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姓氏文化 > “裴”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裴”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姓氏源流

裴(Péi)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爲伯益之後。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伯益的後裔有個叫飛廉的,他的裔孫被封於蘋邑(今山西省聞喜縣東),稱爲蘋氏,至六世孫爲蘋陵,他在周僖王時被封爲解邑(山西省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爲裴姓。

2、源於周朝秦國,以邑爲氏。秦國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於秦,史稱秦非子。秦非子的後代中有人被封爲侯爵,並被封爲裴鄉(今山西省聞喜縣的裴城)的首領,稱裴鄉侯,這位貴族被稱爲裴君。他的後世子孫便已封邑爲姓,稱裴姓。

3、源於春秋時晉國,以地名爲氏。據《通志·氏族略》載,晉平公將顓頊的一個裔孫封到裴中(今陝西省岐山縣北)那個地方做首領,這位貴族被稱爲裴君。他的後代遂以“裴”爲姓,稱裴姓。

得姓始祖:伯益。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後裔。根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裴姓是伯益的後代,被封於非(原字爲上非下邑)鄉,後代因此以非爲氏,後來他們的後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爲裴,稱裴氏。而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說,裴姓原爲嬴姓,是伯益的後代,秦時的非子之孫被封爲裴鄉侯,子孫因此以裴爲氏,即山西聞喜的裴氏家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記載,非子的孫子受封於非鄉,後代因以封地爲氏,後來徙離封地,就去邑旁從衣旁爲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後裔。伯益是顓頊帝的子孫,善於調馴鳥獸,被虞賜姓爲嬴,後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約2650年以前的周朝時,伯益的後裔出現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天子封爲解邑君,食採於現在河南省洛陽縣南方的解邑,於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從非鄉搬到解邑,並且改姓爲裴。然後,裴氏先人又以解邑爲中心,往其他地方搬遷,繁衍至今,分佈於全國各地。望族居於河東郡,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部。裴氏後人尊伯益爲裴姓的始祖。

二、歷史名人

“裴”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裴姓名人自三國以後開始人才輩出,晉代的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隋光祿大夫裴仁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唐時的裴氏出將人相,至少出過4位宰相,那就是唐明皇開元年間的裴光庭;歷事德宗、憲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終的裴度;導致元和年間較爲安定社會環境的裴土;以及被譽爲“太平宰相”的裴坦。他們都是現今山西聞喜人。唐代外交家、且工草書卻不擇筆的裴和地儉也是聞喜人……等。

裴秀:晉代司空、地圖學家。他總結前人經驗,提出“製圖六體”,在世界地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着有《禹貢地圖》十八篇。

“裴”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第2張

裴楷:字叔則(237-291),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儀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時稱“玉人”,博涉羣書,尤精《老子》、《易經》。官至中書令。

裴度:字中立(765-839),唐憲宗時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鎮。元和十二年,督師破蔡州,唐代藩鎮叛亂的局面暫告結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風烈”的讚美。

裴果:北周驃騎大將軍。少時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時,爲平陽郡丞,從軍征討,每先登陷陣,勇冠當時。累官隆、眉、復三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大將軍。

裴坦:唐代聞喜人。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性簡儉。子娶楊牧女,陪嫁多飾金玉,坦命撤去,曰:“亂我家法。”居太平裏,時稱“太平宰相”。

裴航:唐代長慶年間(821-824年)秀才。途經藍橋驛,甚渴,有美女雲英以水漿飲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嫗曰:“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得玉杵臼搗之。欲娶此女,必以此爲聘。”遂遍訪玉杵臼爲聘。婚後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行儉:字守約(619-682),唐代降州聞喜人,官至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善知人,所典選偏裨類爲世名將。

晉代有名士裴楷,南朝時宋有史學家裴松之,齊有廣陵太守裴昭明,隋代有光祿大夫裴仁基,唐代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詩人裴迪,書法家裴行儉,兵部侍郎裴休……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