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張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張良和劉邦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張良瞭解劉邦奪得天下後一定會殺他,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張良難道說有什麼打算?

其實不僅是張良,後世許多謀士都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全心全意幫助自己的主公爭奪天下,歸結下來,既有自己的私心,也有爲天下的公心。

張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張良影視形象

就以張良爲例,他的祖父、父親都是韓國的相國,與韓國的關係非比尋常。公元前230年,韓國爲秦國所滅,此時的張良尚且年少,但是卻將韓國看成了自己的祖國,《史記》中記載他是“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爲韓報仇”。終於,在博浪沙中,張良費盡苦心尋找來的力士擲出了驚天一錘,卻只砸中了秦始皇的副車。這之後,張良亡命天涯,自感憑藉隻身根本無力爲韓國復仇,從黃石公手中習得《太公兵法》,便開始物色主君,希冀藉助他們的力量推翻秦朝,爲自己的母國報仇。

這一來二去,也就找到了劉邦的身上。在我們的印象中,劉邦一直以流氓天子的形象出現,什麼往儒生的帽子裏撒尿,什麼爲了活命把自己的兒女推下車啦,老父親要被煮了,還嚷嚷着讓項羽分他一杯羹啦,這些都只是尋常之事。但是,劉邦知人善用,也有很深的謀略,這一個優點便足以抵消其他的缺陷了。這君臣相遇之後,猶如天作之合,這大好河山,最終還是臣服在劉邦的腳下。

張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第2張

戰國時的韓國

對張良來說,輔佐劉邦,私心便是爲了替覆滅的韓國報仇,當然,也有千載之後,留名青史的心思。歷來多少英雄謀士,一生之中,最爲嚮往的,除了勢,便是明瞭。開疆擴土,立萬世之基是名,而輔佐明主,君臨天下也是名。這樣的名聲,不是一般人能夠拒絕的。

張良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張良爲什麼還要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第3張

劉邦影視形象

再來說一說公心。歷來起兵舉世,自然不會明目張膽地說自己是奔着奪取皇帝,稱霸天下而去的,反而會說是爲了救萬民於水火,拯蒼生於暴虐。自周孔以來,儒學的地位逐漸呈上升之勢,到了漢武帝時期,甚至有了獨尊的地位,成爲了官方的正統思想。而儒學提倡的仁義之說,也極大地影響了那一時期人們。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是後來纔出現的,但是這一思想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深入人心了。

於是,謀士們出山輔助君王,不管主觀客觀,總有歸江山於統一,使百姓豐衣足食的大同思想在裏面了。爲天下蒼生謀福,也就不避狡兔死,走狗烹的殺身之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