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希倫三國志“是指哪三國?最後結果又是怎樣的

”希倫三國志“是指哪三國?最後結果又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499年,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一個名叫阿里斯塔格拉斯(?ρισταγ?ρας)的米列度人出現在了雅典人的公民大會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後,雅典人的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同意出兵幫助他的城邦爭取獨立,擺脫波斯人的控制。米列度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西段海岸,其地處樞紐,扼住了由薩迪斯入海的通道。因此自公元前7世紀呂底亞人建立自己的王國以來,便與其爭端不休。到了如今的前5世紀,克洛伊所斯的呂底亞王國早已被波斯大帝居魯士征服,取而代之的波斯人完成了呂底亞人未竟的事業,拿下了米列度城邦,統一了自伊朗高原到愛琴海的龐大領土。

不久,米列度人掀起了反叛,史稱 “艾奧尼亞叛變”。在雅典人的幫助下,米列度人不但收復了他們的城邦,還攻入了波斯人在亞細亞行省的首府薩迪斯,昔日呂底亞王國的都城。在薩迪斯波斯駐軍的拼死抵抗下,波斯人最終守住了城市的制高點,但是餘下的城市卻被希臘人一把火燒爲灰燼。皇帝大流士一世震怒,率大軍征伐雅典,第一次希波戰爭打響!此次會戰中,在先鋒——前雅典執政官庇西特拉圖(πε?σιστρατος)之子希皮亞斯(?ππ?ας)的帶領下,波斯人沿着庇西特拉圖昔日攻取雅典城的行軍路線,於馬拉松登陸,但被守株待兔的雅典人逮個正着,一番混戰後雅典人大勝,即馬拉松大捷。先頭部隊被擊敗,軍心受挫,加之準備不足,大流士一世鎩羽而歸,不久後病逝。

”希倫三國志“是指哪三國?最後結果又是怎樣的

希臘人在此戰的成功極大鼓舞了愛琴海東岸的希臘城邦,此刻已經不單單是米列度,在小亞細亞上林林總總的希臘人已經都開始表現出了極大的不穩,時局開始動盪。要知道波斯人的帝國是一個超大民族融合體,如果連希臘人那一點兵力都拿不下,敘利亞、巴比倫以及埃及的貴族們對波斯人統治的認可度就會產生動搖。因此,容不得新任皇帝薛西斯多想,第二次希波戰爭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前480年,薛西斯召攏大軍70萬(希羅多德的計算,本人覺得太過誇張,算上後勤人員,波斯帝國憑藉着當時歐亞第一的領土面積,頂級動員力也就50萬人上下的樣子,再多後勤就要拖垮了),水陸並進,再次逼近雅典。波斯人的海軍主要由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的艦隊組成,具有相當強的海戰實力。對此,雅典人號召所有的希臘城邦聯合在一起,抵抗波斯人的入侵。而第一個響應的,便是雅典人的死敵斯巴達。爲什麼?其實很簡單,雅典和斯巴達在地緣政治上看似不死不休地鏖戰在一起,但如果雅典被波斯毀滅或征服,這樣的地緣態勢也就不會再存在了。屆時斯巴達人擴張時要面對的對象,就是波斯這個龐然大物而不是雅典一個城邦了。聯弱抗強,纔是地緣常態,聯強擊弱則無異於與虎謀皮,最終必然沒有好結果。脣亡齒寒而已,不妨共榮辱一場。

此時斯巴達人的國王,是列奧尼達斯(Λεον?δας),名字本意爲“獅子的後裔”,人如其名,作戰風格驍勇彪悍。接下來就是其與斯巴達300人的激情演出,完了還有雅典人在薩拉米斯的精彩表演,最後,希臘人取得決定性陸戰的勝利,在普拉提亞完美謝幕,波斯人大敗虧輸,國力直下。關於戰鬥細節,有魔氣歷史有其他文章詳細講述,這裏就不多敘述了,主要還是談一談雅典和斯巴達的戰後情節。

簡單的來說,雅典人在這一時刻,贏得了他們本不應該,或者本來不可能獲得的勝利。戰爭之後,雅典人在希臘城邦,尤其是小亞細亞諸邦的威信空前高漲。雅典人便順水推舟,巧借“抵禦波斯人復仇”之名,建立了提洛同盟,總部設在荒島Delos,神話中便是阿波羅與阿爾忒密斯的誕生之地。聯盟之中的財政撥款大多都是雅典人爲主導分配的,從而導致雅典人最後乾脆壟斷了聯盟的決策權,將財政庫從Delos島上移到了雅典城裏。這個信號實在是太強烈了,雅典人已經不滿足於做愛琴海兩岸的武林盟主了,其想要的是爭奪希臘的?γεμον?α,(拉丁語的hegemonia,英語的hegemony,本意爲霸權),成爲如同邁錫尼一般的泛希臘霸主。

所以,到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就出現了一個怪圈。雅典人對內實行的是民主制度,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影響政治的能力。但對外,尤其是與提洛同盟的其它成員來說,雅典城便恍如一個帝都,一個不斷收集資源,並按照自己意願重新分配資源的帝國行政中心。“對內的民主,對外的帝國”。這就是前五世紀後半期雅典政治的寫照。隨着雅典在地緣政治上不斷被中心化,導致雅典公民的在全希臘的地位愈來愈高漲。尤其在提洛同盟的邦國中,這種階級化的概念尤爲嚴重。爲了與斯巴達人作戰,雅典人對於盟邦的資源幾乎是掠奪式的,而且還是無條件的。而至於被掠奪方,則必須盡到自己的“義務”,先將雅典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才能顧到自己。

”希倫三國志“是指哪三國?最後結果又是怎樣的 第2張

圖 雅典人的海上帝國,憑藉擊敗波斯人的強大艦隊建立起來的制海霸權

最終,雅典公民的自我優越感達到爆棚,在野心家如阿基比亞德斯(?λκιβι?δης)等的煽動下,雅典人在尚未解決鄰家強敵斯巴達的情況下,便發起了對西西里的遠征。在包圍敘拉古期間,雅典人封鎖港口的艦隊遭遇科林斯海軍的攻擊,以靈活機動見長的雅典艦船此時在戰術上卻不敵改良了撞角的科林斯海軍,原本巧妙的戰術部署被野蠻粗暴地打亂,“後劃機動”完全施展不開的雅典海軍在西西里海濱被殲滅!在最擅長的領域上,被敵人狠狠擊敗,極大地打擊了雅典人的士氣。失去了海軍的支持,在西西里的陸軍很快難以爲繼,無數投降的雅典人以及其盟軍被殺或被奴役。修昔底德的表述裏稱:沒有任何一支希臘軍隊曾遭遇過如此慘重的失敗。可見雅典人敗得何等慘烈。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最後的Aegospotami戰役中,斯巴達人得到來自波斯的戰艦支持,再一次在海戰中擊敗雅典,自此雅典人的海上勢力已經被完全摧毀,最終被迫接受失敗。此役,雅典人輸掉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艦隊,更重要的是,其由兩次希波戰爭大勝後形成的昂揚向上的國勢,以及銳意進取的精神都被摧毀了。雖然到了希臘化時代前夕,雅典人最終得以重建他們的艦隊,但是其在海面上開疆拓土的銳氣已失,脊樑已斷,其雄霸愛琴海的時代早已成爲歷史。雅典城邦雖然在之後依然得以繼續存在,但其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越來越低,最終演變成了希臘的文化中心。

我們反過來問:如果當初雅典人沒有贏得那幾場與波斯之間波瀾壯闊的戰爭,其民族自尊心,與其好戰心理到最後不至於那麼膨脹,是否可以避免這一悲劇呢?在我看來,這個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因爲歷史不能重寫。雅典人當時的處境根本沒有選擇,生存或者毀滅的問題,沒有人敢託大。至於之後的事情,已經超出了原本的預料範圍。雅典人創造了希臘歷史上第一個海上帝國,沒有任何歷史可以憑藉,身在局中,安得萬全?因此雅典的崛起與覆滅是愛琴海地緣政治拓展的一個必要環節,假設沒有雅典,歷史上依然會出現其他的航海城邦取代其位置,這是其地緣環境早已決定的,是大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伯羅奔尼撒後,那個大殺四方,揮斥方遒的雅典死去了,但是從那裏誕生出了一個以哲學與詩歌聞名的新的雅典。而這纔是雅典真正的偉大,千百年後,波斯人與斯巴達人的帝國早已灰飛煙滅,然而雅典人留下的文學之花依然綻放。時間能改變的,是一些本來就不穩固的東西。所以,你覺的她衰落了嗎?或許吧,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

最後,順帶提一提斯巴達和底比斯。贏得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人,也沒有將勝利維持太久。其雖然從雅典人手裏搶過了?γεμον?α,成爲新的希臘霸主,但其做了一件爲千夫所指的錯事,導致其快速地失去了希臘人的支持。爲了在海面上取得對雅典人的全面壓制,斯巴達人向波斯人借了戰船,但作爲回報,斯巴達人須把雅典人在小亞細亞解放的所有城邦都“還”給波斯。斯巴達人最後兌現了承諾,但其後果,糟糕得遠超預料。

首難者便是位於北方貝奧提亞地區的底比斯城邦。其早已不滿斯巴達人代表所有說多利克希臘語的城邦(其幾乎包含了整個西部巴爾幹、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天賦良機,此時的底比斯,出了一名不得了的軍事天才——“戰神”艾帕美濃達。其率領着貝奧提亞聯軍與斯巴達開戰,在兩次神聖戰爭後,底比斯成爲了貝奧提亞地區所有城邦的領導者,並取得了聖地德爾菲預言地的掌控權。之後,其又於樓科特拉與曼提尼亞兩場大會戰中,擊敗號稱“全希臘最善戰”的斯巴達陸軍,雖然在慘烈異常的曼提尼亞戰役中,艾帕美濃達自己也戰死,底比斯軍隊蒙受大量戰損,但斯巴達人的精銳卻也死得七七八八了。

斯巴達人丟掉其泛希臘領導權的關鍵因素是其出賣了小亞細亞城邦的利益,而底比斯失敗的因素是其對於個人領袖的依賴。底比斯的軍隊領導體制就是爲艾帕美濃達量身訂造的,在他的手裏,底比斯人和貝奧提亞的軍隊攻無不克,但在一個在騎兵尚未處於主導地位的戰場時代,其作爲一個軍事領導身處前線的步兵方陣之中,也時時刻刻也拿着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只不過最後一次,他贏了勝利,卻輸了自己。底比斯贏了斯巴達,卻又輸掉了希臘。這也是像底比斯這種城邦的獨特魅力,爲個人領袖打造的體制,其城邦與領袖的命運,也似乎牢牢地綁在了一起。

”希倫三國志“是指哪三國?最後結果又是怎樣的 第3張

當然最後導致希臘城邦徹底衰落的決定性因素,依然還是來自更北方的馬其頓入侵。其國王菲利普二世,自幼便被送至底比斯作爲人質。其在艾帕美濃達統治期間,仔細觀摩了底比斯新軍的作戰技巧與艾帕美濃達的指揮藝術,艾帕美濃達戰死後,底比斯不復從前之神勇,但實力依然強大。爲了爭奪貝奧提亞地區與德爾菲預言地的控制權,菲利普與底比斯又進行了兩次神聖戰爭,直到把該地區的掌控權搶奪到了馬其頓手裏。

菲利普死後,亞歷山大作爲他的後繼者,徹底埋葬了雅典、斯巴達與底比斯最後的制霸可能。根據亞里安的表述,面對雅典,亞歷山大根本沒有任何的激烈軍事行動,只是帶兵進駐了雅典城附近的小丘,第二天雅典人便送出使者表示忠心(可見軍國主義在當時的雅典已經死的透透的了)。底比斯人新敗,加上老對頭菲利普死去,因此抵抗最強,敵意最深。亞歷山大則是繼續了他父親的政策,征服+屠城,徹底摧毀了底比斯人驕傲的歷史。而亞歷山大最此刻難對付的對手,卻是早與波斯人結盟的斯巴達。有了波斯人作爲其盟友,亞歷山大便必須制止其在希臘本土的支持。因此,亞歷山大便製造輿論,每逢在面見外國使臣時,他遍宣稱自己是全希臘人的兒子,但除了斯巴達人。按照他的說法,斯巴達已經不算“希臘人”的範疇裏了(在此也可見斯巴達決定出賣小亞細亞這個決策的影響有多麼惡劣)。有了希臘城邦的牽制,亞歷山大得以順利地進行他的東方會戰。最後,在其征服波斯之後,無所屏障的斯巴達也就到了強弩之末了。亞歷山大只是打發了一個部將,便解決了一切斯巴達問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