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邦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爲何沒有對張良下手呢?

劉邦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爲何沒有對張良下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與韓信、蕭何並稱爲“漢初三傑”。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爲皇太子,冊封爲留侯。自始至終,張良都深得劉邦的充分信任,在後劉邦時代,張良依然贏得了呂后的足夠尊敬。張良究竟有何過人才幹,能讓劉邦佩服得五體投地­張良又有何過人手段,能讓自己得以善終­?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劉邦登基,大漢王朝正式建立。三個月後,志得意滿的開國皇帝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辦規模空前的慶功宴。酒酣耳熱之際,劉邦給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題:我爲什麼能夠完勝項羽­在一片馬屁聲中,劉邦公佈了標準答案: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這段話堪稱字字珠璣。他講話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一,劉邦親自評定出了三傑;第二,劉邦爲三傑排定了次序張良、蕭何、韓信;第三,劉邦如此定位張良的作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第四,還應注意一個細節,劉邦提到張良的時候,沒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了敬稱,稱呼張良的字子房。蕭何、韓信則沒有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劉邦的講話卻又令人費解。劉邦對於張良的定位是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遍翻《史記》,也很難爲劉邦的這一論斷找到足夠的論據。用劉邦的這一標準來衡量張良,張良的功勞實在不過爾爾,難以望蕭何、韓信的項背。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公元前197年(漢高祖十年),漢王朝上層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並察知呂后有異心,有代劉而王的跡象,故欲廢太子孝惠(呂后子),改立趙王如意(戚夫人子)爲國儲。朝野大臣,羣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將被剝奪,呂后遂求救於智囊張良。

張良考慮到太子之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大儒叔孫通說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再加上當時天下方定,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只有順其現狀,無爲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基於這個大局,張良遂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個白頭髮的老人,分別是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裏季和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

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爲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后爲此對張良也勳口敬重。《史記》、《漢書》對張良幫助蕭何籌謀劃策多不記載,但亦無妨張良後期的功績。

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爲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爲留侯。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爲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

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爲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

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但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公元前186年(漢高後二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劉邦最後沒有殺張良的原因

1、張良不戀權。

張良這個人很有計謀,連劉邦都說他“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過此人沒有做官,在劉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是借來的謀士,張良本是韓國的司徒,後爲劉邦做事,雖然參與軍機,可惜沒有什麼職務,這讓劉邦很放心。

2、 張良功雖高,沒有重要職位。

和其他連個重要人物相比,張良基本上屬於無職無權的,不像韓信是齊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蕭何是丞相,劉邦對於有權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甚至對自己的連襟樊噲還心存殺戮之心,沒有職務的人,不會有一呼百應的感慨,劉邦也不會顧及到此人會陰謀奪權。

3、張良志在推到秦國暴政。

張良幫助劉邦,主要是復仇,推到秦國的暴政,幫助韓國復仇,這是張良的夙願,從小時候張良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之後,張良在一直默默尋求推翻大秦的良方,後來遇到劉邦,這是兩個有緣之人相遇,最後協助劉邦完成開國大業,當然自己也報了仇,雪了恨,劉邦坐了天下,張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劉邦記住當年的第一次邂逅。

劉邦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爲何沒有對張良下手呢?

4、張良多次救劉邦的性命,這讓劉邦沒齒難忘。

鴻門宴上,劉邦危機四伏,項羽的利刃隨時懸於劉邦勃項,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而後極令樊噲勸諫項羽,使劉邦得以脫身。

5、張良洞察人性。

大漢朝開國之際,因爲分封大臣,羣臣怨聲載道,張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羣臣,如果不是張良的妙計,羣臣很難駕馭得了。

6、張良力保太子之位有功。

呂后見劉邦寵幸戚夫人,害怕立劉如意爲太子,自己的兒子淪爲一般皇子,曾向張良問計,張良幫呂后請出商山四皓,劉邦一見這麼優秀的人才都爲劉盈說情,自己覺得劉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動,於是打消了立劉如意爲太子的念頭,從此,劉盈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張良是大功臣,自然呂后對他很感激。

劉邦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爲何沒有對張良下手呢? 第2張

歷史上,張良在劉邦坐了天下之後,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因此他才能保住自己及其全家人的性命。劉邦和呂氏雖然把刀磨得飛快,可惜張良是一個遠遁紅塵的人,刀再快不殺無罪之人,因此張良得到善終,從這一點來說,張良是個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