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不少,尤其是張良,由於擅長謀略,被人們稱道“張良妙計安天下”。

作爲開國皇帝,當然對功臣要論功行賞,然而劉邦分封的功臣中,蕭何排第一,曹參排第二,張良卻只分到了一個小小的留縣。難道張良的功勞不夠大?還是劉邦另有想法?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1.蕭何的事蹟

蕭何是沛豐人,秦朝時期他就擔任沛縣縣吏。蕭何爲人隨和,好結交朋友,而當時劉邦是泗水亭長,年齡也與蕭何差不多,兩人因工作經常見面,不久就成爲了朋友。

秦二世時期,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沛縣縣令害怕被殺,就找蕭何,曹參等人商量起兵的事,蕭何就順勢推薦了劉邦。

於是縣令找到劉邦一起起義,跟隨劉邦的人特別多,這令縣令擔心控制不了劉邦,就把劉邦攔在了城外,還抓了推薦他的蕭何、曹參。

劉邦發現城內情況有變,就包圍了城池,蕭何和曹參也逃出了城,投奔了劉邦。三人見面後,決定拿下沛縣。劉邦寫了一封告沛縣百姓書,百姓非常信任劉邦,於是攻入縣衙,殺了縣令,開了城門迎接劉邦。

隨後,大家推舉劉邦爲縣令,但劉邦不願意,蕭何就提議用抓鬮的辦法決定縣令。當然,這是蕭何想讓劉邦做縣令的計謀,最終還是劉邦做了縣令。

秦二世二年,同作爲推翻秦朝的起義軍,項羽和劉邦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當關中王。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第2張

當時,蕭何坐鎮後方,督辦軍需糧草,由於蕭何供應及時,大大提高了劉邦軍隊前進速度。劉邦先項羽一步進入了咸陽,秦王子嬰獻城投降。

進入咸陽後,蕭何沒有去收集財物,而是首先去清查秦朝的戶籍、地形、法令等檔案,把它們收藏起來,留到以後查看。不久,項羽也進入咸陽,而項羽的手下韓信由於不受重用,改投了劉邦。

誰知,韓信投奔劉邦後也不受重用,失望的韓信就策馬而去。蕭何覺得韓信是個人才,於是騎馬追趕,直到天黑才追上。在蕭何的苦勸下,韓信終於留了下來,跟着蕭何回到了漢營。

蕭何力薦韓信,劉邦聽取了他的建議拜韓信爲將。再後來楚漢戰爭中,蕭何一直是坐鎮關中,安撫百姓,恢復生產,負責兵員和糧食的補給,這穩固了漢軍的後方,保障了前線的需要。

楚漢戰爭初期,劉邦多次戰敗,棄軍逃跑,而蕭何不斷幫助劉邦徵發軍隊,重振旗鼓,使得漢軍屢次轉危爲安。劉邦能夠最後戰勝項羽,建立西漢,蕭何功不可沒。

劉邦稱帝后,論功行賞,蕭何爲首功,但羣臣卻不同意。這時關內侯鄂千秋說,楚漢戰爭期間,蕭何不斷向前線補充軍力和糧食,而且保全了關中,應當記首功。羣臣無可反駁,這樣劉邦就定了蕭何爲首功,並允許他帶劍穿鞋上殿。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第3張

2.張良的事蹟

張良是戰國時期韓國貴族後裔。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張良爲了報秦始皇滅韓國的仇,暗殺秦始皇,但沒有成功。秦二世時期,張良受到陳勝吳廣起義的影響,也招攬了100人起義。

但張良的隊伍人太少,難以成事,就想投靠景駒(自立爲楚王的農民起義領袖),結果在路上遇到了劉邦。兩人一見如故,促膝長談,張良的主張都得到劉邦的贊同,張良感覺找到了明主,從此跟隨了劉邦。

隨後,張良跟隨劉邦向咸陽進發,一路上張良不斷向劉邦出謀劃策,給劉邦進咸陽助了一臂之力。進入咸陽後,張良又力勸劉邦節儉,不要貪圖享樂。

接着張良還建議召集當地的豪傑,給他們約法三章,劉邦都一一採納,使得秦國百姓都十分擁戴劉邦。後來項羽設鴻門宴想殺劉邦,又是張良事先拉攏了項伯,使得劉邦在鴻門宴化險爲夷,逃脫一難。

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爲漢王。原本張良打算此時離開劉邦回韓國,可是項羽殺了韓王,張良只能又回到劉邦的軍中。於是劉邦封張良爲成信侯,帶他一起攻打項羽。

楚漢戰爭爆發後,張良多次出謀劃策,最終幫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西漢。劉邦統一天下後,想重賞張良,讓他在齊國選擇三萬戶做封邑,而張良推辭了,只要了一個小小的留縣,於是劉邦封他爲留侯。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第4張

蕭何和張良都爲劉邦打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他們劉邦是得不到天下的。爲什麼他倆在功勞簿的排位差距如此之大呢?主要原因有3點:

1.兩人對劉邦的支持程度不同

蕭何是最早和劉邦共事的。在沛縣時,他就舉薦劉邦爲起義軍首領,之後一直跟隨劉邦。而張良是在半道遇到劉邦,由於相知相惜,走到了一起。

2.兩人在戰爭中的作用不同

蕭何跟隨劉邦後,一直坐鎮後方,解決了軍隊的用人和糧草的需求,起到了給軍隊輸送血液的作用,使劉邦在前方作戰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樣劉邦才能專心作戰,也穩定了軍心。

張良只是劉邦打仗時軍隊中的一個謀士,雖然劉邦在張良的建議下多次化險爲夷,也提高了使劉邦軍隊的作戰能力,但張良的謀略並不起最主要的作用。

3.兩人的遠見卓識不同

蕭何有識人的能力,首先他覺得劉邦能成事,就支持了劉邦,果然後來劉邦稱帝建西漢。其次他看中了韓信,並不辭辛勞月下追韓信,爲後來劉邦打敗項羽儲備了軍事人才。

第三,劉邦的軍隊進入咸陽後,蕭何收集圖書,地圖,戶籍等文化類的物品,爲後來西漢制定政策法律提供了依據,鞏固西漢的政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張良本是爲了向秦始皇報仇,才揭竿起義,後來遇到了劉邦,纔跟隨劉邦東征西討,爲的是借用劉邦的實力恢復韓國。如果不是項羽後來殺了韓王,張良也不會繼續留下幫助劉邦。

張良妙計安天下,劉邦論功行賞,蕭何卻排第 第5張

從以上三點來看,蕭何對劉邦的幫助是全方位的,也是最大、最多的,他對劉邦的忠心無人可比、無人能替代,所以劉邦當然要封他爲第一功臣。

雖然張良對劉邦的幫助也很大,他的謀劃也堪稱當世第一,但他對劉邦的支持和忠心是比不了蕭何的,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張良更多地是爲了給自己報私仇。

張良有自知之明,所以在劉邦要封賞他時,只要了留縣做食邑。這個封賞是張良自己的意願,與功勞大小無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