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改革開放初,出租車“並不是誰想坐就能坐的”,而是隻有專人才能坐的“奢侈品”。1979年在廣州出現了第一家民營出租車公司,出租車開始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不僅車少,費用也貴,普通老百姓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上世紀80年代,興起於天津,被戲稱爲“黃蟲”的麪包車大發汽車開啓了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90年代起,北京滿城盡是載客的“黃面的”,成爲城市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隨後“面的”迅速席捲全國,大大方便了普通老百姓的出行。

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迅速升級的今天,出行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種多樣,曾經的“面的”已經成爲多數人的記憶。在公交、地鐵、出租車等傳統的出行工具基礎上,市民出行已經進入網絡約車、共享單車的“新時代”。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大事記

●1979年,在廣州出現了第一家民營出租車公司。

●1984年,天津“黃蟲”大發麪包車開啓了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1992年,北京提出“一招手能停5輛出租車”目標,允許民間資本進入。

●1998年以後,北京市政府大規模清除“面的”,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車的第一次全面更新。

●2004年後,北京出租車迎來新一輪的換代。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第2張

滿城盡是“黃面的”

建國初期,我國開始成立一些國營性質的出租車公司。這樣的出租車公司,帶着專用性質。

上世紀50年代,友誼出租成立,那時候咱們公司全部是進口的豐田車,走的都是高端路線,拉的都是外國專家。

到了90年代,北京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面的”的身影,滿城盡是“黃面的”。

“面的”車費是到哪裏都是十塊錢,後來夏利出現,一些人也更願意坐按里程計價的夏利。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第3張

從“定點乘坐”到招手即停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1979年的廣州,港商劉耀柱創辦了廣州第一家民營出租車公司,改變了出租車“定點乘坐”,晉級成爲人們站在路邊招招手就能停,方便人們的生活。

那個年代的車輛少,車費高,乘坐出租車對於老百姓來說依然是較爲奢侈的選擇。一直到1992年,北京提出“一招手能停5輛出租車”的目標,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新月聯合、首汽出租等公司,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

那時候我國的出租車,較多出現的都是上海桑塔納、富康等轎車。想要快速發展親民的出租車,天津汽車和日本大發共同生產的微型麪包車,成爲了最合適的選擇。

這種微型麪包車被俗稱“天津大發”,早在1982年,當進口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時,天津汽車工業公司經過市場預測,發現微型麪包車在國內市場潛力很大,便於1984年3月,與日本大發汽車株式會社簽訂了引進微型麪包車的技術合同。

據悉,天津大發的車身之所以選擇黃色,是爲了在茫茫車海中很容易被識別。

1993年,北京“面的”已達到3.5萬多輛,佔北京出租車總量的51%。大車身、多座位、價格親民,還能放得下自行車、大家電這樣的大件物品,這樣的“面的”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這種實用性較強的車,讓百姓除了日常的出行,在搬家時也會選擇。

在此帶動下,全國範圍內,廉價的“面的”形成一股浪潮,各地的麪包車顏色也不相同,紅的、白的都有。

“黃面的”,淺談中國出租車平民化的歷史 第4張

不過,品質不高的面的,也容易給城市帶來較嚴重的尾氣污染。1998年以後,北京市政府大規模的清除“面的”,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車的第一次全面更新,出租車價格也統一成夏利每公里1.2元,富康、捷達每公里1.6元。

隨着北京申奧成功及城市國際化發展,作爲“城市名片”的出租車,外觀、性能、單價、乘坐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斷髮生着變化。

進入2004年後,北京出租車迎來新一輪的換代。車型的升級和價格的上漲則成爲了調整的最關鍵兩點。在經過性能、外觀、性價比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後,北京現代的索納塔和伊蘭特從衆多競爭車型中脫穎而出。出租車價格也在2005年進入了2元/公里的新時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