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徙戎論誕生的背景,後世是怎麼評價的?

徙戎論誕生的背景,後世是怎麼評價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漢以來,少數民族因政策、天災、戰爭等原因屢次內遷,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民族矛盾,如泰始六年(270年)鮮卑族禿髮樹機能叛亂、元康四年(294年)匈奴族郝散起義和元康六年(296年)氐羌齊萬年起義等。自魏晉以來,一些官員士人紛紛提出將少數民族遷的觀點,如鄧艾、傅玄、郭欽、江統等。到晉武帝平吳前後,民族問題已經成爲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

元康九年(299年)太子洗馬江統於齊萬年事件之後,上表《徙戎論》著稱於世。他的觀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當時人對內地戎狄的看法。

觀點

本文的中心思想爲:應該將內遷關中的少數民族遷出關外,“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這樣,“縱有猾夏之心,風塵之警”也會因“隔閡山河”而“所害不廣”。如不能及時徙戎,將會“爲變”,威脅中原政權的統治。

徙戎論誕生的背景,後世是怎麼評價的?

結構

文章開宗明義,提出“《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排斥戎狄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稱戎狄“性氣貪婪,兇悍不仁”,隨後引經據典,列舉歷史事實證明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屢屢爲患。

接着,作者就當時的社會情況分析,當年魏武帝曹操“徙武都之種於秦川”是爲了打擊蜀國的“權宜之計”,如今已經顯出弊端。而關中“土沃物豐”,是“帝王之都”,經濟發達位置險要,戎狄不宜居住在此。作者從實際角度分析,提出徙戎的具體方案。

隨後,作者用“難曰”和“答曰”兩段提出了可能的反對觀點並予以反駁。作者提出,有人認爲關中連年戰禍“宜鎮之以安豫”,而徙戎不但勞民傷財,而且會造成“羌戎離散”,可能逼反貧困而多疑的少數民族。對此,作者給出的答覆是:少數民族“狡猾”,本性不改,如今歸附只是“勢窮道盡”,被逼無奈而已。至於勞民傷財,作者認爲任由少數民族居住在關中,一樣需要“傾關中之谷”來賑濟,相比之下,徙戎之後就可以“自使相贍”,少數民族可以自給自足。

而後作者又闡述了幷州匈奴族和滎陽句麗族的情況,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觀點。

最後,作者進行了總結,再次強調自己的論點:對於少數民族應當“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這纔是長久之計。

後世評價

後人的看法譭譽參半:從內容看,繼承《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說法,完全以華夏的利益,認爲“夷蠻戎狄,謂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房玄齡《晉書》:“《徙戎》之論,實乃經國遠圖。然運距中衰,陵替有漸,假其言見用,恐速禍招怨,無救於將顛也。逮愍懷廢徙,冒禁拜辭,所謂命輕鴻毛,義貴熊掌。”

毛澤東:“遷亦亂,不遷亦亂。在封建時代非亂不可。千數百年後,得化爲不亂始輯耳。”

陳寅恪:“江統以爲戎狄之所以久居內地,是因爲統治者需要‘夷虜在內,然後取足’。其實戎狄內遷,有政策、戰爭、天災等各方面的原因,有它的歷史必然性。遷居內地的戎狄,與漢人錯居,接受漢化,爲日已久。再要強迫他們回到本土上去,與漢人隔絕,這種相反方向的大變動,反而會促成變亂。取足夷虜,只是招致‘戎狄亂華’的原因之一。直接引起‘戎狄亂華’的,還是由罷州郡武備,封建諸王而釀成的八王之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