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詩人心靈上的靜穆

《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詩人心靈上的靜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愛好文學與書法,留下不少傳世作品。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李世民所作的《遼東山夜臨秋》吧。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爲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唐軍取得多次大勝,最終因氣候嚴寒且糧草將盡,所以班師還朝。這首《遼東山夜臨秋》,便作於迴歸途中。

《遼東山夜臨秋》

【唐】李世民

煙生遙岸隱,

月落半崖陰。

連山驚鳥亂,

隔岫斷猿吟。

《遼東山夜臨秋》,十分尋常的題目中,詩人把地點:遼東某山;時間:夜晚;季節:臨秋;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脈絡分明。“自古言秋多寂寥”,正是因爲如此,諸多情緒的醞釀,包括詩情,都與秋天是離不開的。

《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詩人心靈上的靜穆

一句“煙生遙岸隱”,由近及遠,把眼前景象細膩地展示。“岸”之所以“隱”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爲其“遙”遠性,二是因爲“煙生”,前者是地理位置所決定,後者則是來自於自然現象所產生。

秋夜霧降,恍如煙雲突然生成,瞬息之間,整個天地似乎都被籠罩。駐足遠眺,一切事物都彷彿隔着一層紗紙,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就像長河兩邊的堤岸淹沒在深水裏,讓人難以辨識清晰。

一個“遙”字指出距離之間本就極遠,是目光難以企及之處。如今再加上“煙生”之夜,更是朦朦朧朧,愈發會增幅視角上的障礙。如此造成的後果便是“隱”,所有的一切都被遮掩,面目變得模糊不清。

《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詩人心靈上的靜穆 第2張

二句“月落半崖陰”,由高至低,從天宇轉向地表,繼續描寫自然。“半崖”即便是平常,在日光照射下也會產生陰影,此處照應詩題中的“山夜”,點明此時之所以有陰影則是因爲“月落”的緣故。

時光流逝,夜晚不斷移動腳步,明月漸漸向西滑落,塵世唯剩越來越厚重的暗黑色調,就連偉岸的山崖也無法抵擋住這樣的侵襲,在心頭之上落下陰影。有人喟嘆,這只是黎明之前的最後掙扎,卻擺脫不掉。

一二兩句專注於“靜”之氛圍,精準地展現詩人目光所及之處,通過“煙生”而“岸隱”、“月落”而“崖陰”,如此比較尋常的自然景觀,把此時此刻周邊環境裏所蘊含着的那份屬於寧靜的完美給一一呈現出來。

三句“連山驚鳥亂”,此句由靜忽然轉入動,似乎突然打破了時光裏的靜謐,從而生成出另外一種別樣的情緒。極致的靜到極致的動,兩種極致所產生的懸殊感,容易使人迷醉。

連綿起伏的羣山裏,軍隊在此安營紮寨,如此濃厚夜色裏,士兵們偶爾發出的陣陣聲響,就會被無限地放大出來。歡樂往往是單方面的,棲息在樹叢間的夜鳥在受到驚嚇後,開始不斷地飛起飛落,惶惶不可終日。

《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詩人心靈上的靜穆 第3張

此處之“連山”,即可理解成山勢連綿,亦可解釋爲軍隊大營有很多像山勢。或許正是因爲軍隊駐紮之後的嘈雜聲響,纔會在夜晚裏忽然驚動宿鳥,由此造成飛起時候的騷亂。

四句“隔岫斷猿吟”,岫,本義多爲山穴或山洞,古文中則多指峯壑或山峯,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此處之“斷”,本爲斷絕,詩人既然提到猿吟,自然是有強調山峯再高也無法屏蔽聲響的意思。

羣山疊翠,峯巒如聚,即便是隔着如此遙遠的距離,仍然可以在想象之中聽見斷崖峭壁之間,那些野猿此起彼伏的悲啼,聲聲不絕,迴盪在幽澗山谷之中,使所有聞聽者爲之色變,內心惴惴不安,無法安睡。

三四兩句則由前面的“靜”轉而爲“動”,既有人爲所發出的聲音,比如士兵之動作而引起的“驚鳥亂”;亦有自然生物的吼叫,比如“猿吟”並沒有因爲“隔岫”而斷了聲響。

李世民的這首《遼東山夜臨秋》,具有南朝詩風中對景物的逼真刻畫,其最爲神似之處在於全詩所刻意追求的對仗形式。在如此工整的手法之中,詩人所追尋的動靜相合,虛實相生,都一一得到實現。

如果說前面一二兩句之靜是水平面的和睦,那麼後面三四兩句之動則是另外一種海平面的安寧;恰好就是因了這些種種響聲的此起彼伏,反而能夠更加映襯出整個秋夜山中的極致之寂靜;亦因此很好地反映出詩人此時心靈上的靜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