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這首詩原來是蘇軾在遷官徐州之時,寫給自己的繼任者孔宗翰的《和孔密州五絕》之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首詩。

《東欄梨花》賞析

《東欄梨花》——北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白話翻譯:

淡白色的梨花,深青色的柳葉。當柳絮漫天飛起的時候,正是梨花盛放的季節。惆悵地望着花圃東面欄杆裏的那一樹雪白的梨花,人生啊,到底有多少“清明”時節。

這首詩從表面上看,是一首感嘆時光易逝,歲月流逝的傷春之作。不過實際上因爲對詩中第四句裏“清明”的不同理解,它的主題又有另外一種說法。

因爲這首詩是蘇軾寫給自己的繼任者,新密州太守孔宗翰的,所以這裏的“清明”,既可以理解爲“清明節”,也可以理解爲,將世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下面,我們先從“清明節”的角度,來解讀這一首詩。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

蘇軾在詩中提到了關於柳樹葉子的意象,唐朝詩人韓翃在《寒食》裏面曾經寫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裏的“飛花”,指的就是柳絮。

當滿城都是柳絮飛的時候,差不多也就是寒食節了。在某一些地方,清明節甚至直接就叫“插柳節”。

古代的寒食和清明二節的日子,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到了現在,這兩個節日的節俗,也早已經合併到一塊兒了。

再加上蘇軾在這首詩的詩末,點明瞭“清明”二字,所以把這首詩當成一首清明詩,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換句話說,這首詩的創作主題,就是“清明節”了。

蘇軾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四十有一了。在如今看來,他還是相當年輕的,還沒有經歷過“烏臺詩案”,彷彿也沒有遭受到什麼重大的人生挫折。

不過事實上,當時蘇軾的父母與原配妻子王弗,均已離世了。所以他想到“清明節”時,肯定會有一些傷感。尤其是他的妻子王弗,去世的時候才只有27歲,太年輕了。

詩中的柳絮飛滿城的時候,正是柳絮生命結束的時候。與此同時,也是梨花盛放的時節。然而梨花的生命,也是非常短暫的。

梨花通常在初夏開花,但是花期往往只有二十多天,然後就凋謝了。就像是蘇軾的愛妻王弗一樣,走得那麼突然。

每一年清明節的時候,蘇軾必然會想起這些逝去的親人們。在這個日子裏面,他纔會從繁雜的俗務中抽出身來,專心地追思他們。

但是一個人,一生中又能過幾次“清明”呢?所以他不光與這些親人再也見不着面了,就連想要沉浸在悲痛之中,放下一切事務專心去追思他們的日子,也所剩無幾了。

這是對這首詩的一種解讀,不過如果光把這首詩作如此理解,就顯得膚淺了。下面我們把“清明”二字,當成“對人生之短暫,清醒明白的認識”,來看這首詩。

當蘇軾看到滿城柳絮飛舞,梨花一樹潔白的時候,已經預見了東欄梨樹那一樹的潔白,將在不久的將來,迎來凋落滿地的結局。

“預見死亡”,其實並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何況還是“預見”美好事物的“死亡”。因此蘇軾說,“惆悵東欄一株雪”。

不能預見死亡的人,固然可以活得很開心,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不會懂得珍惜與呵護那些美好的事物。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 第2張

所以蘇軾說,“人生看得幾清明”。就是說,對於人生的短暫易逝,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地看得透徹、明白。

唐朝杜牧在《初冬夜飲》中說:“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蘇軾寫的這首《東欄梨花》,顯示是受到了杜牧的影響,有所借鑑。

杜牧詩中的“梨花”,雖然指的並不是真正的“梨花”,而是指白雪的本身,但要他想要表達的傷感情緒,卻很相近。

蘇軾化用句子非常巧妙,成功運用“明清”一詞,替 《東欄梨花》製造出了雙重意象,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

前面我們提到過,蘇軾這首詩是《和孔密州五絕》當中的一首。孔密州名叫孔宗翰,是孔夫子的四十六代孫。

孔宗翰,在接替蘇軾赴密州上任之前,曾經在虔州當官,爲老百姓幹過不少實事,也是一名清官。

孔宗翰到密州上任的時候,他把自己畫的《虔州八境圖》送給蘇軾當禮物,並請後者在畫上題詩,所以纔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作品。

因爲是寫給朝中同事的作品,蘇軾不太可能在這首詩裏,自顧自地去舔舐自己的傷口,所以要理解這首詩的創作主題,還是落腳在對“清明”二字的理解上。

蘇軾到密州當太守,主要的原因是與朝中的新黨不和,所以自請外放爲官。他一早就對北宋的政治不滿,年輕的時候,曾經寫過不少類似白居易風格的作品,比如《吳中田婦嘆》。

這一切都表明他對北宋王朝的前途感到擔憂,他彷彿能預見到這個王朝繼續這樣下去,不久就會走向毀滅,於是隱晦地借《東欄梨花》,表達了自己在這方面的憂思。

可惜蘇軾沒有把這種隱晦的風格堅持下去,由於他更多涉及現實的詩歌都寫得過於直白,後來終於被人抓住了把柄,構陷下獄,人生從此發生鉅變。

結語

蘇軾遭遇重大打擊後寫出的《東欄梨花》,反映出了什麼哲理? 第3張

《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曾經指出,詩歌應該以藏而不露,涵義雋永爲美。寫詩的人必須能通過詩中的意象,去激發讀者自己的想象力,併產生感動,這樣的詩才是上品。

不過當我們閱讀古人的詩作時,經常會見到許多名家的詩歌,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內涵,有時只是情緒感染力較強,或者煉字煉得好,也能獲得認可。

尤其是宋代的詩人寫詩,注重“說理”。爲了文以載道,對煉詞、煉句以及抽象的“意象”,就不如前代的來得在意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