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袁復禮從事過哪些研究?有着怎樣的理論著作

袁復禮從事過哪些研究?有着怎樣的理論著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復禮,河北省徐水縣人,祖輩爲官宦人家,父親曾中過秀才。祖母彭氏出身於蘇州名門世家,讀過私塾,爲供幾個孫子上學,她先後到天津師範學校和奉天師範學校教書。袁復禮1908年到1912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祖母的教養和期望對他影響很大。 1913年袁復禮考入了清華學堂高等科,1915年被保送美國。開始在紐約建築學校辦的暑期學園學習,後進入布朗大學學習英文、世界歷史、生物學、植物學等課程。一次他聽了有關海濱地貌的講演,由於大自然的奇異現象使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1917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正式學習地質學,1918年獲學士學位。在學習期間,他廣泛汲取各種先進知識。他幫助一位數學老師翻譯了《永樂大典》中的“中國山水地形”(郭璞《葬經》)。他十分注重實踐,在夏夜裏,刻苦地進行天文測量,還到過得克薩斯州進行三角測量,到俄勒崗州學習潮汐觀測,還參加了紐約市地下鐵道的工程地質工作。他研究了哈德遜河西岸玄武岩的重力分異,第一個在那裏劃分出了橄欖岩,他於1920年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美國布朗大學教世界史的老師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學家,袁復禮跟他學到了許多考古知識。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協助導師整理採自世界各大礦牀的岩石和礦石標本。6年豐富的學習生活,爲他一生從事地質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袁復禮從事過哪些研究?有着怎樣的理論著作

工作生涯

1921年11月袁復禮因母病提前回國,被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聘爲技師。1921年12月應江蘇省實業廳邀請到南京鳳凰山鐵礦指導勘探工作,第二年提交了儲量報告。1921年冬,袁復禮同瑞典學者J.G.安特生(Andersson)到河南澠池仰韶村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獲得了重要發現。1923年5月到1924年8月他到甘肅作地質調查,首次確定了中國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層。1923年到1926年曾在北京大學兼課,1927年在清華大學任教。1925年冬到1926年夏,2次到山西夏縣西陰村作考古工作。

1927年5月到1932年5月參加中瑞合作的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任中方代理團長3年,發掘到各類爬行動物化石72具。1932年到1937年在清華大學地學系任教授、系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學校南遷到長沙,他在長沙臨時大學任教。1938到1946年,袁復禮一直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地質人才。抗戰勝利後,1946年學校遷回北京,他繼續在清華大學任地質系教授,再次擔任系主任。

袁復禮從事過哪些研究?有着怎樣的理論著作 第2張

1952年院系調整,袁復禮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授。此時,他年逾花甲,不再擔任行政領導職務,專心從事教學工作。同時,他在冀東完成了遷安、盧龍、灤縣簡測地形圖,並在遷安鐵礦進行過鐵礦評價及圈定礦體的工作;他參加了長江水利綜合考察和三峽水利樞紐的選址工作;參加了黃河中、上游水利考察和三門峽、劉家峽的選址工作;曾爲北京地鐵選線獻計獻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雖然已是85歲,還培養了多名研究生,並以深厚的外文功底和廣博的地質知識,參加編譯了《現代科學技術詞典》、《韋氏大辭典》和《英漢辭海》;審校了《英漢常用地質詞彙》、《英漢地質詞典》等外語工具書;重新回憶整理髮表了西北考察回憶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