士兵殺死楊國忠,並要唐玄宗處死楊貴妃。楊貴妃於公元756年7月15日(唐天寶十五年六月十四日)被迫自縊。

  1410年07月15日 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

在605年前的今天,1410年7月15日 (農曆荷月十四),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第4張

1410年7月15日,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波蘭-立陶宛聯軍3.9萬人在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雅蓋洛指揮下,在坦倫堡和格林瓦爾德附近與條頓騎士團約2.7萬人的軍隊展開決戰。條頓騎士團在此戰中精銳盡失,8千名騎士被殺,2千人被俘,騎士團大團長馮·容金根等多數首領陣亡。條頓騎士團從此一蹶不振,波蘭由此逐漸收復失地,並獲得格但斯克等城鎮和波羅的海出海口。

  1918年07月15日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開始

在97年前的今天,1918年7月15日 (農曆荷月初八),第二次馬恩河戰役開始。1918年7月15日,第二次馬恩河戰役開始。

歷史上的今天7月15日 唐朝馬嵬之變 第5張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統帥部決定在大批美軍運抵歐洲之前打敗英法聯軍,爭取在夏季結束戰爭。同年5月至6月間,德軍突破蘇瓦鬆和蘭斯間的法軍防線,逼近馬恩河。此時幾十萬美軍抵達歐洲參戰,戰局對德國不利。7月15日,德軍集中優勢兵力越過馬恩河,楔入法軍陣地3至10公里。7月18日,協約國聯軍轉入反攻,奪取德軍佔領的馬恩河突出部、亞眠突出地帶和聖米耶爾突出部。德軍遭受重大損失,退守興登堡防線。8月4日,此戰役以德軍失敗告終。至此,德國在大戰中的敗局已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