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蕭何並未立下戰功,爲何劉邦卻認爲他功勞最大呢?

蕭何並未立下戰功,爲何劉邦卻認爲他功勞最大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在七年反秦滅項的戰爭中出現了一大批有勇有謀的文臣武將,比如韓信、張良、蕭何與曹參,他們爲劉邦出謀劃策、奮勇殺敵,劉邦沒有他們不可能打敗項羽。

西漢王朝建立以後劉邦大封有功之臣,分封七位異姓諸侯王,二十九位列侯。二十九位列侯大多以軍功分食邑,劉邦分封的二十九列侯中曹參的食邑排名第一,蕭何的食邑僅僅排名第四,按常理曹參應當居首功。但是劉邦想排蕭何爲第一功臣,卻遭到羣臣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爲蕭何沒有軍功,後來在少數人的支持下,劉邦把蕭何排在首功之位,那麼劉邦爲什麼一定要把首功之臣的頭銜給蕭何呢?

一、在劉邦反秦滅項的七年中,蕭何確實功不可沒

劉邦從沛縣起兵到滅項,蕭何雖然只是在後方支持,但是蕭何的確爲西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筆者今天爲大家例舉幾項蕭何的功績。

(一)、輔佐劉邦成爲沛公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以後,沛縣縣令也想跟風起兵反秦,但是他以前幫着秦國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之事,自然得不到百姓的擁戴。後來沛縣令聽取蕭何的建議請劉邦回來主持起義,可是還沒有等到劉邦回來,沛縣令就反悔了,派人堅守城門不讓劉邦進入,後來蕭何聯合沛縣百姓將沛縣令殺害,擁立劉邦爲沛公。

沛令後悔,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劉季。——《史記·高祖本紀

蕭何並未立下戰功,爲何劉邦卻認爲他功勞最大呢?

(二)、舉薦軍事天才韓信

韓信最初在項羽手下擔任郎中一職,就是項羽的侍衛,由於得不到重用後來投靠劉邦。韓信投靠劉邦以後最初也得不到重用,還差點丟了性命。最後韓信決定另尋明主、逃離漢營,蕭何聽聞後,放下手中要事立刻把韓信追了回來。蕭何隨後極力向劉邦舉薦韓信,他告訴劉邦,如果想奪取天下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聽後不以爲然,韓信真的有這麼厲害?最後在蕭何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劉邦拜韓信爲大將軍,韓信得到重用以後爲劉邦提出奪取天下的戰略方針,即先奪回關中,然後以關中之地爲根據地奪取天下,後來在韓信的謀劃下劉邦成功還定三秦。

彭城之戰劉邦慘敗以後,派韓信北伐,韓信先後滅魏、滅代、滅趙、降燕、滅齊,直接威脅到項羽的根據地彭城。而且韓信很厲害,在他北伐時,不斷地爲劉邦訓練精兵,補充劉邦滎陽兵力的損失,劉邦才能在滎陽一帶與項羽對抗長達28個月。最終劉邦與韓信等人一起將項羽圍於垓下,項羽兵敗自刎,西楚國滅亡。

(三)、替劉邦經營大後方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幾乎是沒有贏過項羽,彭城之戰劉邦56萬聯軍被項羽3萬精兵打得潰不成軍,漢軍幾乎是全軍覆沒。劉邦退守滎陽以後,建立起有效的防線,在滎陽一帶與項羽對抗了28個月,在這28個月期間,劉邦屢戰屢敗,還能夠屢敗屢戰,主要是因爲蕭何在關中不斷地給他徵兵,補充兵源和糧餉。

蕭何並未立下戰功,爲何劉邦卻認爲他功勞最大呢? 第2張

二、劉邦與蕭何交情很深

蕭何跟劉邦是同鄉,他比劉邦早步入仕途,當蕭何擔任沛縣令助手時,劉邦還是個無名小卒。蕭何爲人豁達大度,喜歡結識賢人,在他結交的朋友之中最賞識劉邦。

劉邦不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人,在他還沒有當上泗水亭長之前,常常犯一些錯誤,蕭何都暗中幫助劉邦脫身。劉邦當上泗水亭長之後,蕭何更加袒護劉邦,一次劉邦奉命押送囚徒去往驪山服役,結果在半路上囚徒逃跑了一半,後來劉邦索性把剩下的囚徒都放走了。

高祖以亭長爲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擅自釋放囚徒,按照秦帝國法律難逃一死,劉邦便逃往芒碭山隱居起來,沛縣令把劉邦的夫人呂雉給抓了起來,後來還是蕭何將呂雉保釋出獄。

劉邦跟蕭何的關係是老同事、老同學、鐵哥兒,而且劉邦一直都非常看重他的老鄉,這點張良無法相提並論,張良是半路殺出來的謀士,雖然劉邦很尊敬張良,但是劉邦與張良沒有私交,劉邦卻與蕭何交情深厚。

三、劉邦需要治國安邦的丞相

上面說了兩點,其實筆者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是劉邦建國以後需要丞相,而蕭何有丞相之才。劉邦反秦滅項最迫切需要的是像韓信、曹參這樣的軍事天才,以及張良、陳平這類傑出的謀士。西漢王朝建立以後結束了大規模的戰爭,從此進入到和平建設的時代,劉邦更迫切需要的是能夠治國平天下的丞相,而蕭何是首選之人,爲什麼這麼說呢?

劉邦奉楚懷王之命西征進入咸陽以後,大家都忙着搶奪金銀珠寶,連劉邦自己都被秦宮的奢華所吸引,躺在秦始皇的牀上不肯下來,唯獨蕭何在收集地圖、戶口簿等一些機密文件,有了戶口簿,蕭何就知道有多少青年男丁,爲以後徵兵做準備,有了地圖蕭何便知道秦帝國的糧倉分佈圖,以後帶兵打仗,不用爲軍糧犯愁。所以後來劉邦能夠在滎陽、成皋一帶與項羽對抗28個月,主要是因爲有蕭何在關中向前線不斷地補給兵源和糧草,這就是宰相之才。

劉邦在前線帶兵打仗之時,蕭何在後方幫他處理國務,安撫、體恤百姓,把國政打理得井井有條,劉邦自己也說過,論治國安邦他不如蕭何。劉邦佔領關中以後,並沒有將關中以前的基層官員免職,而是一律留任。加之劉邦只是廢除了一些秦代比較嚴苛的法令,那些維持社會秩序的法令仍然保留。談及秦代律法,蕭何再熟悉不過了,因爲蕭何曾經做過沛縣令的助手,這纔是劉邦建國後真正需要的人才。

劉邦登基稱帝以後,分封蕭何食邑之時遭到大臣們反對,劉邦舉了一個非常不雅的例子,他說親自領兵打仗的人如同獵狗,而蕭何是指揮獵狗的獵人,羣臣的反對最終被劉邦壓了下來。後來劉邦想封蕭何爲首功之臣,其實心裏也是忐忑不安,他知道大臣們肯定反抗更激烈,但是劉邦確實想把首功的頭銜給蕭何,因爲他要依靠蕭何治國安邦。

正如劉邦所料,在他提出封蕭何爲第一功臣之時,遭到羣臣的反對,大臣們一致認爲曹參當居首功,在緊要關頭,鄂千秋挺身而出,他說曹參的功勞屬於一旦之功,而蕭何是萬世之功,一旦之功怎能與萬世之功相提並論。鄂千秋的一番話說到劉邦的心坎裏去了,他一說完劉邦就立刻拍手叫好。最終劉邦允許蕭何穿鞋帶劍上殿,加封蕭何兩千戶食邑,同時分封蕭何的父母兄弟爲列侯,這樣一來大臣們沒人說話了,蕭何成爲首功之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