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24年11月5日 (甲子年十月初九)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在91年前的今天,1924年11月5日 (農曆十月初九),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1924年11月5日下午4時,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離開了紫禁城,成爲了一個普通的平民。

11月3日,國民軍將原故宮景山之守衛部隊繳械,調北苑聽候改編,引起清室極大惶恐,便暗中與外界聯繫,以謀對策。鹿鍾麟知悉此事,立即報與馮玉祥、黃郛,並指出:驅逐溥儀,須從速進行,否則遲恐生變。黃郛乃連夜召開緊急閣議,將優待清室條件加以修改並討論通過,同時籌組清室善後委員會,以處理溥儀出宮後的一切事宜。

修改後的清室優待條件是:

“今大清皇帝欲貫徹五族共和之精神,不願違反民國之各種規章制度仍存於今日,特將清室優待條件修正如左:

一、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權利。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二、自本條件修改後,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五十萬元,並特支出二百萬元開辦北京貧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

三、清室按照原優待條件,即日移出禁宮,以後得自由選擇居住,但民國政府仍負保護責任。

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兵妥爲保護。

五、其一切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爲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當歸民國政府所有。”

緊急閣議將清室優待條件修改通過後,即決定由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會同社會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宮執行。5日晨,鹿、張、李會商執行步驟。張說:“這是一件大事,需要帶多少軍警?”鹿答:“軍警各二十名就夠了。”計議即定,先將故宮外軍警佈置妥當,並將電話線割斷後,即率軍警各20名入神武門。每通過一門,就分置軍警監視其值崗衛兵,不許走動。鹿、張、李徑趨溥儀住所。值清室正開“御前”會議,由內務府大臣紹英出迎,鹿等即出示國務院通過的修改優待條件,並告知來意,請其轉達溥儀立即遷出宮外。紹英雖驚慌失措,仍故意鎮靜,並指李煜瀛說:“你不是故相李鴻藻的公子嗎?何忍出此?”李笑而不答。又指鹿鍾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的一家嗎?爲什麼這樣逼迫我們?”鹿“你要知道,我們來此執行國務院的命令,是爲了民國,同時也是爲了清室,如果不是我們,那就休想這樣從容了。”紹英又說:“我大清入關以來,寬宏爲政,沒有對不起百姓的事,況優待條件尚在,怎麼能夠這樣辦呢?”鹿說:“你這是替清室說情。”

 1688年11月5日 (戊辰年十月十三) 荷蘭執政威廉率領軍隊登陸英國,光榮革命爆發

在327年前的今天,1688年11月5日 (農曆十月十三),荷蘭執政威廉率領軍隊登陸英國,光榮革命爆發。

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是指英國一場和宗教有關的非暴力宮廷政變,發生在1688年到1689年。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顧國內的普遍反對,違背以前政府制定的關於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宣誓條例”,委任天主教徒到軍隊裏任職。此後進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門、教會、大學去擔任重要職務。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後發佈兩個“信仰自由宣言”(Declaration of Liberty of Conscience),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所有非國教徒以信教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區的教壇上宣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的普遍反對。同時詹姆斯二世殘酷迫害清教徒。還向英國工商業主要競爭者——法國靠攏,危害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沒有希望繼承王位。當時,支持議會的輝格黨(the Whigs)人與部分託利黨(the Tories)人爲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廢黜。在廢黜國王之後,由輝格黨和託利黨的7位名人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他們把王位傳於原本的繼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政的女婿威廉。1688年11月5日威廉率領1.5萬人在托爾灣登陸。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送回倫敦。後經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國。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第2張

議會重掌大權,1689年1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佈詹姆斯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一個《權利宣言》。宣言譴責詹姆斯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爲;指出以後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國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於當年10月經議會正式批准定爲法律,即《權利法案》。因爲這場革命沒有人命傷亡或者受傷(即沒有流血——bloodless),故史稱光榮革命。至此,英國議會與國王近半個世紀的鬥爭以議會的勝利而告結束。

1757年11月5日 (丁丑年九月廿四) 普魯士軍隊與歐洲聯軍進行羅斯巴赫會戰,普軍獲勝

在258年前的今天,1757年11月5日 (農曆九月廿四),普魯士軍隊與歐洲聯軍進行羅斯巴赫會戰,普魯士軍隊取得勝利。

1757年11月5日,普魯士軍隊與歐洲聯軍進行羅斯巴赫會戰,普魯士軍隊取得勝利。

1756年至1763年,英國、法國爲爭奪殖民地和商業霸權以及普魯士、奧地利爭奪中歐霸權而發生了英國、普魯士、漢諾威聯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薩克森、瑞典、西班牙聯盟之間進行的史稱七年戰爭。七年戰爭中,法、奧、俄、瑞分別從西、南、東、北四個方向進擊,企圖圍殲普軍並肢解普魯士。面對來犯重兵,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決心在敵形成合圍前,於分兵抗擊的同時,殲滅最弱的西路法奧聯軍,爾後伺機打破敵戰略包圍。1757年10月,法奧聯軍4.5萬人進佔萊比錫西南城鎮魏森費爾斯。普王率軍2.2萬人由萊比錫進軍魏森費爾斯,尋機與法奧聯軍交戰。11月初,法奧聯軍北渡薩勒河,退至米謝爾恩。普軍尾隨渡河,先是設營於布羅因斯多夫,後移營至羅斯巴赫,併力圖誘敵來攻。11月5日,聯軍以步兵居中,前後爲騎兵,分三路縱隊,由北向南,爾後向東迂迴普軍左翼。當聯軍進至羅斯巴赫正南方向後,普軍判明聯軍企圖向自己側後迂迴時,迅即調整部署,將主力調至羅斯巴赫東北方向的兩小高地隱蔽,形成炮兵居中、騎兵在左、步兵在右的半月形戰鬥隊形。聯軍誤以爲普軍在潰逃,遂加快前進速度。此時,普軍騎兵首先向敵發起衝擊,炮兵隨之齊射,步兵隨後發起衝擊,聯軍頓時亂作一團。戰至天黑,聯軍全面崩潰,撤回薩勒河南岸。此戰,普軍以傷亡550人的較小代價斃傷敵3000人,俘敵近5000人,從而打破了聯軍的戰略包圍。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第3張

  1905年11月5日 (乙巳年十月初九) 沙皇尼古拉二世殘暴屠殺猶太人

在110年前的今天,1905年11月5日 (農曆十月初九),沙皇尼古拉二世殘暴屠殺猶太人。

1905年11月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爲了結束長達一年之久的反對他的統治的抗議活動,曾發表宣言答應擴大他的臣民的政治權利。可是時隔幾天,卻又發生了以反對猶太人爲主要目標的新的暴力行爲,1000多名猶太人在俄國的敖德薩被打死。這次屠殺是反對軍官和政府官員們煽動農民乾的。因爲他們認爲前一年的抗議浪潮得到了猶太人的支持。美國猶太人領袖呼籲對劫餘的猶太人進行援助,他們已經籌集起7萬美元。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第4張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30年11月5日 (庚午年九月十五) 蔣介石對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

在85年前的今天,1930年11月5日 (農曆九月十五),蔣介石對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

1930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萬兵力,以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爲總司令,師長張輝瓚爲前線總指揮,採取“分進合擊,長驅直入”的作戰方針,向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11月1日,毛澤東、朱德簽發了紅軍第一方面軍命令,規定:紅三軍團爲中路軍於5日渡江;紅一軍團的第四、第十二軍爲右路軍於6日渡江;第三軍爲左路軍,在贛江西岸擾敵,與第二十軍及中路軍取得聯繫,牽制敵人進攻吉安;第二十軍在吉水、永豐、新淦一帶工作;總部擬於5日在峽江城渡河,位置於峽江城對岸通新淦之大道旁,以後則隨紅三軍團行動。紅一方面軍約4萬人,主力轉移到贛江以東的新注、吉水、永豐、樂安、宜黃、崇仁等地。5日,國軍向袁水流域推進,繼向贛江東岸逼進,尋求紅軍主力決戰,26日,紅軍主力全部退到東固、南壟、龍岡地區。不日,又祕密轉移到黃陂、小布地區,隱蔽待機。

歷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第5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