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杜甫畫像》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杜甫畫像》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甫畫像

王安石 〔宋代〕

吾觀少陵詩,爲與元氣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顏毅色不可求。

浩蕩八極中,生物豈不稠。

醜妍鉅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

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

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僕後,攘攘盜賊森戈矛。

吟哦當此時,不廢朝廷憂。

常願天子聖,大臣各伊周。

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

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死所羞。

所以見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遊。

譯文

《杜甫畫像》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我看杜少陵的詩,和化生萬物的元氣是一樣的。

他的詩氣度不凡,能推開九天,旋轉大地,表現出來的雄壯品貌和堅毅精神是世間少有,難以企及。

在這浩瀚的天地之間,有無數的事物。

有醜的、美的、大的、小的,千千萬萬且有千差萬別,杜甫的詩卻能把它們刻畫得鉅細無遺,極其逼真。

可是這樣的人才,確實命途多舛,一生窮困潦倒,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年近半百,卻只擔任一個小官,還被呵斥,後來還被貶謫,漂流四方。

《杜甫畫像》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他的家庭生活非常窮苦,妻子瘦弱而倒下,幼子餓死,一家人還常常受到盜賊兵禍的威脅。

這樣的環境下,杜甫依然心懷國家社稷,他不忘吟哦,他用詩歌去揭露戰爭的殘酷,去表現民間疾苦

他的心願就是希望皇上能成爲像饒舜那樣聖明的君主,大臣都能像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旦一樣賢能。

只要所有的士子都能不受凍,有安身之地,即使只有他一個人住所破舊,讓他受凍死去也願意。

若只是悲嘆個人困境,傷感懷才不遇,這樣感慨時運不濟的人我也爲他們感到羞愧。

所以當我看到杜甫的畫像,想起了他高潔的品質和過人的才華,也忍不住參拜,感激涕零。

像杜甫這樣高尚的心靈自古以來就少有了,還是希望他能起死回生,我好從之而遊。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