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歷史趣談:古代中國出現的“霾”成分是什麼

歷史趣談:古代中國出現的“霾”成分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者們一般都認爲古代的霾就是人們熟知的沙塵天氣,即一種因風而起的降塵現象,這顯然與霾的現代含義截然不同。 

歷史趣談:古代中國出現的“霾”成分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年來,隨着城市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霾”這個原本十分生僻的字眼進入到公衆視野。2010年,中國氣象局出臺的國家氣象行業標準對霾(haze)的定義進行了規範:“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0km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霾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可見,霾的現代含義是一種空氣混濁現象。

然而,學者們一般都認爲古代的霾就是人們熟知的沙塵天氣,即一種因風而起的降塵現象。這顯然與霾的現代含義截然不同。但在學界對古今天氣現象的解釋體系中,無論是風、雨、雷、電,還是雪、雹、霜、霧,其古今含義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何以唯有霾的古今含義發生了轉變?如果說“霾即沙塵”的觀點是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話,難道霾的現代含義就是憑空而來的嗎?

經典結論:“風而雨土爲霾”

古代霾的記錄最早可上溯到殷商的甲骨文。但在還不能見到甲骨文的古代,人們對霾的認識是靠傳世文獻的記載。現存最早記載“霾”的傳世文本是《詩經·邶風·終風》,其中“終風且霾”四字便是古人解讀霾的唯一文本來源,後世學者對霾的初步理解都源於這一孤立文本中的四個字。  

歷史趣談:古代中國出現的“霾”成分是什麼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早對“霾”字進行解釋的是《爾雅·釋天》:“風而雨土爲霾。”此後的一千多年裏,東漢許慎、鄭玄,三國孫炎,東晉郭璞,唐孔穎達,北宋邢昺都沿襲舊說,直至清代在此問題上也無創見。此外,一些唐宋學者對詩文中出現的“霾”字所作的註解也大都採納《爾雅》的觀點。更有如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使用“霾”字。由此不難看出,《爾雅》的經典結論對後世霾認知體系的維繫具有巨大影響力。

《爾雅·釋天》基於對《詩經》“終風且霾”一句解讀而得出的“風而雨土爲霾”的結論似乎成爲永恆的經典,並被歷代學者奉爲圭臬。從上述話語解釋的傳承過程中可以看出,《爾雅》關於“霾”的經典結論建構了古人對霾的主流認知體系,該體系約形成於秦漢之際,並經過後世學者的不斷完善和維繫,在古代天氣認知發展史上佔有堅不可摧的地位。直至今日,學界所謂“霾即沙塵”的觀點亦來源於此認知體系。

“霾”非“霾”:“風”、“雨土”和“霾”的關係

然而,這一認知體系也並非無懈可擊。由於該體系的形成並不是源於實地觀測,而是基於對孤立文本的解讀,因此我們便會對其認知結論的科學性產生疑問。“風而雨土爲霾”立論的基礎有二:一是“風”,二是“雨土”。“風”與“霾”具有何種關聯?“雨土”與“霾”又是同一天氣現象呢?

關於“風”與“霾”的關係,史籍中主要存在兩種描述方式:一是“大風—昏霾”,二是“風霾”。 

歷史趣談:古代中國出現的“霾”成分是什麼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唐書》卷35《五行志二·常風》載長慶三年(823)正月丁巳朔“大風,昏霾終日”。在這次風災中,“大風”導致的結果是“昏霾終日”。所謂“昏霾”,就是“光線昏暗”,古人多用它形容所處空間的昏暗狀態。因此“昏霾”二字所反映的並不是一種天氣現象,而是一種昏暗混濁的空氣狀態。《詩經》中的“終風且霾”與“大風,昏霾終日”所要表達的含義是相同的。

“風霾”連用是古人常見的對某種天氣現象的描述方式,它最早出現在記錄東晉歷史的史書中。如《資治通鑑》卷109載東晉安帝隆安元年(397)正月“甲辰,風霾,晝晦”。《宋史》卷319《劉敞傳》載劉敞有“臣恐感動陰陽,有日食、地震、風霾之異”之語,更說明從宋代開始,在古人的氣象認知體系中,“風霾”已是與日食、地震並列的一種非正常的自然現象。“風霾”雖確指沙塵天氣,但均爲“風”與“霾”連用的描述方式,至於“霾”字單用的情況,在各種記載與“風”相關聯的氣象記錄中基本沒有找到。可見,在古人的觀念中,“風霾”與“霾”是兩種不同的現象。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